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冬琴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AMPC酶
  • 2篇血细胞
  • 2篇血细胞分析
  • 2篇血细胞分析仪
  • 2篇质粒
  • 2篇内酰胺酶
  • 2篇细胞分析
  • 2篇细胞分析仪
  • 2篇广谱
  • 2篇分析仪
  • 2篇埃希菌
  • 2篇超广谱
  • 2篇大肠埃希菌
  • 2篇ESBLS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性能评价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胃蛋白酶...
  • 1篇血象

机构

  • 4篇泰州市人民医...
  • 3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泰州市第三人...
  • 1篇泰州市中医院

作者

  • 8篇艾冬琴
  • 3篇史利宁
  • 3篇王卫萍
  • 3篇张小卫
  • 3篇王锦娜
  • 3篇邵海枫
  • 1篇孙雅馨
  • 1篇张立新
  • 1篇刘玲
  • 1篇李林
  • 1篇江爱桂
  • 1篇姚兵
  • 1篇陈亚宝
  • 1篇李嘉伟
  • 1篇张庆芳
  • 1篇汪津
  • 1篇张小梅
  • 1篇韩静
  • 1篇黄颖
  • 1篇严亚惠

传媒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8
  • 3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多重感染者一例外周血象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LKR)是某些因素刺激机体造血组织引起的外周血类似白血病的改变,实验室检测可见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和(或)外周血象中出现幼稚细胞,其发病机理考虑为细胞调控机制改变所致。引起LKR的病因很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急慢性感染;②炎症;③自身免疫性疾病;④组织坏死与过敏;
韩静孙雅馨刘玲江爱桂艾冬琴黄颖
关键词:外周血象类白血病反应幼稚细胞
增加头孢吡肟、头孢吡肟-克拉维酸的双纸片试验在肠杆菌科细菌中检测ESBLs的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在产 AmpC 酶细菌中检测 ESBLs 的方法。方法临床分离对头孢西丁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和(或)中介的111株细菌用于本研究,包括47株阴沟肠杆菌、24株肺炎克雷伯菌和40株大肠埃希菌。结合三维酶抑制试验,ESBLs基因和质粒型 ampC 基因 PCR 扩增试验结果对改进法,包括 CLSI 推荐的 ESBLs 确认法中的2对纸片(推荐法)和头孢吡肟、头孢毗肟克拉维酸纸片法进行评估。结果 47株阴沟肠杆菌中,推荐法22株 ESBLs 阳性,改进法32株阳性。24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推荐法18株 ESBLs 阳性或可疑阳性,改进法11株阳性。40株大肠埃希菌中,推荐法26侏 ESBLs 阳性.改进法34株阳性。三维酶抑制试验、ESBL 和 ampC 基因的扩增试验结果证实 AmpC 酶的存在干扰了推荐法 ESBLs 的检出率。结论在 NCCLS 推荐的确认试验中增加头孢吡肟、头孢吡肟-克拉维酸纸片不仅可以提高 ESBLs 阳性检出率,而且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可以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常规敏感试验中同时检测肠杆菌科细菌的 ESBLs,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推测 AmpC 酶的存在。
邵海枫王锦娜严亚惠艾冬琴王卫萍张小卫史利宁
关键词: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纸片法
泰州市网织红细胞六项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调查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确定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各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用Sysmex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182例正常成年人作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RF)、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RF)、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RF)、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六项参数正常范围调查,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ET%:男性为0.721±0.202,女性为0.714±0.232,男女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后RET%为0.718±0.217。RET#:男性为35.51±10.34,女性为31.42±10.5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I。RF:男性为4.21±2.3,女性为4.61±2.26,合并后为4.41±2.28。LFR%:男性为95.79±2.3,女性为95.39±2.26,合并后为95.59±2.28。结论Sysmex XT-2000i血液分析仪测正常成人网织红细胞参考值范围与文献报道有所差异,各实验室应根据自己实验室仪器,确定本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
张庆芳艾冬琴陈亚宝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正常参考值
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性能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迈瑞BC-6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指标,确保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方法参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公布的评价方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6-2012标准对仪器的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可比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WBC、RBC、HGB、HCT、PLT的精密度、线性范围良好,携带污染率小,不同进样模式检测结果的偏倚均在行业标准范围内。与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结果比对,显示与XE-2100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8)。结论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分析性能良好,能较好地满足临床血细胞分析的需求。
常静秋艾冬琴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评价
