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强 作品数:17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vpr基因沉默后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RNA干扰HIV-1vpr基因的表达后观察凋亡相关蛋白c-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IAP)2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各组Jurkat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将空载体(NC组)、HIV-1 vpr质粒(vpr组)、vpr+磷酸化RNAT-U6.1/Neo-vpr-56质粒(Si56组)、vpr+磷酸化RNAT-U6.1/Neo-vpr-160质粒(Si160组)分别转染Jurkat细胞并培养48 h,分别进行总RNA、蛋白提取,利用实时PCR检测vpr基因的表达,证实质粒转染成功,以实时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人类内源性抗凋亡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2 c-IAP2)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Jurkat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vpr组、Si56组、Si160组均可检测到vpr基因的表达,与vpr组比较,Si56组、Si160组HIV-1vpr基因表达的mRNA水平均出现明显降低,分别下降82.2%、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C组比较,vpr组、Si56组及Si160组c-IAP2基因表达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NC组的3.75、2.49、2.65倍;但Si56组、Si160组c-IAP2基因表达的mRNA水平均低于vpr组,分别下降33.7%和29.5%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c-IAP2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结果一致,其中Si56组、Si160组c-IAP2蛋白表达水平比vpr组分别下降42.2%和46.8% (均P〈0.05)。NC组、vpr组、Si56组和Si160组均可检测到Jurkat细胞凋亡,与NC组比较,vpr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为NC组的1.76倍,而Si56组和Si160组细胞凋亡率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vpr组比较,Si56组和Si160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分别为19.26%和18.05%(P〈0.05)。结论通过沉默HIV-1vpr基因可下调Jurkat细胞c-IAP2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抑制Jurkat细胞的凋亡。 许振宇 何艳 周泉 黄娜 肖新强 郑煜煌关键词:HIV-1 细胞凋亡 C-IAP2 PD-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P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上程序性死TL=受体-1(PD-1)表达和PD-1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传染科门诊就诊144例CHB患者和18名健康献血员,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BMCs表面表达PD-1的细胞比例,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HB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载量;亚硫酸氢钠处理PBMCs细胞DNA,PCR扩增PD-1启动子基因片段,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挑克隆测序,检测扩增的PD-1启动子片段甲基化状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10.8%±4.4%)比较,CHB患者PBMCs上PD-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CHB患者中,PBMCs上PD-1表达在HBeAg阳性患者(27.1%±18.4%)中显著高于HBeAg阴性患者(19.6%±15.6%),PD-1表达水平与HBV-DNA和AIJ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D-1启动子上多个CpG点(-601、-553、-538、-483、-463、-317bp)甲基化程度与PD-1在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D-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可能影响CHB患者PBMCs上PD-1表达。 张旻 肖新强 刘素芳 梁云生 彭米林 许允 龚国忠关键词:转录启动子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甲基化抑制剂5-杂氮胞苷对T淋巴细胞株程序性死亡受体-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及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以T淋巴细胞株Molt-4细胞为模型,探讨甲基化抑制剂5-杂氮胞苷(5-azacytidine,5-Zac)对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PD-1)基因启动子的去甲基化作用及其诱导的PD-1基因表达的改变,并进一步研究去甲基化作用与PD-1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的5-Zac分组(0μmol/L组、5μmol/L组、10μmol/L组)作用于体外培养的Molt-4细胞72 h,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表面表达PD-1的Molt-4细胞比例和细胞凋亡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5-Zac作用后PD-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亚硫酸氢钠处理各组Molt-4细胞DNA,PCR扩增PD-1启动子基因片段,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挑克隆测序,检测扩增的PD-1启动子片段甲基化状态。结果:0μmol/L组、5μmol/L组、10μmol/L组的5-Zac作用于Molt-4细胞72 h后,PD-1在细胞表面的表达率分别为(1.13±0.01)%,(18.96±1.87)%和(63.09±6.25)%,并呈现浓度依赖性;PD-1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与0μmol/L组相比,5μmol/L组、10μmol/L组5-Zac处理72 h后Molt-4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0μmol/L组、5μmol/L组、10μmol/L组凋亡率分别为(1.9±0.06)%,(8.98±1.36)%和(24.5±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3组DNA亚硫酸氢钠测序结果表明:加入甲基化抑制剂5-Zac处理后,PD-1启动子上-601 bp和-553 bp CpG点去甲基化程度明显增高。