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稚非

作品数:428 被引量:3,417H指数:28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3篇期刊文章
  • 53篇会议论文
  • 2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7篇轻工技术与工...
  • 26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14篇化学工程
  • 14篇医药卫生
  • 10篇经济管理
  • 8篇文化科学
  • 7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2篇兔肉
  • 49篇食品
  • 43篇发酵
  • 35篇微生物
  • 22篇贮藏
  • 19篇肉制品
  • 18篇响应面
  • 17篇蛋白
  • 16篇乳酸
  • 15篇肉品
  • 15篇乳酸菌
  • 15篇色谱
  • 15篇保鲜
  • 14篇营养
  • 13篇响应面法
  • 12篇腊肉
  • 11篇弹性蛋白
  • 11篇脂肪酸
  • 11篇贮藏温度
  • 11篇抗氧化

机构

  • 346篇西南大学
  • 79篇西南农业大学
  • 5篇渤海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莱阳农学院
  • 4篇西南科技大学
  • 4篇浙江工商大学
  • 3篇长江师范学院
  • 3篇四川烹饪高等...
  • 3篇重庆市农业科...
  • 3篇重庆市农产品...
  • 3篇弗林德斯大学
  • 3篇重庆第二师范...
  • 3篇锦州笔架山食...
  • 3篇重庆市食品药...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涪陵师范学院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重庆工商大学

作者

  • 426篇贺稚非
  • 313篇李洪军
  • 22篇王兆明
  • 22篇李少博
  • 18篇陈宗道
  • 18篇夏杨毅
  • 18篇袁先群
  • 17篇全拓
  • 17篇李燕利
  • 17篇蒋丽施
  • 16篇姚艳玲
  • 16篇余力
  • 15篇尚永彪
  • 15篇付军杰
  • 15篇甘奕
  • 14篇宫春波
  • 14篇薛山
  • 14篇徐明悦
  • 13篇张东
  • 12篇杨吉霞

