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霞

作品数:62 被引量:41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细胞
  • 25篇缺血
  • 25篇缺氧
  • 23篇脑损伤
  • 22篇新生大鼠
  • 18篇血性
  • 18篇缺氧缺血性
  • 15篇缺血性脑损伤
  • 15篇缺氧缺血性脑
  • 15篇缺氧缺血性脑...
  • 13篇儿童
  • 12篇干细胞
  • 10篇神经干
  • 9篇神经干细胞
  • 9篇基质
  • 9篇基质细胞
  • 9篇骨髓
  • 9篇骨髓基质
  • 9篇骨髓基质细胞
  • 7篇高压氧

机构

  • 61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湘雅医院

作者

  • 61篇王霞
  • 37篇杨于嘉
  • 34篇余小河
  • 27篇刘沉涛
  • 18篇郑湘榕
  • 17篇钟乐
  • 16篇王庆红
  • 15篇谢岷
  • 10篇王晓莉
  • 7篇尹飞
  • 5篇贾延劼
  • 5篇张珊珊
  • 5篇祁伯祥
  • 5篇张国元
  • 4篇宋健辉
  • 4篇邓小鹿
  • 4篇郭丹丹
  • 3篇彭镜
  • 3篇黄榕
  • 2篇王铭杰

传媒

  • 20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生活与健康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8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塞米松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内NF-κB活性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英文)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内NF κB活性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 2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 5组 ,即正常对照组 (n =8) ,假手术组 (n =8) ,缺氧缺血组 (HIBD ,n =8) ,地塞米松治疗组 (DEX ,n =9)及地塞米松预处理组 (P DEX ,n =9)。于缺氧缺血 (HI)后 72h取脑 ,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NF 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 κB亚基p6 5核移位情况 ,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P6 5核移位与细胞凋亡共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 ,HIBD组及DEX组 p6 5阳性细胞及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 (P <0 .0 1) ,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1)。P DEX组也可见p6 5阳性细胞及TUNEL阳性细胞表达 ,但较HIBD组及DEX组明显减少 (P <0 .0 1) ,而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增多 (P<0 .0 1)。直线回归分析显示 ,在HIBD组中NF κB的活化与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r =0 .775 ,P <0 .0 1)。结论 NF κB的活化与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密切相关。DEX预处理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NF κB的活化 ,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彭涛汪薇余小河王霞杨于嘉
关键词:凋亡地塞米松
黄芩甙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被引量:60
2002年
目的 探讨中药单体黄芩甙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以黄芩甙作为主要诱导剂 ,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6d。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 (WesternBlot)、逆转录PCR(RT PCR)法检测神经细胞、胶质细胞标记蛋白和mRNA的表达 ;原位末端标记染色评价细胞凋亡率 ;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后 ,进行同种异体脑移植 ,观察诱导后细胞在脑内存活情况。结果 黄芩甙诱导 6d后 ,骨髓基质细胞形成较典型的神经细胞形态。诱导前骨髓基质细胞不表达神经细胞、胶质细胞标记蛋白和mRNA ;诱导 6h ,nestin出现暂时表达 ,诱导 6d表达神经细胞标记蛋白和mRNA ,不表达胶质细胞标记蛋白和mRNA。细胞凋亡率为 12 2 %± 2 8%。同种异体脑移植 14d ,移植物存活良好。结论 黄芩甙可以定向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
贾延劼杨于嘉周燕宋元宗刘丽旭宋建辉王霞钟乐余小河
关键词:黄芩甙骨髓细胞细胞分化神经细胞诱导剂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间窗探讨被引量:12
2007年
近年来,用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何充分利用脑损伤内在的修复机制,使移植达到最佳效果,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也主要基于成年动物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本研究在新生大鼠脑损伤后24h、72h、7d进行移植,观察不同时间点移植对大鼠远期行为学影响、组织学改变以及BMSCs在脑内的神经分化,探讨新生大鼠HIBD后最适宜的移植时间窗,为BMSCs临床移植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谢岷杨于嘉王晓莉王庆红刘沉涛王霞余小河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时间窗骨髓基质大脑中动脉缺血新生动物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被引量:27
2020年
2019年12月以来,中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流行。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切实布局好儿童NCP疫情防控工作,是亟待探讨的问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在医院的统一部署下,根据现阶段全国疫情形势的变化和国家诊疗方案的调整,形成了具有湘雅模式的儿童NCP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彭镜王霞杨明华王铭杰郑湘榕
