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岷

作品数:53 被引量:19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7篇细胞
  • 14篇缺血
  • 14篇缺氧
  • 14篇脑损伤
  • 14篇白血
  • 14篇白血病
  • 13篇新生大鼠
  • 13篇血性
  • 13篇缺氧缺血性
  • 11篇缺血性脑损伤
  • 11篇缺氧缺血性脑
  • 11篇缺氧缺血性脑...
  • 10篇基因
  • 10篇儿童
  • 8篇化疗
  • 7篇基质
  • 7篇基质细胞
  • 7篇骨髓
  • 7篇骨髓基质
  • 7篇骨髓基质细胞

机构

  • 52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湖南省人民医...
  • 2篇湘雅医院
  • 1篇长沙医学院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53篇谢岷
  • 25篇曹励之
  • 19篇杨于嘉
  • 16篇俞燕
  • 15篇杨明华
  • 15篇余小河
  • 15篇王霞
  • 12篇王庆红
  • 12篇刘沉涛
  • 11篇王晓莉
  • 11篇杨良春
  • 5篇康睿
  • 5篇朱珊
  • 5篇许望琼
  • 5篇贺钰磊
  • 4篇曾佩
  • 3篇祁伯祥
  • 3篇黄榕
  • 3篇王卓
  • 2篇杨辉

