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励之

作品数:103 被引量:24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3篇细胞
  • 50篇白血
  • 49篇白血病
  • 30篇儿童
  • 24篇淋巴
  • 24篇急性
  • 22篇基因
  • 17篇淋巴细胞
  • 16篇急性淋巴细胞
  • 12篇细胞性
  • 11篇肿瘤
  • 10篇儿童急性
  • 9篇小儿
  • 9篇急性淋巴细胞...
  • 8篇蛋白
  • 8篇凋亡
  • 8篇淋巴细胞白血...
  • 8篇急性淋巴细胞...
  • 7篇WAVE1
  • 6篇细胞凋亡

机构

  • 98篇中南大学
  • 7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3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2篇湘雅医院
  • 2篇湖南省安仁县...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成都市儿童医...
  • 1篇湖南省第二人...
  • 1篇怀化市第三人...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103篇曹励之
  • 41篇俞燕
  • 31篇杨明华
  • 25篇谢岷
  • 20篇张朝霞
  • 20篇康睿
  • 12篇殷小成
  • 12篇杨良春
  • 12篇王颖超
  • 10篇许望琼
  • 9篇王卓
  • 7篇张国元
  • 7篇贺钰磊
  • 6篇朱珊
  • 6篇曾佩
  • 5篇陈英
  • 5篇李清香
  • 5篇吴秀山
  • 5篇胡婷
  • 5篇唐道林

传媒

  • 14篇中国当代儿科...
  • 14篇中华儿科杂志
  • 8篇实用儿科临床...
  • 7篇中华血液学杂...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第十七届全国...
  • 4篇中国实用儿科...
  • 4篇国外医学(儿...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癌症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4篇2009
  • 15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14篇2005
  • 9篇2004
  • 7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尸体解剖证实的小儿曲菌病13例被引量:1
1999年
分析我院1960~1997年27年间经尸体解剖诊断为曲菌病的住院病例13例。由于儿童发病较少,临床认识不足,全部病例均未在生前考虑此病。临床及病理资料:男7例,女6例;年龄12小时~9岁,<3岁7例;病程5天~43天,平均19天。住院至死亡时间:半天...
曹励之阳金清
关键词:尸体解剖儿童曲菌病病理
S100A8参与调控化疗药物诱导的白血病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S100A8对化疗诱导的白血病细胞自噬的调控,以阐明其通过自噬抑制凋亡,提高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PCR(realtime 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杨明华曾佩曹励之俞燕谢岷杨良春
人细胞周期蛋白C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人细胞周期蛋白C(human cyclin C,CCNC)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cyte leukemia,ALL)中的表达,并初步研究CCNC在体外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CNC在初治ALL、白血病细胞系及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用脂质体Lifefectamine2000将真核表达载体PCMV-2B-CCNC转染至人急淋细胞系6T-CEM细胞株中,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的细胞CCNC蛋白的表达量,流式细胞分析CCNC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CCNC在对照组小儿、初治小儿ALL骨髓及6T-CEM细胞系中均有表达,在初治ALL中表达强度降低(P<0.05)。将PCMV-2B-CCNC转染至6T-CEM细胞中,Western-blot检测到转染后细胞CCNC蛋白表达量增高,流式细胞结果表明在转染后细胞中,Go/G1峰前出现一个亚二倍体峰,细胞凋亡指数有所增高(P<0.05)。结论CCNC在初治小儿ALL中出现较低的表达强度,在转染人白血病细胞后,具有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有可能与儿童ALL的发病相关。
张朝霞曹励之杨明华陈英文飞球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
S100A8参与调控化疗药物诱导的白血病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S100A8对化疗诱导的白血病细胞自噬的调控,以阐明其通过自噬抑制凋亡,提高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白血病细胞内S100A8m...
杨明华曾佩曹励之俞燕谢岷杨良春
Chediak-Higashi综合征诊断和加速期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S)的临床特征和加速期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CH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例患儿为女性幼儿,均有皮肤、毛发和眼色素减退,骨髓有核细胞中见巨大包涵体,且过氧化物酶染...
刘沉涛王铭杰黄榕曹励之吴丽文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被引量:2
2002年
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可在体内活化CD4+、CD8+T细胞,从而激发一系列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本文就其特性及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王颖超曹励之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治疗抗原呈递细胞细胞因子
双语教学在临床理论教学中的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为了探讨临床理论教学中如何开展双语教学 ,我们对本校正在进行临床理论学习的 90名本科生进行了有关双语教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98 36 %的学生赞成双语教学 ,在临床专业课开展双语教学已具备语言基础 ;96 72 %的学生通过英语四级或六级测试 ,且具有内在动力 ;83 6 1%的学生希望将来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或进行专业交流。影响学生对双语教学兴趣的原因 ,一方面为自身英语水平 ,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英文表达水平。 6 0 6 6 %的学生建议双语教学采取全英文形式 ,34 4 2 %的学生只能接受部分英文 ;对于引进原版英文教材 ,4 7 5 4 %的学生予以认同 ,5 2 4 6 %的学生认为不必要 ;对引进外籍教师的问题 ,88 5 4 %的学生表示赞成。因此可以说 ,在临床专业课开展双语教学已具备良好基础 ,而且受到学生欢迎 ,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师生双方 ,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积极实践和探索 ,最终达到全英文授课的目标。
俞燕杨于嘉曹励之金立明李清香
关键词:医学院校双语教育全英文授课
两性霉素B3日加量疗法在急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 3日加量疗法治疗化疗后白血病患儿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及患儿对其的耐受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的发生侵袭性真菌病的急性白血病患儿108例,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A组50例,B组58例);A组5日加至足量;B组3日加至足量;分析两性霉素B相关不良反应及剂量累计相关累积毒性,用药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A组中确诊及临床诊断患儿治疗有效率为54.5%、B组为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性霉素B 3日加量疗法治疗侵入性真菌病更具优势,有效率明显提高,且两种给药方式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对于儿童白血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工作中可以采用两性霉素B 3日加量疗法,以期迅速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尽快控制症状,提高疗效。
刘莹婷曹励之王丹杨明华
关键词:两性霉素B快速加量侵袭性真菌病急性白血病
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的哲学思考被引量:2
2004年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对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哲学思维在其中的应用作一阐述。
杨明华曹励之
关键词:白血病儿童哲学
聚酰胺-胺型纳米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04年
近年来 ,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学科飞速发展 ,肿瘤的治疗也有明显进步。作为一种新型人工合成的纳米材料 ,聚酰胺 胺型树枝状高聚物 (PAMAM D)具有颗粒直径小、易制备纯化、载药量高、可生物降解、特殊的树枝状结构及表面电荷、无免疫原性及遗传毒性等特点 ,使得其作为药物载体和基因载体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新热点。该文对聚酰胺 胺型纳米作为药物载体及基因载体对肿瘤的靶向治疗作简要介绍。
康睿曹励之
关键词:肿瘤治疗学药物载体基因载体靶向治疗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