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丹丹

作品数:1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主题

  • 6篇英语
  • 6篇翻译
  • 3篇译者
  • 3篇语言
  • 3篇教学
  • 2篇英语听力
  • 2篇听力
  • 2篇纯语言
  • 1篇道德经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空间
  • 1篇对句
  • 1篇对决
  • 1篇信达雅
  • 1篇学科
  • 1篇学科竞赛
  • 1篇易卜生
  • 1篇意象
  • 1篇意象再现
  • 1篇意志

机构

  • 17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长治学院

作者

  • 17篇潘丹丹
  • 3篇徐志强
  • 1篇徐宏亮
  • 1篇赵联斌
  • 1篇赵文慧
  • 1篇王卓

传媒

  • 2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山西农经
  • 1篇文教资料
  • 1篇浙江树人大学...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荆楚理工学院...
  • 1篇蚌埠学院学报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咱们死人醒来时》的地理空间建构及追寻主题的表达被引量:1
2017年
戏剧《咱们死人醒来时》的舞台幕景由山下海滨浴场、高山疗养区和疗养区所在的高山谷地三重地理空间组成。三重地理空间的地势由海平面到高山顶峰不断上升,其中的景物描写从静到动再到动静结合,随着地势的上升和周围景物的变化,人物的精神状态也随地势从病态到修复再到蜕变的变化,戏剧的追求主题得到表达。鲁贝克和爱吕尼走向高山既是对地势高处的追求,也是对精神高处的追求。他们不仅实现了精神层面的爱情理想,而且,在一个没有尘世污垢的高山上,艺术和生活不再是对立关系,而是达到新的平衡点,他们在新的平衡状态中重新认识了生活和艺术的关系,找回了各自迷失的灵魂和自然本性。地理空间建构和易卜生的"高处"情怀相关。
潘丹丹
关键词:地理空间易卜生
个人意志与上帝力量:“陌生人”形象新解
2017年
易卜生长诗《在高原》中的"陌生人",他的身份是上帝遣来的。随着"年轻人"内心矛盾的激化,上帝从隐身为自然界的"光",到显现为"陌生人"的身影。"年轻人"相信"陌生人"的引导,他才克服了感情的磨难,最终坚定了自己"在高处"生活的决心。而"陌生人"带领"年轻人"找到的是自己心中的上帝。从本质上说"陌生人"是"年轻人"自我意志和上帝力量的统一,他具有神性,永恒存在,全知全能,将"年轻人"从尘世的痛苦中解脱。"陌生人"是诗人易卜生有意创造的神秘形象,体现了他在面临种种社会问题时对宗教的一种深刻认识。
潘丹丹
关键词:个人意志
拉斯韦尔5W模型下《道德经》的翻译传播被引量:1
2018年
以拉斯韦尔5W模型分析《道德经》翻译传播发现:传播主体需彰显主体意识,具有自己的见解和选择,对传播的内容和目的具有自觉性;传播内容需精心选择,老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找到依据,为消除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且融合共存提供交流机会;传播媒介是《道德经》走出国门并"俘获"国外受众的渠道,是连接传播者与受众的纽带;受众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没有受众的传播是不成功的传播,而传播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受到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两者关系的制约;翻译传播的效果是传播模型的最后环节,具有意识形态性和文化不等值性等特点。
潘丹丹
关键词:《道德经》优秀传统文化
解读佛经翻译中“信、达、雅”之源
2012年
我国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发端于佛经翻译。自有翻译活动以来,翻译方法和技巧也受到后人不断探索和研究。研究佛经翻译理论,研究其源头及发展过程,研究其对后来翻译理论的影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翻译理论,从而对我国翻译实践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潘丹丹徐宏亮
关键词:佛经翻译信达雅
“橘”与“枳”:译者的纯语言
2014年
朱纯深借助中国传统智慧,把翻译的本质简言为"橘逾淮而为枳",翻译现象中原文到译文的变化可以说是橘到枳的变化。本雅明认为译者通过翻译,使译文与原文的语言碎片互补彰显上帝的纯语言。不同的译者在实现橘到枳变化的过程中,展现不同的翻译方法,采用不同的翻译风格。
潘丹丹赵联斌
关键词:纯语言翻译
理论与实践:译者的纯语言——以许渊冲《唐诗三百首》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许渊冲对诗歌的贡献不仅在于翻译理论,也在于他的翻译实践。根据本雅明对翻译中纯语言的论述,即上帝的语言是纯粹的,人类的语言因带有偏见,是不纯粹的为依据,再次探索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以许渊冲唐诗三百首中《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为例,肯定许渊冲的翻译硕果,同时兼顾翻译理论发展与翻译实践的译者的影响力。
潘丹丹
关键词:纯语言
农业英语翻译初探被引量:4
2017年
有鉴于此,负责农业英语翻译工作的人士应当熟知农、林、牧、渔等诸多专业知识。农业英语翻译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农业领域的专业术语如何进行翻译。由于农业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类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也在逐渐提升。农业英语翻译不但要求翻译者能够有非常强的中、英文语言素质,而且还需具备非常多的农业专业知识。翻译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之中能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剖析了农业英语的主要特征,并着重阐述了提高文体翻译质量的策略、提高词汇翻译质量的策略、提高语句翻译质量的策略等提升农业英语翻译质量的策略。
潘丹丹
关键词:翻译
学科竞赛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培育路径探析——以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学科竞赛与专业教学结合能解决一些大学生就业社会经验不足、实践能力低等问题。当前部分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存在模式统一、过于注重专业教学、职业素质培育合力不足等问题,通过专业理论指导与职业规划相结合、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健全学科竞赛保障机制等路径促进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潘丹丹
关键词:学科竞赛专业教学
基于FrameNet的英语词汇语义分析及对句法表征的影响研究
2016年
FrameNet(框架网络)是一个基于语料库的在线英语词汇知识库和计算机词典编纂项目。针对英汉词汇不对等引发的理解偏差和结构不当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尝试使用FrameNet进行语义分解,论证FrameNet能够有效辨析词汇语义差异,并从词汇语义选择限制角度解释句法表征差异。通过FrameNet来抽取词汇语义和句法信息的思路,如果能应用到教学中去,会对英语基础教学有很大的启发。
徐志强潘丹丹
关键词:框架网络语义配价
技能和能力融合模式下英语听力体系建构
2016年
以内容为依托(CBI)的英语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根据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基于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理念,建构技能和能力相结合的英语听力教材内容,并就所建构教学模式下的听力教学进行反思。
潘丹丹
关键词:CBI教学听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