关键词:儿童
194株儿童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彭凯伟郑湘榕何苗郭丹丹王霞刘沉涛
骨髓基质细胞脑内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白质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s)脑内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HIBD组(n=12)和移植组(n=12),后两组大鼠结扎左颈总动脉后低氧暴露2h制作HIBD模型,移植组大鼠在HIBD后24h在大鼠脑立体定位仪下,将体外培养3~5代的SD大鼠BMSCs用Hochest33324标记24h后脑内移植于左侧海马。日龄45d时处死大鼠,用荧光显微镜观察BMSCs在脑内的存活及BMSCs的O4的阳性表达。行髓鞘碱性蛋白(MBP)检测左侧胼胝体和皮质下白质MBP表达,行O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左侧侧脑室周围和皮质下白质O4的表达。结果BMSCs移植后37d,移植部位及左侧皮层区(损伤侧)均可见到胞核蓝色的BMSCs,移植细胞表达O4的阳性率为(3.70±1.09)%。HIBD组左侧(损伤侧)胼胝体和皮质下白质MBP染色变浅,有不同程度的髓鞘脱失改变,左侧侧脑室周围和皮质下白质04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移植组胼胝体和皮质下白质MBP染色较深,部分有髓鞘脱失改变,相同部位04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稍减少,比HIBD组明显增加,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BMSCs脑内移植对HIBD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谢岷杨于嘉刘沉涛王庆红王霞余小河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细胞移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白质
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沉涛王霞黄榕张国元黄叶红郑湘榕
Gitelman综合征伴体格发育落后1例被引量:4
2017年
Gitelman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病,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及误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收治了1例长期低钾血症的女性患儿,临床表现为间断双下肢肌肉痛,存在体格发育落后;实验室检查发现重度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基因检测发现SLC12A3基因突变,确诊为Gitelman综合征。临床上对慢性低钾血症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患儿需完善基因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推进该疾病的研究,基因治疗有望成为该疾病的特效治疗方案。
黄娟郑湘榕郭丹丹张国元王霞刘沉涛
关键词:GITELMAN综合征低钾血症儿童
高压氧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时间窗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是否可以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的增殖及HBO治疗HIBD的时间窗。方法:采用Rice法制成HIBD模型,分别于HIBD后第3、6、12、24和72h开始给予HBO治疗,1次/d,连续7 d。HIBD后10 d,BrdU/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不同时间窗HBO治疗对内源性NSC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Nestin蛋白的表达;HIBD后28 d尼氏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密度。结果:HIBD后3、6、12和24 h给予HBO治疗,侧脑室室管膜下(SVZ)区BrdU+Nestin+细胞显著增加(P<0.05),损伤侧大脑Nest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HIBD组(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HIBD后3、6、和12h给予HBO治疗,海马CA1区神经元丢失较HIBD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HBO治疗可以促进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NSC的增殖,治疗时间窗拓宽至HIBD后24 h可促进NSC增殖,HIBD后72 h进行HBO治疗则疗效不显著。
王晓莉杨于嘉余小河谢岷王霞刘沉涛
关键词:高压氧缺氧缺血脑损伤时间窗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新生大鼠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感觉运动机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改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感觉运动障碍的作用。方法7d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脑内移植组,后两组HIBD损伤后3d分别在左侧感觉运动皮质区植入BrdU标记的NSCs或培养基作为对照,观察植入4周后大鼠感觉运动功能的变化和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和分化情况。结果与HIBD组比较,移植组在T迷宫和四项感觉运动功能测试中,表现出明显的改善。在T迷宫中,自发改变率[(69.23±13.34)%vs(45.00±27.27)%](P<0.05)上升;在握持牵引试验中,握持时间明显延长[(49.15±13.39)svs(27.20±15.18)s](P<0.05);在肢体放置和足错误试验中的不对称性消失,姿势反射也明显改善(P<0.05)。BrdU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移植后4周,在脑内可见存活的NSCs分布于移植点附近;BrdU和NF-200免疫荧光双标显示移植后4周NSCs可部分分化为神经元表达NF-200。结论脑内移植NSCs对HIBD新生大鼠的感觉运动机能和行为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王霞杨于嘉余小河钟乐贾延劼
关键词: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新生SD大鼠BRDU标记感觉运动功能移植细胞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