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京霞

作品数:13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病理
  • 7篇癫痫
  • 6篇临床病理
  • 4篇皮质
  • 4篇畸形
  • 3篇皮质发育畸形
  • 3篇综合征
  • 3篇发育畸形
  • 3篇病理学
  • 2篇硬化症
  • 2篇外科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免疫
  • 2篇难治
  • 2篇难治性癫痫
  • 2篇脑半球
  • 2篇脑回
  • 2篇节性
  • 2篇结节
  • 2篇结节性

机构

  • 13篇清华大学玉泉...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新华医...

作者

  • 13篇胡京霞
  • 10篇周文静
  • 9篇王丹丹
  • 8篇郑重
  • 7篇桂秋萍
  • 7篇林久銮
  • 7篇王世伦
  • 5篇阮静
  • 5篇罗阳
  • 4篇石岩芳
  • 3篇韩宏彦
  • 3篇张光明
  • 3篇田宏
  • 2篇卢德宏
  • 2篇孙基栋
  • 2篇陈国强
  • 2篇左焕琮
  • 2篇郑永刚
  • 1篇柏建军
  • 1篇梁晖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第四届CAA...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asmussen脑炎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Rasmussen脑炎的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结合临床、影像、HE和免疫组化方法对6例大脑半球切除的Rasmussen脑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手术时年龄3.5~11.0岁)。结果患者均为难治性癫痫,患病时间1—4年,均有不同程度偏瘫。术后随访4个月-3年8个月,预后均良好,正规服用抗癫痫药物,均无癫痫发作。组织病理学上所有6例均可见局灶软脑膜下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脑实质淋巴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结节散在分布,5例脑实质血管周围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淋巴套袖形成,所有淋巴细胞以T淋巴细胞为主(CD3+,CD5+,CD7+),且有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为主(CD8+,GranzymeB+,CD4-),B淋巴细胞罕见(CD79a-,CD20-)。未见病毒包涵体。结论Rasmussen脑炎中淋巴细胞为细胞毒性T细胞来源,患侧大脑半球切除是治疗Rasmussen脑炎、阻止疾病进展的有效的方法。
王丹丹桂秋萍郑重罗阳阮静胡京霞林久銮王世伦石岩芳田宏张光明周文静
关键词:RASMUSSEN脑炎癫痫大脑半球切除术
难治性癫痫17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 探讨难治性癫痫病灶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分型及特点.方法 收集清华大学玉泉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172例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患者的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探讨各种类型癫痫病灶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经病理诊断,局灶皮质发育不良138例(其中FCD Ⅰ B 115例、FCDⅡA 15例、FCDⅡB 8例)、微发育不良2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4例、Rasmussen脑炎7例、瘢痕脑回16例,节细胞瘤、多小脑回畸形、血管畸形、下丘脑错构瘤及结节性硬化各1例.结论 局灶皮质发育不良为引发难治性癫痫最常见病因,其中以FCDⅠ B亚型最为多见.
孙基栋王丹丹梁晖桂秋萍韩宏彦王林胡京霞陈国强
关键词:癫痫皮质发育不良结节性硬化症
局灶皮层发育不良致难治性癫痫16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局灶皮层发育不良的临床病理学分型及特点。方法收集160例病理诊断为局灶皮层发育不良的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患者的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讨各种类型癫痫病理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局灶皮层发育不良160例,其中FCDⅠB134例、FCDⅡA16例、FCDⅡB10例。结论局灶皮层发育不良为引发难治性癫痫最常见病因,而亚型中以FCDⅠB型最为多见。免疫组化有助于FCD的诊断与分型。
王丹丹桂秋萍周文静郑重胡京霞郑永刚
关键词:癫痫
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癫痫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致痫灶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8例需行SEEG电极植入术行致痫灶切除术前评估的患者,根据颅内脑电监测结果,对可疑致痫灶进行热凝,热凝后继续监测脑电变化,必时可多次热凝。拔出电极后复查头部MRI,观察热凝后影像改变。结果18例患者毁损靶点4~16个,靶点分布于1~6根电极,热凝次数1~3次。随访期1~4个月,热凝后EngelI级患者占44.4%(8/18),EngelIII级患者占5.6%(1/18),EngelIV级50%(9/18),总体有效率(发作减少≥75%)50%(9/18)。热凝后无颅内出血、神经功能受损等并发症。结论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癫痫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柏建军林久銮王海祥张冰清宋宪成李佳阮静胡京霞周文静
关键词:癫痫SEEG射频热凝
颞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2013年