结论:甲基化抑制剂5-Zac可导致体外培养的T淋巴细胞系Molt-4细胞表面PD-1 mRNA表达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增高,这种增高可能与PD-1基因启动子区域出现的去甲基化有关。 张旻 肖新强 梁云生 彭敏源 蒋永芳 许允 龚国忠关键词:程序性死亡受体-1 去甲基化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Toll样受体3与4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48周及停药后随访至72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PD)-1、Toll样受体(TLR)3、TLR4表达率的变化,探讨PBMC表面PD-1、TLR3、TLR4是否参与了宿主抗HCV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过程,及其与持续病毒学应答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23例及正常人10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接受48周Peg—IFNα-2a(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口服(15μ·kg-1·d。)抗病毒治疗。分别在0、4、12、24、48、72周时,检测患者血清中ALT、HCVRNA变化;分离患者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点患者和正常人PBMC表面PD-1、TLR3、TLR4的表达率,分析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与非SVR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和差异。多组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onewayANOVA模块进行t检验;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f检验。结果丙型肝炎患者基线时与正常人PBMC表面PD-1、TLR4、PDl/TLR4表达率分别为:45.44%±7.32%、57.74%士15.45%、35.42%±7.97%与16.82%±4.13%、21.09%±2.89%、14.12%±2.89%,丙型肝炎患者基线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4.675,5.148,2.549,尸值均〈0.05)。正常人TLR3及PDl/TLR3表达率较丙型肝炎患者基线水平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上PD-1及TLR4表达率逐渐下降,TLR3表达率逐渐升高;且SVR患者PBMC上PD-1和TLR3表达率的变化与非SVR患者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上PD-1、TLR4、PDl/TLR4高表达,初治患者用Peg-IFNα-2a治疗可以使这些指标表达下降,TLR3的表达率升高;PBMC表面PD-1和TLR3的表达可能与患者出现SVR密切相关。 张曼 蒋永芳 肖新强 刘素芳 彭米林 刘丹 龚国忠关键词:肝炎 丙型 慢性 干扰素类 程序性死亡受体-1 TOLL样受体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下调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 2012年 目的萤虫素酶探讨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HCVNS5A)对抑癌基因PTEN表达的影响。方法表达HCVNS5A的质粒(pCNS5A)转染QSG-7701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HCVNS5A蛋白的表达。构建PTEN启动子驱动的萤虫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PTEN-Luc,并与pCNS5A共转染QSG-7701细胞,萤虫素酶实验检测HCVNS5A对PTEN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析分别观察HCVNS5A对PTENmRNA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转染pCNS5A的QSG-7701细胞胞浆中可见HCVNS5A蛋白表达。PTEN-Luc与不同剂量的pCNS5A质粒共转染QSG-7701细胞,HCVNS5A表达组的PTEN-Luc相对活性下降,且转染HCVNS5A质粒的剂量越大,PTEN-Luc的相对活性越低。转染pCNS5A的QSG-7701细胞内PTEN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较对照组下降,且随着HCVNS5A质粒剂量增大,PTENmRNA和PTEN蛋白表达下降更明显。结论 HCVNS5A通过抑制PTEN启动子的活性而抑制PTEN基因的转录和PTEN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HCV所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之一。 成镀 蒋永芳 肖新强 龚国忠关键词:肝炎病毒 丙型 非结构蛋白5A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长期抗HBV治疗患者中促进HBsAg阴转的作用和机制探讨 2019年 目的研究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CD4^+T细胞、CD8^+T细胞、P47^phox在抗病毒治疗后获得HBsAg清除及未获得HBsAg清除的2种人群外周血中的频率和表达情况,探讨MDSCs在肝炎慢性化及HBsAg清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筛选2007年7月—2008年7月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80例予以抗HBV药物[恩替卡韦(博路定)]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CHB组中12例及1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MDSCs、CD4^+T细胞、CD8^+T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总数的比例(即MDSCs、CD4^+T细胞、CD8^+T细胞频率)。追踪CHB组患者,排除治疗过程中死亡、失访等患者,72例患者成功随访8年。检测抗病毒治疗8年后8例HBsAg转阴[HBsAg(-)组]与64例未转阴[HBsAg(+)组]患者PBMCs中MDSCs、CD4^+T细胞、CD8^+T细胞频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47phox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前CHB患者PBMCs中MDSCs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而PBMCs中CD4^+T细胞、CD8^+T细胞频率与健康对照者无显著差异(P均>0.05)。抗病毒治疗后CHB患者中HBsAg(-)组PBMCs中MDSCs频率低于HBsAg(+)组,CD4^+T细胞及CD8^+T细胞频率显著高于HBsAg(+)组(P均<0.05)。抗病毒治疗后HBsAg(+)组外周血中P47pho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HBsAg(-)组(P<0.05)。结论CHB患者对T细胞耐受可能与MDSCs抑制T细胞应答有关。