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沉涛

作品数:52 被引量:22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细胞
  • 17篇儿童
  • 13篇缺氧
  • 13篇脑损伤
  • 12篇缺血
  • 11篇新生大鼠
  • 10篇血性
  • 10篇缺氧缺血性
  • 9篇干细胞
  • 8篇缺血性脑损伤
  • 8篇缺氧缺血性脑
  • 8篇缺氧缺血性脑...
  • 8篇综合征
  • 6篇基质
  • 6篇基质细胞
  • 6篇骨髓
  • 6篇骨髓基质
  • 6篇骨髓基质细胞
  • 5篇急性
  • 4篇源性

机构

  • 52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省马王堆...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52篇刘沉涛
  • 27篇王霞
  • 18篇杨于嘉
  • 15篇郑湘榕
  • 14篇王庆红
  • 14篇余小河
  • 12篇谢岷
  • 10篇王晓莉
  • 9篇黄榕
  • 8篇尹飞
  • 8篇张国元
  • 4篇郭丹丹
  • 3篇吴丽文
  • 3篇祁伯祥
  • 3篇黄艳
  • 2篇宋健辉
  • 2篇彭镜
  • 2篇王铭杰
  • 2篇唐勇军
  • 2篇钟礼立

传媒

  • 14篇中国当代儿科...
  • 5篇中华儿科杂志
  • 5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生殖健康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间窗探讨被引量:12
2007年
近年来,用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何充分利用脑损伤内在的修复机制,使移植达到最佳效果,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也主要基于成年动物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本研究在新生大鼠脑损伤后24h、72h、7d进行移植,观察不同时间点移植对大鼠远期行为学影响、组织学改变以及BMSCs在脑内的神经分化,探讨新生大鼠HIBD后最适宜的移植时间窗,为BMSCs临床移植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谢岷杨于嘉王晓莉王庆红刘沉涛王霞余小河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大鼠时间窗骨髓基质大脑中动脉缺血新生动物
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缺陷病被引量:6
2011年
琥珀酸半醛脱氢酶(SSADH)缺陷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本研究总结3例SSADH缺陷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3例患儿均为婴幼儿,主要表现为智力运动、语言发育落后,抽搐和肌张力低下。3例患儿脑电图均表现异常;2例脑MRI检查异常,表现为大脑脚对称性长T2高信号和基底节损害;3例尿液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均显示4-羟基丁酸增高,根据临床表现及尿液GC-MS分析确诊为SSADH缺陷病。对不明原因发育迟缓、智力运动障碍和癫癎的患儿应早期进行尿液有机酸分析,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鹿尹飞向秋莲刘沉涛彭镜
关键词:儿童
儿童慢性肉芽肿病合并结核病1例
目的探讨慢性肉芽肿病(CGD)合并儿童结核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基因特征。进一步加深对免疫缺陷病合并儿童结核病的认识。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诊治的一例婴儿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为1岁3月大男性患儿,因发热...
黄艳刘沉涛张国元郑湘榕
文献传递
多指标联合检测在291例儿童不明原因发热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降钙素原(PCT)5指标联合检测在儿童不明原因发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因发热>2周的住院患儿,出院诊断明确者291例。其中感染组202例,风湿组74例,肿瘤组15例。收集3组患儿WBC、LDH、CRP、ESR、PCT值,求得均值进行比较,并通过ROC曲线分析各组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儿童不明原因发热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WBC、LDH、CRP、ESR、PCT平均值均较正常值升高。风湿组患儿血清CRP、ESR、PCT平均值较感染组高,肿瘤组LDH、CRP和ESR较感染组高。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UC),感染组诊断价值较高者是CRP(0.672)和ESR(0.697),风湿组诊断价值较高者是CRP(0.739)和ESR(0.739)和PCT(0.835),而肿瘤组诊断价值较高者为PCT(0.827)和CRP(0.711)。感染组和肿瘤组5项指标联合检测AUC值较单独检测升高,风湿组5项指标联合检测AUC值低于PCT单独检测时AUC值,但高于其他4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WBC、LDH、CRP、ESR、PCT各指标单独检测对风湿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有限。5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诊断价值优于单独检测。
郭丹丹郑湘榕黄娟彭凯伟王霞刘沉涛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血沉儿童发热
儿童急性运动轴索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电生理特征及预后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儿童急性运动轴索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motoraxonal neuropathy,AMAN)的临床特征、电生理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对我院诊治6例AMAN患儿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和随访。结果...
