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金铭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小麦
  • 3篇冬小麦
  • 3篇早熟
  • 3篇高产
  • 2篇育种
  • 2篇植株
  • 2篇冀中南
  • 1篇新品系
  • 1篇性状
  • 1篇选育
  • 1篇叶表皮
  • 1篇优质冬小麦
  • 1篇育种模式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早熟高产
  • 1篇早熟小麦
  • 1篇早熟性
  • 1篇植株生长
  • 1篇植株生长发育

机构

  • 8篇河北省农林科...

作者

  • 8篇武金铭
  • 4篇刘洪岭
  • 1篇庞春明
  • 1篇李杏普
  • 1篇蒋春志
  • 1篇赵瑞祥
  • 1篇路香彩
  • 1篇高义昌
  • 1篇黎建华
  • 1篇石秀玉
  • 1篇范和君
  • 1篇蔡文霞
  • 1篇陈淑琴

传媒

  • 3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河北农业科技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3
  • 2篇1991
  • 1篇198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1995年
对三个不同熟期的小麦推广种进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推迟播期相对增强品种抗寒力,分蘖减少,成穗率增加,株高降低,剑叶面积扩大,生育期缩短,收获期拖后,单株产量因素欠佳,单穗粒数增多,穗重叶比逐次下跌等。早熟种相比对播期反应不敏感,通常穗子匀称,功能叶穗粒数变幅小,适时晚播穗粒/叶(cm^2)为品种的最高值,穗重/叶(cm^2)大于同期种植的其它品种,较适宜晚播。依种植时间早与迟选用不同熟期的品种。
武金铭
关键词:冬小麦相关系数播种期性状
小麦花粉植株时表皮组织细胞的变异
1989年
研究了经花药培养诱导出来的402个当代花粉植株和加倍后新生的茎蘖叶表皮组织细胞的变异状况.首次发现,倍性不同,其叶表皮组织细胞结构、形状、大小不一样.同时,混倍体植株叶表皮组织不同倍性细胞呈现嵌合现象,并沿叶脉成带状变化.明确了气孔密度、保卫细胞大小与倍数有密切关系.叶表皮组织细胞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类型的重要原因是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同.这就为辨别植物倍性和预测结实情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简便精确的方法.
武金铭蔡文霞
关键词:花粉植株染色体
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系冀885—443
1993年
冀885—443小麦是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于1983年用远早1号(763863/武大穗)作母本、冀83观44( 偃大72—629/77—5132)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1988年出圃,编号为885—443。一、主要特征特性冀885-443属半冬性早熟品种。幼苗生长茁壮,墩实.
武金铭李亚军
关键词:小麦早熟性
高产、稳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冀麦5418
刘洪岭黎建华陈淑琴武金铭范和君路香彩石秀玉赵瑞祥高义昌
品种是根据基因分离、重组和生物遗传变异的原理,把冬春、远缘等多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材料,通过多次组配、选择、创新而育成的。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分蘖中等,大蘖多,高位小分蘖少,主茎优势不明显,与主要分蘖趋于同步发育,幼穗...
关键词:
关键词:冬小麦选育
试议冀中南冬小麦早熟高产育种思路和举措
1993年
小麦早熟高产品种对于间作回茬增加复种指数,实现夏秋粮均衡增产提高全年总产量具有很大意义,是农业生产上所急需的,颇受重视。冀中南目前应用的品种多在6月中旬成熟,属中、晚熟品种,早熟种继津丰1号后还未出现过硬的高产品种,影响生产发展。为此。
武金铭李亚军
关键词:冬小麦育种
冀84—5418小麦及高产栽培技术
1991年
冀84—5418是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育成的综合抗性强、可塑性大、优质、高产、稳产、早熟的冬小麦新品种。它不仅适应于河北省中南部,而且在整个黄淮麦区具有较广泛的适应能力。1988年8月和1989年8月分别由河南、河北两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认定、预审。1989年和1990年,先后被农业部和国家科委列为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推广面积发展较快,1989年收获面积20万亩,1990年发展到300多万亩,1991年达1000万亩以上。
刘洪岭武金铭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
矮杆基因对春小麦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子粒产量的间接作用被引量:7
1998年
利用以春小麦品种AprilBearded为背景的含有不同矮秆基因Rht1、Rht2、Rht3、Rht1+Rht2和Rht2+Rht3的5个近等基因系,研究了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Rht1半矮秆基因显著缩短了小麦植株生长发育进程,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加大了旗叶面积和倒二叶面积,提高了单株成穗率,减少了无效分蘖;Rht2半矮秆基因显著增大了倒二叶面积,提高了单株成穗率和穗长,减少了无效分蘖;Rht3矮秆基因显著加大了旗叶面积,但对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单株成穗和穗长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Rht1+Rht2基因结合没有突出的优势存在:Rht2和Rht3基因结合对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性状的作用均为负向最大;上述3种矮秆基因及其不同的结合形式均有显著的使茎秆矮化的作用。因此认为Rht1半矮秆基因在小麦育种中利用价值较大,Rht3矮秆基因利用价值则较小。
李杏普庞春明蒋春志武金铭刘洪岭
关键词:春小麦矮秆基因半矮秆基因子粒产量
冀中南高产稳产早熟小麦育种模式的探讨——冀84-5418丰产性稳产性分析被引量:2
1991年
作者试拟了冀中南小麦高产品种选育模式,以此为模板选育出冀84-5418小麦品种.通过对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的分析,表明冀84-5418不仅是多种优异性状的集合体,而且是穗分化早、发育协调、具有较高自身调节能力和潜在生产力的重组生物型.一般稳产400~550公斤/亩.
武金铭刘洪岭
关键词:育种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