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雄文

作品数:16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反演
  • 4篇地震勘探
  • 4篇勘探
  • 3篇地震
  • 3篇压缩感知
  • 3篇分辨率
  • 3篇感知
  • 3篇波场
  • 2篇叠前
  • 2篇数据空间
  • 2篇数据域
  • 2篇随机采样
  • 2篇偏移成像
  • 2篇反演成像
  • 2篇高分辨率
  • 2篇采样
  • 2篇成像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反演
  • 1篇地震观测

机构

  • 16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6篇王雄文
  • 15篇王华忠
  • 8篇胡江涛
  • 5篇李辉
  • 5篇冯波
  • 4篇刘少勇
  • 2篇周阳
  • 1篇郑小鹏
  • 1篇王西文
  • 1篇蔡杰雄
  • 1篇徐兆涛
  • 1篇冯波
  • 1篇刘守伟
  • 1篇张兵
  • 1篇辛可峰

传媒

  • 4篇石油物探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Applie...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 1篇SPG/SE...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随机采样的地震观测系统定量评价方法
的观测系统可以使野外采集成本与采集数据质量达到最佳平衡,同时,优化的观测系统设计也是为后续地震数据处理和反演成像准备高质量数据的必要环节.目前,已有很多关于评价设计优化观测系统的方法研究,但是,大多数仅限于定性分析,并没...
杜娟王华忠王雄文
关键词:地震勘探随机采样功率谱
叠前地震数据特征波场分解、偏移成像与层析反演被引量:18
2015年
本文提出了一套叠前地震数据稀疏表达(特征波场合成)、深度偏移成像和层析成像的处理流程.不同于传统的变换域中的数据稀疏表达理论,本文利用局部平面波的传播方向(慢度矢量),在中心炮检点处同时进行波束合成,从而将地震数据投影到局部平面波域(高维空间)中.由于波束合成后的地震数据描述了局部平面波的方向特征,因此称之为特征波场.然而波束合成算法需要估计局部平面波的慢度矢量.当地震数据受噪声干扰时,难以在常规τ-p谱中自动估计局部平面波的射线参数(慢度矢量).本文提出了基于反演理论的特征波场合成方法,可以同时反演局部平面波及其传播方向,从而提高特征波合成的自动化程度并保持方法的稳健性.通过特征波场合成,可以将地震数据分解为单独的震相(波形).这样的数据可以直接用来成像及反演.在局部平面波域中,由于局部平面波的入射与出射射线参数已知,传统的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PSDM)和高斯束/控制束PSDM可以实现从"沿等时面的画弧"到"向反射点(段)的直接投影"的转变,叠前偏移的效率以及成像质量可以同时提高.此外,特征波场与地下反射点(段)的一对一映射关系使得叠前深度偏移与层析成像融为一体,可以极大地提高速度反演的效率.数值试验证明了特征波场合成、叠前深度成像以及层析反演的有效性.
王华忠冯波刘少勇胡江涛王雄文李辉
拉东谱约束的射线束形成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射线束在地震道集或地震剖面上对应一段线性同相轴,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处理中,但传统的射线束形成方法存在泄漏噪声和分辨率低的问题,无法满足高精度处理的需要。根据局部平面波传播的表达式,利用最小二乘反演方法形成射线束能够提高射线束的分辨率,加入拉东谱能量约束能够有效解决噪声泄漏的问题,形成高质量的射线束,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取局部线性信号,用于形成局部平面波、压制线性噪声或随机噪声等等。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测试结果表明,应用拉东谱约束的射线束形成方法能够得到高精度的射线束数据,并且能有效压制面波。
胡江涛王华忠王雄文
关键词:面波压制
油气地震勘探中的叠前地震成像方法技术
王华忠辛可峰徐兆涛刘守伟冯波蔡杰雄王雄文刘少勇张兵胡江涛
油气地震勘探领域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是通过叠前地震成像方法技术获取地下地质体的沉积和构造模式以及进一步地基于此评估地质体的含油气性信息.《油气地震勘探中的叠前地震成像方法技术》这一综合性研究成果是已故马在田院士和本想成果的...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勘探软件系统
各种速度分析与反演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速度估计与建模是勘探地震学的核心技术。速度估计问题是一个标准的反演问题。原则上,反演问题应该在贝叶斯框架下进行,但是石油工业界根据生产实际形成了一套速度分析与建模的技术系列。针对目前速度估计与速度建模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试图把各种速度估计方法都纳入贝叶斯估计框架下进行审视。该框架的基本逻辑是建立2种目标泛函:成像空间中的相关最佳泛函(或聚焦最佳泛函)和数据空间中的逼近误差的方差最小泛函。在此目标泛函的基础上,利用梯度导引类的优化算法或Monte Carlo类的全局寻优算法,甚至扫描(枚举)算法实现各种尺度下的速度估计及模型建立。在上述理论框架下,系统地分析目前典型方法技术的共同特征,可以指出新的速度估计方法的发展方向。