目的探讨继发于颞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癫痫的临床特点、癫痫灶定位方法、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24例因癫痫行外科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颞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结果24例肿瘤均全切除,并在颅内脑电指导下对癫痫灶进行切除,其中4例行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17例行颞叶及海马切除,3例行包括病灶的颞叶皮层切除。随访1~4年,EngleI级19例,Ⅱ级5例,病理检查均为节细胞胶质瘤WHOI级,未进行放疗,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颞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可位于颞叶的多个部位,边界不清,颅内脑电可明确癫痫灶切除范围和深度,指导对肿瘤及其周围致痫灶进行全切除,保证术后癫痫疗效。
林久銮周文静张光明田宏石岩芳胡京霞张玉琪左焕琮
关键词: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癫痫颞叶
胶质瘤组织中microRNA-200a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组织中microRNA-200a的表达及其在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63例胶质瘤及14例正常脑组织中microRNA-200a的表达水平。结果:胶质瘤组织中microRNA-200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01)。胶质瘤组织中microRNA-200a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组织学分级有关(P<0.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KPS评分、肿瘤直径等均无关(P均>0.05)。microRNA-200a高表达的胶质瘤患者死亡风险较低表达的胶质瘤患者高(P<0.001)。结论:microRNA-200a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增高,可作为评价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因素。
季玉陈李妍胡京霞张红波左焕琮
关键词:胶质瘤预后
Rasmusse综合征临床病理联系
王丹丹田宏周文静桂秋萍罗阳郑重阮静胡京霞林久銮王世伦石岩芳
先天性巨脑回畸形
2016年
目的报告1例(右侧颞顶枕叶局限性)先天性巨脑回畸形患儿的影像学和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与治疗要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与结果男性患儿,2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18个月并进行性加重,MRI以右侧颞顶枕叶皮质发育畸形为特征,手术切除右侧颞顶枕区致灶。术后组织学形态呈现灰质不均匀增厚、白质减少,皮质分层结构消失,代之以大量异常神经元和"气球"样细胞,以及白质内散在"气球"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异常神经元表达非磷酸化神经丝重链SMI-32、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2和波形蛋白或神经微丝蛋白,异常神经元和"气球"样细胞同时表达磷酸化S6核糖体蛋白(前者强于后者),但"气球"样细胞不表达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2和波形蛋白。随访1年无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发作。结论先天性巨脑回畸形为脑发育早期增殖、移行障碍所致大脑皮质发育不良,应注意与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b型和结节性硬化症相鉴别,综合临床病史、影像学和组织学特征明确诊断。
胡京霞桂秋萍周文静孙美美李杰宋欣
关键词:皮质发育畸形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学
神经皮肤黑变病合并Dandy—Walker畸形一例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总结1例经病理确诊的神经皮肤黑变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表现。方法患者女性,21岁,出生时全身即有多处皮肤大面积黑痣,因耳鸣、头痛、呕吐2个月,视力下降1个月就诊。头部MRI扫描显示后颅凹囊性占位,Dandy—Walker畸形,颈椎管内及颅内广泛脑脊膜强化并增厚。行后颅凹开颅囊肿切除术,切除标本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结果开颅后显示术野内囊肿及脑表面软脑膜均呈黑色。光镜下囊壁内见大量黑色素细胞,局灶呈瘤样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黑色素细胞呈黑色素瘤抗体HMB45、MelanA、S100、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核抗原ki-67阳性率〈1%。病理诊断:脑膜弥漫性黑色素细胞增多症。患者术后2个月死亡。结论神经皮肤黑变病主要特点为皮肤及软脑膜弥漫性或局灶性黑色素细胞增生,可合并Dandy—Walker畸形。确诊需病理活体组织检查。
王丹丹桂秋萍王世伦胡京霞郑重韩宏彦阮静林久銮周文静
关键词:黑变病神经皮肤综合征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2010年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结合临床、影像、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对6例DNT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DNT患者均以癫痫为主要临床症状,病变均位于幕上结构(颞叶3例、左顶叶2例、右额叶1例)。CT检查显示病变均呈低密度改变,MRI检查显示病灶均呈长T1长T2信号,无病变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后均未见明显强化。按DNT病理组织学分型:单纯型1例,复杂型5例。复杂型5例均伴有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少突胶质样细胞Olig2、S100表达强阳性,少部分表达神经元核抗原(NeuN)、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nestin;神经元成分呈NeuN和Map2强阳性表达,CD34阳性表达仅见血管内皮细胞。结论 DNT是一种良性病变,需结合临床、影像、病理学特征进行诊断,免疫组化方法有助于确诊。
孙基栋王丹丹郑永刚郑重胡京霞韩宏彦王世伦陈国强
关键词:肿瘤病理学免疫组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