传媒

  • 13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第十七届全国...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癌症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氧促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过程中Wnt-3蛋白的变化被引量:30
2007年
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能够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 cells,NSCs)的增殖,并且发现Wnt信号途径参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故本课题将探讨HBO对HIBD新生大鼠脑内源性NSCs增殖分化过程中Wnt-3蛋白的变化的影响及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BD)及高压氧组(HBO)。采用经典的Rice法制成HIBD模型,HBO组在HIBD后3h内进行HBO治疗(压力为2个绝对大气压,稳压1h,每日1次,连续7d)。采用BrdU/nestin,Wnt-3/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HIBD后6h,24h,3d,7d,14d,缺血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增殖的NSCs及Wnt-3蛋白的动态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M510,Zeiss)分析细胞内nestin蛋白与Wnt-3蛋白的荧光强度,统计学分析二者相关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侧大脑半球nestin、Wnt-3总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SVZ区BrdU+nestin+细胞于HBO治疗后3h开始增加,7d达最高水平,显著高于CON组与HIBD组(P<0.01),14d时BrdU+nestin+细胞数开始下降,但仍多于CON和HIBD两组(P<0.05);NSCs细胞膜表面Wnt-3蛋白于HBO治疗后3h开始增加,3d时达最高水平,并维持较高水平至14d时开始下降;直线回归分析示细胞内Wnt-3蛋白与nestin蛋白呈直线相关(r=0.893,P<0.05);Western blotting分析示缺血侧大脑半球Wnt-3蛋白于HBO后3d,7d一直维持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点(P<0.05),至14d时表达开始下降;nestin总蛋白水平于HBO治疗后21h开始增加(P<0.05),7d达最高水平,后下降。结论高压氧可以促进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NSCs的增殖,其机制与Wnt信号活化有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3):241-246]
王晓莉杨于嘉王庆红谢岷余小河刘沉涛王霞
关键词:高压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干细胞新生大鼠
骨髓基质细胞脑内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白质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s)脑内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HIBD组(n=12)和移植组(n=12),后两组大鼠结扎左颈总动脉后低氧暴露2h制作HIBD模型,移植组大鼠在HIBD后24h在大鼠脑立体定位仪下,将体外培养3~5代的SD大鼠BMSCs用Hochest33324标记24h后脑内移植于左侧海马。日龄45d时处死大鼠,用荧光显微镜观察BMSCs在脑内的存活及BMSCs的O4的阳性表达。行髓鞘碱性蛋白(MBP)检测左侧胼胝体和皮质下白质MBP表达,行O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左侧侧脑室周围和皮质下白质O4的表达。结果BMSCs移植后37d,移植部位及左侧皮层区(损伤侧)均可见到胞核蓝色的BMSCs,移植细胞表达O4的阳性率为(3.70±1.09)%。HIBD组左侧(损伤侧)胼胝体和皮质下白质MBP染色变浅,有不同程度的髓鞘脱失改变,左侧侧脑室周围和皮质下白质04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移植组胼胝体和皮质下白质MBP染色较深,部分有髓鞘脱失改变,相同部位04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稍减少,比HIBD组明显增加,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BMSCs脑内移植对HIBD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谢岷杨于嘉刘沉涛王庆红王霞余小河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细胞移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白质
HMGB1基因沉默对阿霉素诱导K562/A02细胞凋亡增敏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因沉默对白血病细胞耐药逆转的作用。方法将HMGB1基因特异性干扰RNA(HMGB1 siRNA)导入K562/A02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HMGB1基因在转染前后的表达;WST8法检测阿霉素(ADM)对转染前后K562/A0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DIABLO的释放:采用caspase活性定量检测试剂盒分析caspase-3的活性。结果①与未经处理的K562/A02细胞组相比,转染HMGB1 siRNA的K562/A02细胞组HMGB1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下降86%和71%;②HMGB1基因沉默使K562/A02细胞对ADM的药物敏感性增强,其IC50值从转染前的(4.83±0.08)μg/ml降低到(1.33±0.10)μg/ml,并在ADM浓度为1μg/ml和5μg/ml时,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增加27%、32%;③HMGB1基因沉默可促进ADM所致Smac/DIABLO从线粒体向胞浆释放。并增加caspase-3的活性。结论HMGB1基因沉默能明显增加K562/A02细胞对ADM的敏感性,逆转K562/A02细胞对ADM耐药。
谢岷康睿俞燕朱珊贺钰磊许望琼唐道林曹励之
关键词:细胞凋亡
WAVE1基因在K562/A02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 WASP 家族 Verprolin 同源蛋白1(WAVE1)基因在 K562/A02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 pEFBOS-WAVE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 K562细胞构建 WAVE1高表达的 K562细胞,将 WAVE1基因的特异性小片段干扰 RNA(WAVE1 siRNA)转染 K562/A02细胞构建WAVE1低表达的 K562/A02细胞。Western blot 和 RT-PCR 法检测基因转染前后 K562/A02细胞及K562细胞 WAVE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可溶性噻唑盐 WST-8染色法检测阿霉素对转染前后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Hoeche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凋亡细胞百分率;RT-PCR 检测多药耐药基因 mdrl 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 Bcl-2表达。结果①与 K562细胞相比,K562/A02细胞 WAVE1 mRNA 表达水平增加70%,蛋白表达水平增加63%。②转染 WAVE1基因的 K562细胞WAVE1过表达,并降低了对阿霉素的药物敏感性,使 IC_(50)从转染前的(0.35±0.00)μg/ml,增加到(2.99±0.12)μg/ml,在阿霉素浓度为1、5μg/ml时,凋亡细胞分别下降30%、35%。③转染 WAVE1siRNA 的 K562/A02细胞 WAVE1蛋白表达水平与未转染组相比明显降低,并可增强对阿霉素的药物敏感性,使 IC_(50)从转染前的(4.29±0.15)μg/ml下降到(1.85±0.07)μg/ml,阿霉素浓度为1、5μg/ml时,凋亡细胞分别增加24%、21%。④转染 WAVE1的 K562细胞 mdr1基因和 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而转染 WAVE1 siRNA 的 K562/A02细胞 mdr1基因和 Bcl-2蛋白表达水平比转染前明显降低。结论 WAVE1参与了 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调控 mdr1和 Bcl-2水平有关。
康睿曹励之俞燕胡婷王卓许望琼谢岷