传媒

  • 84篇食品与发酵工...
  • 68篇食品科学
  • 38篇食品工业科技
  • 17篇肉类研究
  • 15篇肉类工业
  • 1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0篇四川食品与发...
  • 7篇粮食与油脂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西南师范大学...
  • 6篇中国食品添加...
  • 5篇西南农业大学...
  • 4篇食品科技
  • 4篇食品与机械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第七届中国肉...
  • 3篇中国养兔
  • 3篇食品工业
  • 3篇第四届中国农...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15篇2022
  • 15篇2021
  • 16篇2020
  • 26篇2019
  • 17篇2018
  • 30篇2017
  • 24篇2016
  • 43篇2015
  • 25篇2014
  • 24篇2013
  • 15篇2012
  • 25篇2011
  • 4篇2010
  • 17篇2009
  • 19篇2008
  • 6篇2007
  • 14篇2006
  • 12篇2005
4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短乳杆菌1.12发酵过程中去除粪臭素的条件优化(英文)被引量:4
2013年
粪臭素是在公猪大肠内产生的一种会影响猪肉品质的物质。本研究利用短乳杆菌1.12(Lactobacillus brevis1.12,L.brevis1.12)对粪臭素进行去除实验,在此过程中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L.brevis1.12在发酵过程中去除粪臭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且研究各发酵参数之间的交互效应。经过实验得出L.brevis1.12在发酵过程中去除粪臭素的最佳条件是:接种量为77mL/L,发酵液量为107mL,发酵时间为4d,发酵温度为36.6℃,pH为5.61。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粪臭素去除率是71.83%±0.07%。另外,研究表明,短乳杆菌1.12的发酵上清液对粪臭素的去除能力最强,其去除率为17.25%±0.79%(24h),并且证明了短乳杆菌1.12去除粪臭素的作用不是物理吸附。
孟晓贺稚非李洪军
关键词:粪臭素12响应面
食品安全与系统食品安全观探讨被引量:7
2009年
系统食品安全观是包括食品生产安全观、食品流通安全观、食品消费安全观在内的一种系统食品安全意识和观念。树立系统的食品安全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是避免或者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需要。
曾光霞贺稚非励建荣
酸碱度对兔肉肌原纤维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不同酸碱度条件对兔肉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以及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并通过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变化对其机理进行初探。研究发现,随着pH逼近等电点范围,表面疏水性不断变大,使得蛋白质分子间疏水相互...
周心雅贺稚非李洪军王兆明
关键词:兔肉肌原纤维蛋白功能性质
眉山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分析眉山泡菜的基本数据和乳酸菌的菌种构成。方法:从眉山市采集泡菜12份,测定pH值、总酸度、盐度、乳酸菌计数,用16SrRNA序列分析法鉴定菌种。结果:样品pH值的范围是3.37~3.89,总酸度的范围是0.65~0.92g/100g(以乳酸计),盐度的范围是4.16%~5.28%(以NaCl计),MRS和M17乳酸菌计数分别是1.71~6.33、1.33~5.78(1g(CFU/g))。总酸度对乳酸菌计数影响最大。共分离鉴定出16株乳酸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2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3株)、Lactobacillus brevis(2株)、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1株)、Lactobacillus casei(1株)、Lactobacillus pentosus(1株)、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1株)、Lactococcus lactis(3株)、Pediococcus pentosaceus(2株)。结论:眉山泡菜中乳酸菌存在多样性,实验结果为工业发酵生产泡菜积累了菌株。
杨吉霞张利玲蒋厚阳贺稚非
关键词:泡菜乳酸菌RDNA序列分析
郫县豆瓣酱中生物胺含量和种类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为评估市售郫县豆瓣酱产品中生物胺的含量、种类以及产品的生物胺安全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丹磺酰氯衍生检测了2大类21种郫县豆瓣酱中生物胺的含量和种类,并测定了样品中相关的品质指标。结果显示,21种郫县豆瓣酱中生物胺的总量范围在(86.85±1.99)^(611.83±7.16) mg/kg,腐胺、尸胺、组胺及酪胺是豆瓣中的主要生物胺。个别样品中的组胺、酪胺及β-苯乙胺的含量较高,超过了建议范围,特别是组胺和酪胺毒性较强,说明个别品牌豆瓣酱不完全在食用的安全水平之内。另外,红油豆瓣酱的生物胺总量高于传统郫县豆瓣酱,21种豆瓣酱中生物胺含量与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或不相关,组胺与酪胺的含量呈显著相关性。
曾雪晴李洪军袁琳娜贺稚非
关键词:生物胺高效液相色谱食品安全
金华火腿成熟与微生物发酵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4年
本文对金华火腿生产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详细的描述。传统金华火腿生产成熟的机理有的认为是内源酶促进的;一部分认为是微生物发酵促进的,描述了参与发酵的主要的微生物种类,提出了应科学地、完整地研究整个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动态变化与成熟生香的关系,并鉴定出参与发酵的优势微生物种类、微生物之间的比例,为使传统产品金华火腿生产走上工业化生产道路提供依据。
甄宗圆贺稚非李洪军周光宏章建浩
关键词:金华火腿微生物发酵内源酶微生物种类
丰都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被引量:4
2012年
重庆市丰都县位于三峡库区,水源充足、牧草资源丰富,素有黄牛养殖传统。该县拥有亚洲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的标准化1.5万头肉牛育肥场,具有全国最大的肉牛养殖基础。目前,丰都县正全力打造"中国肉牛之乡",并以肉牛作为农民万元增收的主导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对丰都县肉牛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作综合阐述。
甘奕李洪军王珺贺稚非
关键词:肉牛
KCl部分替代NaCl对腊肉蛋白质氧化、降解及质构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为探讨KCl部分替代对腊肉蛋白质氧化,降解和腊肉质构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以KCl 30%,50%,70%(质量分数)分别替代NaCl的低盐腊肉,100%NaCl含量的对照组腊肉为研究对象,检测了腊肉的蛋白质氧化,降解,脂肪氧化和质构特性,并对蛋白质降解,蛋白质氧化和脂肪氧化与质构特性等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KCl 70%替代组腊肉蛋白质氧化,蛋白质降解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质构特性均显著区别于对照组。此外,低盐腊肉的蛋白质氧化和蛋白质降解与质构特性有显著相关性。
甘潇李洪军王兆明王兆明贺稚非
关键词:低盐腊肉蛋白质降解脂肪氧化
酱油发酵生产的现状及前景
2004年
该文介绍了当前我国酱油发酵生产的现状,并着重对其品质改进和今后的发展前景作了阐述。
王炜贺稚非李莉
关键词:油发酱油发酵生产
骨泥营养食品中钙生物利用的研究被引量:31
1994年
测定新鲜骨泥的粒度,分析鲜骨泥及骨泥营养挂面的营养成份含量,并通过小鼠对产品中钙的营养吸收试验,研究骨泥营养挂面中钙的生物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新鲜骨泥营养丰富,而Ca、P、Fe和Zn等营养元素的含量较高。骨泥粒度大小为40μm以下。试验组小鼠血清钙含量(11.76±2.51mg/100ml)高于对照组(10.08±2.01mg/100ml),骨泥营养挂面中钙可被小鼠吸收利用。
贺稚非李洪军何觉义魏泓
关键词:骨泥营养挂面
共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