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伟

作品数:36 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经济管理
  • 8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教育
  • 8篇就业
  • 6篇劳动力
  • 5篇劳动力市场
  • 5篇高等教育
  • 5篇财政
  • 4篇工资
  • 3篇实证
  • 3篇实证分析
  • 3篇教育扩张
  • 3篇劳动力市场制...
  • 3篇创新型
  • 3篇创新型国家
  • 2篇调查数据
  • 2篇政府
  • 2篇人口
  • 2篇人力资本
  • 2篇少数民族
  • 2篇失地
  • 2篇失地农民

机构

  • 27篇对外经济贸易...
  • 12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中国国际贸易...

作者

  • 35篇陈建伟
  • 7篇苏丽锋
  • 6篇赖德胜
  • 4篇杨龙见
  • 3篇王轶
  • 2篇陈昊
  • 2篇王琦
  • 1篇王晓倩
  • 1篇马超
  • 1篇孙志军
  • 1篇徐琰超
  • 1篇尹恒
  • 1篇李长安
  • 1篇祁毓
  • 1篇蔡宏波
  • 1篇马超

传媒

  • 3篇中国报道
  • 2篇经济评论
  • 2篇清华大学教育...
  • 2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世界经济
  • 1篇中国大学生就...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民族研究
  • 1篇财贸研究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财经研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经济学动态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开放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经验与方案被引量:6
2021年
过去40年我国在建设开放经济中主动构建适应开放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规则体系,持续提升参与开放经济发展、合作与竞争的能力,积极有为履行开放经济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当前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正面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政治格局调整冲击、开放经济治理能力学习“天花板效应”以及全球长期停滞风险限制宏观调控有效性的挑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必须加快从适应规则到参与制定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规则的转变,提高适应开放经济的普惠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及优化财政、货币与汇率政策调控并加强全球宏观调控政策协调。
蔡宏波陈建伟
关键词:开放经济
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创新型国家--OECD国家的经验与启示
国家的创新能力是指一国长期开发新技术产品和新生产工艺并将其商业化的能力,本文将以DECD为研究案例,分析劳动力市场制度对创新的影响,并指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建议。
赖德胜陈建伟
关键词:劳动力产业政策创新型国家
文献传递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土地财政逻辑——基于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21世纪以来主要由地方属高校推动的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部分归因于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价值、扩大土地财政收入的激励。通过构建地市级面板数据模型的计量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在校生规模每增加1万人,土地出让平均价格提升15.12~16.54元/平方米;第二类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土地价格提升效应,高于第一类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表明第二类城市为了扩大土地财政规模而发展高等教育的动机更强烈。回归结果还发现,存在异质性的未观测效应:第一类城市的未观测因素在显著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限制了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而第二类城市未观测因素在促进高等教育扩张的同时提升了土地出让均价。
陈建伟苏丽锋
关键词:高等教育扩张土地出让价格
我国收入差距正迎来缩小的拐点
2012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库兹涅茨曾提出,一国的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呈倒U型关系,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收入不平等状况会逐渐加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这一关系,也被称为“库兹涅茨曲线”。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实践应验了“库兹涅茨曲线”的前半部分,即经济发展带来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那么,如何判断目前我国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综合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随着中央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举措的不断推出,我国正迎来收入差距变化的转折点,但这一转折还很不稳定,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政策支持。
赖德胜陈建伟
关键词:收入差距库兹涅茨曲线诺贝尔经济学奖收入不平等
将人口红利转换为人才红利至关重要
2023年
联合国日前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中预测,2023年,印度总人口将超过中国。这一预测引起公众对“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担忧。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也要看质量,中国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当前,关于“人口红利消失”的论调,体现的是一种通过人口增长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促进经济增长的简单线性理解。
陈建伟
关键词: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发言人外交部联合国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配置状况研究被引量:33
2016年
文章在揭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等教育人才的供给及配置特征。结果发现,与产业结构调整相比,中国就业结构偏离度较大;劳动力市场对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才的需求逐渐提高,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高等教育学历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需求拉动特征,但学历结构调整的速度快于市场需求,造成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内部挤压式就业困难;高等教育学科比例调整速度缓慢,专业结构与岗位技能需求还存在一定矛盾,引致结构性就业困难;大专院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占比快速上升,但毕业生质量有待提高;各产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就业人口比重仍然很低,支撑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学历人才更是缺口极大;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地区分布更加分散,但就业身份集中度较高;职业集中度大于行业集中度,且学历越高就业分布的集中度也越高。
苏丽锋陈建伟
关键词:高等教育统计分析
企业持有现金如何影响劳动力需求?——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22年
企业的流动性管理如何影响劳动力需求是一个关系到宏观流动性政策是否能够稳定就业形势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流动性约束的工作搜寻模型,认为企业需要持有流动性资产应对经营不确定性和工作匹配冲击,这将会降低企业创造岗位和雇佣员工的数量。基于上市公司数据和工具变量识别策略的回归结果表明,企业持有现金比率显著降低了员工雇佣规模,表明企业基于经营和谨慎预防动机而持有一定比率的现金会抑制劳动力需求。异质性分析表明,低固定资产密集型、高劳动成本密集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抑制性效应相对较显著。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企业的销售人员、技术人员等岗位都因现金持有策略而被相对缩减。宏观层面降低不确定性和提升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缓解企业流动性偏好的政策有助于促进更加充分就业。
陈建伟王轶
关键词:流动性现金持有就业
深化分税制改革的思路
2014年
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做出了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分税制也应当随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调整而调整。
陈建伟
关键词:分税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分税制财政体制经济社会社会主义
民族身份对少数民族教育获得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CSS2011数据构建有序probit模型,本文发现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身份没有显著地帮助少数民族整体获得更高层次教育。但是,就少数民族的世代纵向比较而言,越晚出生的世代越能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平均意义上,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少数民族群体,其接受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分别为0.238、0.292,而50年代后一代人的机会仅仅为0.038、0.124。因此,应当继续落实当前已有的民族教育政策,扩大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供给;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少数民族群体提供更多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深化改革,消除教育过程的户籍不平等和性别歧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少数民族家庭收入,刺激少数民族家庭教育需求。
陈建伟
关键词:民族身份教育获得民族政策有序PROBIT模型
我国新时期个人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9
2015年
从提升个人就业质量的视角出发,文章利用调查数据,通过多个指标对我国新时期个人就业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构建了包含个人就业满意度信息的就业质量指标,利用有序Logit模型对我国新时期个人就业质量的主要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报酬因素对提升就业质量的作用明显;在工作时间因素中,工作生活平衡度对个人就业质量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在职业发展方面,如果工作与专业匹配度越高,则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就越高;职业尊重因素的回归结果表明,所从事职业的受尊重程度,已成为新时期影响我国劳动者个人就业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该研究对我国制定新时期劳动力市场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苏丽锋陈建伟
关键词: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有序LOGIT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