王华忠冯波李辉王雄文胡江涛
地震波反演的基本问题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Bayes理论框架下的地震波全波形反演是油气勘探中的导引性技术,其基本思想在去噪音、反褶积、地震数据规则化、一维波阻抗反演、AVA(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叠前偏移成像、速度分析及层析成像中占据核心位置。但由于观测数据与反演模型参数之间的高度非线性性,导致在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中地震波全波形反演(FWI)的难度增大。据此,首先从概率论的观点说明了地震波反演的本质,指出在假设观测噪音为高斯白噪的情况下,Bayes估计可以在最小二乘意义下实现;接着分析了数据空间向参数空间映射的数学物理含义,指出映射的非线性性强弱取决于数据和模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更准确地说取决于介质模型的复杂性和描述地震波物理传播过程的正算子的复杂性;最后在分析陆上和海上地震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地震波反演走向实用化的策略。通过以上分析,提出:①速度场的反演是利用特征波场的反演(CWI),而不是全波形的反演;②合理地增加波场的相位信息在泛函中所占的比例;③尽量充分考虑初始模型的先验信息。只有满足以上3个条件,才能使地震波全波形反演逐步走向实用化。
王华忠王雄文王西文
关键词:正则化
特征波反演成像理论框架被引量:14
2017年
地震波反演成像的核心问题是将解一个非线性(较)强的反问题转化为提一个更凸的反问题并进行求解。存在强非线性性的主要原因是实测数据与要反演的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远非线性,其次是由于包含模型参数的控制方程不能很好地预测实际数据。因此,提出了特征波反演(characteristic wave inversion,CWI)成像的理论框架,基本思想是:不追求对实测波场全部波现象的模拟,而是模拟其中的部分特征波场;不一定追求波形逼近,但要尽可能利用到达时(相位)的逼近。相对于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特征波反演由四个基本步骤组成:1特征波场(characteristic wave field,CWF)的提取;2波动理论的透射波层析成像;3波动理论的一次反射波层析成像;4最小二乘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特征波场提取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包含三重含义:1波现象的分解(譬如,矢量波分解成标量波以及一次波和多次波分解);2时空局部的、单震相的、带方向的带限波场的分解;3同相轴上地震子波的分解(譬如,提取子波的达到时、相位等)。特征波场提取基于压缩感知的框架进行,其它三个线性化的参数反演环节,首先考虑的是针对地下介质参数层状分布时的反射波反演成像,然后再考虑针对散射和绕射波的反演成像。数据域特征波反演在估计低波数速度信息时仅依赖同相轴上子波的到达时或/和相位信息,需尽量排除振幅对到达时和相位估计的影响。像域中的背景速度反演仅适宜基于到达时的反演,基于像的幅值的反演在理论上是不合理的。高波数参数估计时,首先进行方位角度反射系数的估计,在此基础上进行散射强度的估计。CWI技术系列是推进经典FWI走向实用化的正确途径,初步数值试验结果证明了上述判断。
王华忠冯波王雄文胡江涛刘少勇李辉周阳
关键词:反演成像
L0范数约束下的高分辨率线性Radon变换
Radon变换(LRT)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用来描述线性信号的有力工具.但根据不确定性原理,LRT的结果不可能同时在空间域和τ-p域都达到很高的分辨率.由于地震数据中的有效信号经常是局部线性而非全局线性的,因此对地震数据做L...
王雄文王华忠
关键词: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压缩感知分辨率
最小二乘意义下频率波数域数据重建
地震数据的不规则以及空间采样率的不足,对后续的数据处理,尤其是偏移成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成像振幅的畸变。本文提出,在反演框架下,首先建立合成出的非规则采样数据与实测非规则采样数据之间的误差范函,合成的规则数据由待求的...
郑小鹏王华忠王雄文
文献传递
频率分组编码混叠源数据叠前成像
地震数据编码混叠后进行叠前偏移能够极大地提高波动方程炮域叠前偏移成像的效率,但地震数据编码混叠后进行炮集的相关成像会在偏移结果中引入交叉项,这些交叉项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偏移结果的质量。本文首先提出了针对所有频率的数据编码混...
胡江涛王雄文王华忠
关键词:叠前偏移成像交叉项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