MDSCs可能通过活性氧途径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减少HBsAg清除。 田玉球 王冰清 袁婷 肖新强 李伟 蒋永芳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髓源性抑制细胞 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观察二种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商品名:思美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A组(38例)采用腺苷蛋氨酸(1 000 mg/d),B组(38例)应用腺苷蛋氨酸(2 000 mg/d)治疗,重症患者二组均辅以其他护肝及输注白蛋白、血浆、人工肝等支持对症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在ALT、AST、TBil、DBil、TBA、ALP、GGT、PT等指标上均有所改善,大剂量组ALT、AST及TBil在降低百分率上与小剂量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比小剂量在黄疸的消退上更加有效,安全可靠,为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理想选择。 张永红 肖新强 王文龙 雷建华 唐晓鹏关键词:腺苷蛋氨酸 病毒性肝炎 疗效 肝脂肪酸结合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机制 <正>目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被认为是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其中乙肝病毒x蛋白(HBx)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前期的研究表明肝脂肪变性是肝细胞癌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HBx可诱导肝脂肪变性。而肝脏脂肪酸结... 潘亚杰 肖新强 陈军文献传递 HCV非结构蛋白5A对HIV长末端重复序列影响的初步探讨 2014年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对HIV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影响,从而为HCV对HIV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构建的LTR启动子驱动的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表达质粒(pGL3-LTR-Luc)和含HCV NS5A基因的表达质粒pCNS5A共转染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Western Blot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V NS5A蛋白及mRNA的表达;本实验分三组,将质粒pGL3-LTR-Luc(空白组)、质粒pRc/CMV+pGL3-LTR-Luc(对照组)、质粒pCNS5A+pGL3-LTR-Luc(实验组)分别转染Huh7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采用Luc活性检测LTR的活性,以观察HCV NS5A对LTR的调控影响。所得荧光活性值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Levene's方差齐性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行LSD-t检验。结果转染pcNS5A质粒的Huh7细胞质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CV NS5A mRNA及蛋白在细胞中获得表达。方差分析结果提示LTR荧光活性在三组间有明显的差异(F=7.876,P=0.002),进一步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提示共转染质粒pcNS5A+pGL3-LTR-Luc组的Huh7细胞中Luc相对活性(22 476±4471)明显高于单转染pGL3-LTR-Luc组(15 887±3039,P=0.002)及共转染质粒pRc/CMV+pGL3-LTR-Luc组(16 321±4162,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表达HCV NS5A的质粒pCNS5A成功转染至Huh7细胞;HCV NS5A蛋白能激活HIV LTR,提示HCV NS5A可能为HCV促进HIV复制的分子机制之一。 彭米林 肖新强 蒋永芳 田沂 许允 张旻 王文龙 彭锋 龚国忠关键词:肝炎病毒属 HIV 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 5-杂氮胞苷诱导人淋巴细胞系Molt4细胞PD-1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及PD-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以T淋巴细胞株Molt-4细胞为模型,探讨甲基化抑制剂5-杂氮胞苷(5-Zac)对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基因肩动子的去甲基化作用及其诱导的PD-1基因表达的改变,并进一步研究去甲基化作用与PD-1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5-Zac(0、5、10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Molt-4细胞72 h,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表面表达PD-1的Molt-4细胞比例和细胞凋亡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Zac作用后PD-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亚硫酸氧钠处理各组Molt-4细胞DNA,PCR扩增与转录因子Brn-2结合的PD-1启动子基因片段,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挑克隆测序,检测扩增的PD-1启动子片段甲基化状态.结果 0、5、10μmol/L的5-Zac作用于Molt-4细胞72 h后,PD-1在细胞表面的表达率分别为1.13%4±0.01%、18.96%±1.87%、63.09%±6.25%,并呈现浓度依赖性(P〈0.05);PD-1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组相比,5-Zac处理72 h后Molt-4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3组凋亡率分别为1.9%4±0.06%、8.98%4±1.36%、24.5%4±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DNA亚硫酸氢钠测序结果表明,5-Zac处理后,与转录因子Bin-2结合位置的CG点明显受到去基化影响,其去甲基化概率与周围其他CG点去甲基化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化抑制剂5-Zac可导致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系Molt-4细胞表面PD-1表达显著增加,PD-1基因mRNA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率增高;PD-1基因活化和表达的增加可能与5-Zac降低PD-1基因启动子上与转录因子Bin-2结合位置的CG点甲基化水平,从而促进Brn-2与基因启动子结合,使转录表达增加有关. 张旻 肖新强 梁云生 彭敏源 蒋永芳 龚国忠关键词:去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