刘沉涛张国元尹飞王国丽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B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对 B 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 MSC,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进行鉴定。用加速器辐射去除 MSC 增殖分化能力。检测加入骨髓 MSC 前后 B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并对其进行凋亡分析;比较 Transwell 非接触培养与直接接触培养中,MSC 对活化 B 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观察骨髓 MSC作用前后,活化 B 淋巴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 IgG、IgA 和 IgM 的能力,以及 B 淋巴细胞表面免疫分子的表达。结果①MSC 不能刺激 B 淋巴细胞增殖;MSC 抑制 LPS 活化的 B 淋巴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与浓度呈依赖性。②MSC 不能诱导 B 淋巴细胞凋亡;Transwell 非直接接触培养组中 MSC 抑制 B 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较直接接触培养组的作用弱,提示 MSC 抑制 B 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包括物理性接触抑制和非接触抑制。③骨髓 MSC 抑制活化的 B 淋巴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 IgG、IgM 和 IgA;MSC 作用下,B 淋巴细胞表面 HLA-DR、CD40、CD80和 CD86的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骨髓 MSC 在体外可抑制 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功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能力。
刘沉涛杨于嘉谢岷王晓莉余小河王霞王庆红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B淋巴细胞免疫调节
Gitelman综合征伴体格发育落后1例被引量:4
2017年
Gitelman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病,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及误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收治了1例长期低钾血症的女性患儿,临床表现为间断双下肢肌肉痛,存在体格发育落后;实验室检查发现重度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基因检测发现SLC12A3基因突变,确诊为Gitelman综合征。临床上对慢性低钾血症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患儿需完善基因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推进该疾病的研究,基因治疗有望成为该疾病的特效治疗方案。
黄娟郑湘榕郭丹丹张国元王霞刘沉涛
关键词:GITELMAN综合征低钾血症儿童
高压氧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时间窗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是否可以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的增殖及HBO治疗HIBD的时间窗。方法:采用Rice法制成HIBD模型,分别于HIBD后第3、6、12、24和72h开始给予HBO治疗,1次/d,连续7 d。HIBD后10 d,BrdU/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不同时间窗HBO治疗对内源性NSC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Nestin蛋白的表达;HIBD后28 d尼氏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密度。结果:HIBD后3、6、12和24 h给予HBO治疗,侧脑室室管膜下(SVZ)区BrdU+Nestin+细胞显著增加(P<0.05),损伤侧大脑Nest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HIBD组(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HIBD后3、6、和12h给予HBO治疗,海马CA1区神经元丢失较HIBD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HBO治疗可以促进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NSC的增殖,治疗时间窗拓宽至HIBD后24 h可促进NSC增殖,HIBD后72 h进行HBO治疗则疗效不显著。
王晓莉杨于嘉余小河谢岷王霞刘沉涛
关键词:高压氧缺氧缺血脑损伤时间窗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新生大鼠
儿童髓质海绵肾并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长期误诊佝偻病一例
2008年
患儿 女,5岁6个月。发现体格发育落后5年余就诊。患儿出生体重3000g,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10个月后改为普食。自2个月开始纳差,6个月时体重仅4800g,且竖头不稳:曾多次外院诊断为“佝偻病”,予补充鱼肝油和钙剂,症状改善缓慢。2岁才能独立行走,3岁时身高和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童。出生后大小便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及其他遗传病史。
刘沉涛杨于嘉尹飞张朝霞
关键词:同龄儿童肾小管酸中毒佝偻病髓质海绵肾长期误诊远端型
微生物组学在哮喘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微生物组学指寄居在人体内的微生物种类及其基因和基因组的总和.生命早期形成的微生物群在宿主的成长和免疫系统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延迟或被改变的这些微生物群将增加过敏和哮喘发病的风险.本文将对微生物组学在肺部免疫调节中的可能机制,以及肠道和呼吸道微生物群改变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旷健黄榕刘沉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