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东茹

作品数:51 被引量:1,42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水生
  • 8篇菌胶团
  • 6篇营养化
  • 6篇植被
  • 6篇水生植被
  • 6篇水体
  • 6篇污泥
  • 6篇活性污泥
  • 6篇富营养化
  • 5篇水生植物
  • 5篇污染
  • 5篇湖泊
  • 5篇胞外多聚物
  • 4篇植物
  • 4篇生物合成
  • 4篇水质
  • 4篇污水
  • 4篇沉水
  • 3篇动物
  • 3篇荧光

机构

  • 5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湖北工程学院

作者

  • 51篇邱东茹
  • 29篇吴振斌
  • 12篇贺锋
  • 8篇成水平
  • 8篇戴景程
  • 7篇付贵萍
  • 6篇刘保元
  • 6篇高娜
  • 5篇梁威
  • 4篇周巧红
  • 4篇邓家齐
  • 4篇况琪军
  • 4篇夏明
  • 3篇陈辉蓉
  • 3篇雷志洪
  • 3篇詹发萃
  • 3篇熊丽
  • 3篇金建明
  • 3篇安卫星
  • 2篇严国安

传媒

  • 7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生物学通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湖泊科学
  • 2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重庆环境科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适用技术市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9篇1997
  • 2篇199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菌必需基因、最小基因组和合成细胞被引量:3
2012年
单细胞原核生物是原始的细胞生命形式,确定细菌必需基因和最小基因组对理解生命的本质、细胞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简要介绍近年来有关细菌的必需基因、最小基因组和合成细胞的研究方法、理论和进展。还特别介绍人工建立最小细菌基因组的策略以及应用前景。
邱东茹
关键词:必需基因
促进希瓦氏菌EPA合成的转录调节因子PfaR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促进希瓦氏菌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ω3)合成的转录调节因子PfaR及其应用,所述转录因子Pfa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基因敲除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证实Pfa...
邱东茹魏贺红余佃贞
武汉东湖水生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被引量:57
1997年
本文根据1992~1993年调查结果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讨论了东湖水生植物群落30多年来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富营养化和渔业养殖等因素的关系,提出了东湖水生植物群落的演替系列是从微齿眼子菜阶段→微齿眼子菜+大茨藻+金鱼藻+狐尾藻阶段→微齿眼子菜消失阶段→大茨藻阶段→大茨藻+狐尾藻+苦草阶段。同时,还从物种生理生态、补偿和再生能力、生活史及生殖对策、种间关系等方面探讨了水生植物群落演替的物种替代机制及其演替模式,为湖泊水生植被恢复、人工调控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严国安马剑敏邱东茹吴振斌
关键词:水生植物植物群落演替
水污染治理与水体修复生态工程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
吴振斌贺锋周巧红徐栋肖恩荣刘碧云付贵萍李树苑邱东茹成水平夏世斌张丽萍梁威雷志洪赵强左进城武俊梅张义王亚芬张婷
湖北河湖众多,类型多样,保护好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关乎人民福祉发展未来,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多年来湖北水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水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该项目针对湖北水污染状况,以生态工程为主要途径,开展河湖、库塘、沟渠等水体...
关键词:
关键词: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技术生态工程
生物操纵、营养级联反应和下行影响被引量:29
1998年
理化因子和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对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一直是生态学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湖沼学方面,自60年代大规模组织国际合作重点研究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以来,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与浮游植物和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对水质的影响的研究和一系...
邱东茹吴振斌
关键词:生物操纵
武汉东湖水生植物生态学研究 Ⅱ.后湖水生植被动态与水体性质被引量:21
1997年
报道1991~1993年武汉东湖子湖后湖区水生植被和水体理化性质的调查结果。目前后湖水生植物较东湖其它湖区丰富,共记载了47种,3年间水生植物生物量和水生植被分布面积变动剧烈。1991年水生植被分布面积约为该湖区面积的8.4%;1992年高达381hm2,覆盖面积达80%;而1993年水生植被面积不到1%。经分析,认为目前影响后湖水生植被的主要因子是草食性鱼类,只要停止放养草食性鱼类,结合降低水位和人工引种等措施,可以促进沉水植物迅速恢复。并对沉水植物和浮游植物分别占优势的状态下水体的性质作了比较。
邱东茹吴振斌刘保元周易勇况琪军
关键词:水生植物植物生态学水生植被
一种杀藻剂在控制微囊藻水华中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藻剂在杀灭和控制微囊藻水华中的用途。三氯生和琥珀酸等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有机羧酸对微囊藻水华的杀灭和控制作用。在室内实验条件下,0.5ppm的三氯生对微囊藻即具有致死作用;在野外条件下,5-15ppm的三...
邱东茹夏明柏仕杰
文献传递
沉水植物重建对富营养水体氮磷营养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46
2003年
利用富营养浅水湖泊 (武汉东湖 )中所建立的大型实验围隔系统 ,研究了沉水植物对水体N、P营养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 ,沉水植物重建后N、P营养水平显著降低 .在研究期间 ,水生植物围隔总N和总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围隔和大湖水体 ,而且水生植物围隔的总P含量一般维持在 0 .1mg·L- 1 左右 ,季节性波动远低于对照围隔和大湖水体 .水生植物围隔水体中氨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较低 ,而硝态氮含量与对照围隔和和大湖水体差别不大 .由此可见 ,恢复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水生植被 ,可以有效地降低N、P营养循环速度 ,控制浮游植物过度增长 。
吴振斌邱东茹贺锋付贵萍成水平马剑敏
关键词:沉水植物
武汉东湖水生植物生态学研究——Ⅲ沉水植被重建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1
1998年
根据武汉东湖水体光学性质、营养状况和东湖现存水生植被的分布状况,对东湖各湖区重建沉水植被的可行性作了探讨,认为东湖大部分湖区恢复沉水植物是可行的。牛巢湖、汤林湖、后湖等湖区一旦停止放养草食性鱼类,加之适当的人工促进措施,沉水植物完全可以恢复。水果湖、筲箕斗和庙湖因污染严重,沉水植物则难以恢复。
邱东茹吴振斌
关键词:水生植物生态学植被重建
复合构建湿地运行初期理化性质及氮的变化被引量:47
2002年
研究了在间歇式进水条件下 ,复合构建湿地系统对氮的去除效果 ,阐述了温度、溶氧、pH等理化因子变化的原因。实验初期 ,系统尚处于不稳定时期 ,对N的去除不够理想。随着系统运转逐步步入稳定状态 ,对KN、NH+ 4 N、NO-2 N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5 0 %、6 6 %和 71%。硝化 -反硝化作用是氨氮去除的主要途径。从总体上看 ,有植物系统中硝态氮的出水含量较对照系统高 ,说明间歇式进水以及植物的存在都有利于硝化作用的发生。实验发现 ,复合构建湿地在冬季仍能较好地改善水质 ,是一种有效的水链管理对策 。
贺锋吴振斌付贵萍陈辉蓉成水平熊丽邱东茹金建明李玉元
关键词:硝化作用除氮水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