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WAVE1基因对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WASP家族Verprolin同源蛋白1(WAVEl)基因参与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表达和调控的机制。方法将52例患儿依据是否在随访期内持续缓解(CCR)分为难治/复发组和缓解组,应用实时定量PCR(RQ-PCR)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52例AML患儿治疗前及疾病发展过程中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s)中WAVE1、P—gP、MRP1、LRP及BCRP蛋白和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将PCDNA3.1-WAVEl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L60细胞构建WAVEl高表达HL-60细胞,将WAVEl基因的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WAVEl siRNA)转染HL60/ADR构建WAVE1低表达HL60/ADR细胞;Western blot和RQ—PCR法检测基因转染前后白血病细胞系grAVE1、MRP1及BCRP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复发/难治组病例的WAVE1及耐药相关基因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患儿WAVE1基因表达水平(P〈0.05);②同一患儿初治及复发时的WAVE1基因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表达水平(P〈0.05);③与HL60细胞相比较,HL60/ADR细胞WAVE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3.53倍及95%;④转染WAVE1后HL60细胞系MR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16.54倍、129%,BCRP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4.93倍及96%,而转染WAVE1 siRNA的HL60/ADR细胞MR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为干扰前的0.11倍及43%,BCRP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为转染前的0.14倍及71%。结论WAVE1与儿童AML的病程及预后相关,参与了髓系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形成并可影响MRP及BCRP1等多个重要的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和作用。
杨明华赵明一贺钰磊汪敏慧王卓谢岷吴秀山曹励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WAVE1和p22phox的表达及WAVE1与氧化应激的关系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WASP家族富含脯氨酸同源蛋白1(WAVE1)及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的表达并探讨WAVE1表达与白血病病程及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实时定量PCR法测定41例ALL儿童及10例正常对照儿童PBMCs中WAVE1和p22phox的表达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羟胺法)和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DTNB法)分别测定外周血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①儿童ALL活动期组(初治+复发)PBMCs中WAVE1,p22phox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ALL完全缓解组中,WAVE1,p22phox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正常对照组、活动期组和缓解组血浆SOD活力分别为166.35±27.93,22.62±7.39,107.11±28.57U/mL;GSH-Px活力分别为490.94±39.38,91.73±28.88,267.56±82.64μmol/L。ALL活动期组外周血血浆总SOD,GSH-Px活性较完全缓解和正常儿童明显降低(P<0.01);③随着WAVE1和p22phox的高表达,血浆中SOD,GSH-Px活性呈现下降趋势。WAVE1的表达水平与p22phox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4,P<0.05),与血浆SOD,GSH-Px活性呈负相关(r分别为-0.336和-0.408,P<0.05)。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WAVE1和p22phox在儿童ALLPBMCs中表达增高,而且其变化与ALL病程相关。ALL患儿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WAVE1表达的调控。
贺钰磊曹励之杨静杨明华许望琼谢岷石壮
关键词:WAVE1P22PHOX氧化应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感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分析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目的:通过对不同病因感染性脑膜炎病例的临床分析来探讨血清和脑脊液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改变对鉴别诊断与疗效判断的意义,同时了解血清和脑脊液CRP浓度之间的关系.结论:血清CRP...
谢岷
关键词:脑脊液C-反应蛋白脑膜炎
文献传递
高压氧治疗促进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迁移与分化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该研究探讨了高压氧(HB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的迁移与分化的影响。方法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HBO组。采用Rice-Vannucci方法制成HIBD模型。造模后3 h内行HBO治疗。分别于HBO治疗后7 d、14 d、28 d,采用BrdU/DCX,BrdU/β-tubulin,BrdU/GFAP和BrdU/O4免疫荧光双标法,用共聚焦显微镜动态检测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与大脑皮层内源性NSCs的迁移与分化。结果治疗后7 d,HBO组损伤侧SVZ区BrdU+DCX+细胞数(84±21个/mm2)增加,多于对照组(39±14个/mm2)与模型组(68±17个/mm2)(P<0.05);治疗后14 d,SVZ区BrdU+DCX+细胞数减少,而皮层区BrdU+DCX+细胞数增加,HBO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8 d,各组大脑皮层BrdU+DCX+细胞数减少,大脑皮层出现BrdU+β-tubulin+,BrdU+GFAP+,BrdU+O4+细胞。HBO组BrdU+β-tubulin+与BrdU+O4+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P<0.05)。结论高压氧可促进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NSCs迁移到大脑皮层并分化为成熟的神经细胞。
王晓莉杨于嘉谢岷王庆红余小河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高压氧神经干细胞新生大鼠
白血病细胞自噬与化疗耐药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曹励之俞燕杨明华杨良春谢岷朱珊康睿殷小成赵明一
白血病是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而耐药的形成是化疗的一大障碍,也是化疗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噬与肿瘤细胞的生存死亡有重要的关系,为研究的热点,自噬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近年来逐渐引...
关键词:
关键词:白血病肿瘤治疗
HMGB1基因沉默对阿霉素诱导K562/A02细胞凋亡增敏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因沉默对白血病细胞耐药逆转的作用。方法将HMGB1基因特异性干扰RNA(HMGB1 siRNA)导入K562/A02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HMGB...
谢岷俞燕朱珊贺钰磊许望琼曹励之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