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海涛

作品数:4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会议论文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心肌
  • 16篇线粒体
  • 15篇细胞
  • 14篇线粒体毒性
  • 13篇毒性
  • 13篇多柔比星
  • 12篇心肌细胞
  • 12篇肌细胞
  • 10篇药物
  • 7篇心血管
  • 7篇心脏毒性
  • 7篇血管
  • 7篇遥测
  • 7篇脏毒
  • 7篇通路
  • 7篇PGC-1Α
  • 6篇介导
  • 6篇阿霉素
  • 5篇对乙酰氨基酚
  • 5篇药物安全

机构

  • 45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国家食品安全...

作者

  • 45篇袁海涛
  • 43篇彭双清
  • 33篇郭家彬
  • 32篇赵君
  • 26篇张廷芬
  • 14篇崔岚
  • 11篇侯明月
  • 5篇苑晓燕
  • 5篇张丽
  • 5篇殷健
  • 4篇刘杰
  • 3篇张利军
  • 3篇郭茜
  • 3篇史慧勤
  • 3篇候明月
  • 2篇夏静
  • 2篇杨嵘
  • 2篇刘刚
  • 2篇李利忠
  • 1篇荣靖

传媒

  • 4篇中国药理学与...
  • 4篇中国毒理学会...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北京环境诱变...
  • 2篇2013年(...
  • 2篇第四届药物毒...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第九届中国实...
  • 1篇2014线粒...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7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1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GC-1α介导的转录网络通过维持线粒体稳态对抗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
<正>自美国国家研究咨询委员会于2007年发布《21世纪毒性测试:愿景与策略》(简称TT21C)以来,在毒理学研究中,毒性测试由传统的基于整体动物的测试方法迅速转向基于人源细胞或细胞系检测毒性通路扰动的体外测试方法。而通...
袁海涛Qiang Zhang郭家彬张廷芬张丽崔岚殷建Jin LiPaul Carmichael赵君彭双清
文献传递
PINK1-Parkin-PGC-1a通路在阿霉素诱导人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人心室肌细胞(AC16)线粒体毒性,引起线粒体自噬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DOX分别处理AC16细胞24h.检测DOX对细胞存活率、线粒体内活性氧(ROS)水平、...
殷健崔岚郭家彬Qiang ZhangJin Li袁海涛张丽赵君彭双清
关键词:阿霉素PINK1PARKIN
AF114注射液对清醒大鼠体温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正>目的清醒动物模型是指应用无线遥测技术在实验动物清醒状态下连续、动态监测各项生理参数的一种模型动物,与传统的麻醉或束缚动物相比,清醒动物模型可在动物清醒状态下连续、动态监测各项生理参数,不受麻醉或束缚的干扰,所得数据...
袁海涛彭双清
文献传递
PGC-1a在多柔比星引起的心肌细胞线粒体毒性中的作用
目的多柔比星(DOX)是临床上常用的广谱、高效抗肿瘤药物之一,但心脏毒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心肌线粒体是DOX心肌毒性作用的主要靶标之一,DOX诱导的心肌损伤与线粒体新生密切相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
袁海涛张廷芬侯明月刘杰郭家彬彭双清
关键词:多柔比星心肌细胞
PGC-1a在多柔比星引起的心肌细胞线粒体毒性中的作用
目的 多柔比星(DOX)是临床上常用的广谱、高效抗肿瘤药物之一,但心脏毒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心肌线粒体是DOX心肌毒性作用的主要靶标之一,DOX诱导的心肌损伤与线粒体新生密切相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y协同刺激...
袁海涛张廷芬侯明月刘杰郭家彬彭双清
关键词:多柔比星心肌细胞
PGC-1α在多柔比星心肌细胞线粒体毒性中的机制
目的 多柔比星(DOX)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广谱、高效抗肿瘤药物之一,但其明显的心脏毒性严重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DOX的心脏毒性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目前认为DOX心脏毒性主要是由与其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OS)...
袁海涛郭家彬张廷芬侯明月赵君LI JinPaul CaRMICHAEL彭双清
线粒体功能调节在环维黄杨星D抗多柔比星心脏毒性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环维黄杨星D (Cvb-D)对心多柔比星(DOX)心脏毒性保护作用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C57/BL小鼠每天单次灌胃给予Cvb-D(1 mg· kg-1),连续给药4d,随后单次腹腔注射给予DOX(1...
郭茜郭家彬袁海涛赵君彭双清
关键词:环维黄杨星D多柔比星心脏毒性线粒体氧化应激
清醒Beagle犬口服HUA胶囊对心血管和呼吸功能的影响评价
目的 应用DSI遥测系统检测Beagle犬清醒状态下,口服HUA胶囊后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8条成年Beagle犬(雌雄各半)通过手术植入DSI公司提供的Ⅱ代大动物植入子,建立清醒动物遥测模型,动物给药前1...
安斌郭家彬李万敏袁海涛李利忠苑晓燕赵君彭双清
关键词:遥测
金属硫蛋白-Ⅰ/Ⅱ对丙烯酰胺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4年
目的探索金属硫蛋白Ⅰ/Ⅱ(MetallothioneinⅠ/Ⅱ,MTⅠ/Ⅱ)对丙烯酰胺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新生C57野生型(MT+/+)和MT敲除型(MT-/-)小鼠进行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纯度。MT+/+和MT-/-两种细胞分别给予0.01、0.1和1 mmol/L丙烯酰胺处理,于不同时间点检测其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和细胞凋亡率。结果细胞培养至15 d,两种细胞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细胞纯度达到90%以上。丙烯酰胺低剂量组(0.01 mmol/L)作用24 h后,MT-/-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MT+/+,高剂量组(1 mmol/L)作用时间短于24 h,可见MT+/+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高于MT-/-,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后,未见明显差异。丙烯酰胺作用24 h后,LDH漏出率和细胞凋亡率均随剂量依赖性增加,且丙烯酰胺中低剂量组(0.01和0.1 mmol/L)MT-/-细胞LDH漏出率和凋亡率明显高于MT+/+细胞。结论 MTⅠ/ⅡI对丙烯酰胺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冯敏郭家彬黄昌袁海涛李慕赵君彭双清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星形胶质细胞丙烯酰胺
药物线粒体毒性的评价策略与方法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线粒体是药物毒性作用的重要靶标。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线粒体毒性已经成为多种药物研发失败或临床应用受限的重要因素。一些国际大型制药公司和管理机构纷纷将线粒体毒性评价作为候选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针对药物致靶器官...
郭家彬袁海涛张廷芬侯明月赵君彭双清
关键词:线粒体毒性药物发现靶器官毒性测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