大肠埃希菌中共存两种携带ampC和/或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的质粒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中,由质粒编码的ampC和/或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质粒携带方式。方法:三维实验证实产AmpC酶的42株E.coli,用E.coliC600作为接合受体菌,采用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棒酸两步淘筛法,进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的传递实验:用PCR法扩增质粒编码的ampC和ESBLs基因、三维酶实验和抗生素敏感实验对供体菌和接合子进行对比。结果:接合实验显示,有37侏供体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可传递,传递频率为10^-7~10^-5。其中23株菌仅传递了ESBLs耐药性,3株菌仅传递AmpC耐药性,11株菌传递了AmpC/ESBLs两种耐药性11株菌中,7株菌的AmpC/ESBLs耐药性携带在同一质粒上;另有4株菌各得到两种接合子,其中2株均得到携带ESBL耐药性和AmpC/ESBLs耐药性的2类接合子,2株均得到携带AmpC耐药性和ESBL耐药性的2类接合子结论:在同时表达AmpC和ESBLs两种酶的E.coli中,有些菌不能通过接合传递实验将两种耐药性分开传递,有些可分开传递。当AmpC和/或ESBLs耐药性基因在同一细菌中南2个质粒携带时,可在接合实验中得到两种不同的接合子。
邵海枫王锦娜王卫萍艾冬琴张小卫史利宁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质粒AMPC酶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胃泌素-17(G-17)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胃镜检查确诊的104例胃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4组,即胃癌组29例、萎缩性胃炎组30例、胃溃疡组24例、浅表性胃炎组21例。同时从我院体检中心选择经胃镜检查无任何异常的2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均在胃镜检查前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20℃冰箱保存。采用ELISA法检测PGⅠ、PGII、G-17。结果 (1)胃癌组和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Ⅰ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又明显低于萎缩性胃炎组;而胃溃疡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血清PGⅠ水平明显增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胃炎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PG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G-17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而萎缩性胃炎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PG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PGⅠ、G-17单独或联合检测结果作胃癌诊断的ROC分析,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0.918、0.976。(3)Logistic回归方程为P=1/[1+e-(-5.421-0.079 PGⅠ+0.845 G-17)]。诊断点P=0.1271,敏感性为0.966,特异性为0.900。结论血清PGⅠ及G-17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诊断率,对胃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林张立新艾冬琴李嘉伟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胃癌
大肠埃希菌中AmpC酶和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的发生和检测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中检测AmpC酶及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方法选择从临床分离的可疑产ESBLs和AmpC 2种酶的40株大肠埃希菌,用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耐药表型,三维酶试验检测AmpC酶和ES-BLs,PCR扩增质粒型ampC基因和ESBLs基因,肉汤交配法检测质粒型ampC基因的接合传递性。结果在三维试验中,40株菌中有39株产β-内酰胺酶,其中21株产ESBLs和AmpC 2种酶,15株单产ESBLs,3株单产AmpC酶。在PCR扩增试验中,8株扩增出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7株为C IT型,1株为DHA型;34株扩增出b laTEM、b laCTX-M、b laOXA 3型ESBLs基因中的至少1个型,未扩增出b laSHV。8株携带质粒型ampC基因的菌株,共筛选出9株接合子。结论AmpC酶已在我院的大肠埃希菌中出现,由质粒编码的AmpC酶可在细菌间传递。
王锦娜邵海枫姚兵王卫萍艾冬琴史利宁张小卫
关键词:AMPC酶ESBLS大肠埃希菌质粒
实验室常规检测在巨幼细胞贫血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常规检测在巨幼细胞贫血(M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31例MA患者、2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及35例健康者的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LDH、HBDH、Hcy进行检测,分组比较各指标间的差异,同时对MA组和MDS组间有差异的指标进行ROC分析,并对31例MA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PLT、LDH、HBDH、Hcy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A组与健康对照组的HB、PLT、MCV、RDW、LDH、HBDH、Hcy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组与MDS组PLT、MCV、LDH、HBDH、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组与MDS组的HB、R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MCV、LDH、HBDH、Hcy对MA和MDS的鉴别诊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治疗前后HB、PLT、MCV、LDH、HBDH、Hcy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LT、MCV、LDH、HBDH、Hcy可作为MA与MDS的鉴别诊断指标,同时HB、PLT、MCV、LDH、HBDH、Hcy可作为其疗效是否有效的观察指标。
张小梅汪津艾冬琴
关键词:巨幼细胞贫血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同型半胱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