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岭
-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金穗种业开发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高产、稳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冀麦5418
- 刘洪岭黎建华陈淑琴武金铭范和君路香彩石秀玉赵瑞祥高义昌
- 品种是根据基因分离、重组和生物遗传变异的原理,把冬春、远缘等多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材料,通过多次组配、选择、创新而育成的。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分蘖中等,大蘖多,高位小分蘖少,主茎优势不明显,与主要分蘖趋于同步发育,幼穗...
- 关键词:
- 关键词:冬小麦选育
- 不同矮秆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3
- 1998年
- 利用以冬麦品种Maris Huntsman为背景的含有不同矮秆基因Rht1、Rht2和Rht3及其不同结合形式的6个近等基因系,研究了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农艺性状的作用。结果表明:Rht1半矮秆基因显著提高了单株穗数、粒数和粒重、地上部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倒二叶面积;Rht2半矮秆基因显著提高了单株(或单穗)粒数和粒重、经济系数和倒二叶面积,显著降低了千粒重;Rht3矮秆基因对单株粒数、地上部生物产量均有负向作用,显著提高了经济系数;Rht1+Rht2显著提高了经济系数;Rht2+Rht3对产量构成因子、地上部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均有负向作用;以上5种矮秆基因型均有显著的降秆作用,但对旗叶面积、穗长、每穗小穗数无影响。
- 李杏普蒋春志刘洪岭
- 关键词:冬小麦矮秆基因半矮秆基因农艺性状育种
- 河北省小麦育成种系谱分析被引量:4
- 1994年
- 通过系统归类分析证明,河北省主要小麦育成种的血统来自三大系统:(1)洛夫林10号;(2)胜利麦/燕大1817:(3)蚂蚱麦/碧玉麦。其次矮源主要来自农林10号和赤小麦血统。
- 李兴普刘洪岭
- 关键词:小麦系谱分析亲本组合
- Rht_1,Rht_2和Rht_3基因对春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 1995年
- 利用小麦矮秆基因Rht1,Rht2,和Rht3的不同形式(单个基因或组合)的春小麦近等基因系(以春小麦品种cv,AprilBearded为背景,回交转育而成),研究了在半旱薄地上Rht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为,Rht1和Rht2基因型的产量因子显著大于Rht3,Rht2+Rht3和Rht1+Rht2基因型;Rht3矮秆基因显著降低了倒二叶长度和明显加宽了旗叶倒二叶的宽度;Rht2基因明显提高了经济系数;降秆能力:Rht2+Rht3>Rht3>Rht1+Rht2>Rht1或Rht2,地上部生物产量与之相反。
- 李兴普蒋春志刘洪岭
- 关键词:春小麦矮秆基因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
- 冀中南高产稳产早熟小麦育种模式的探讨——冀84-5418丰产性稳产性分析被引量:2
- 1991年
- 作者试拟了冀中南小麦高产品种选育模式,以此为模板选育出冀84-5418小麦品种.通过对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的分析,表明冀84-5418不仅是多种优异性状的集合体,而且是穗分化早、发育协调、具有较高自身调节能力和潜在生产力的重组生物型.一般稳产400~550公斤/亩.
- 武金铭刘洪岭
- 关键词:育种模式
- 冀84-5418小麦品种稳定高产性能与适应性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 1992年
- 利用冀84—5418连续四年参加各级区域试验及有关资料,分析其稳定高产性能与适应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广泛适应于黄淮麦区,产量潜力大,在环境平均值340公斤/亩以上稳产性好,在品种单产374.5公斤以上超过其它品种。其丰产性、稳产性分别隶属于相互独立的基因系统,产量构成因素自身调节能力强,从而高产性与稳产性能够兼顾。同时表明运用Eberhart-Russell模式的两参数和其它统计数,评价单个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能够较全面、合理地反映品种真实情况。
- 武金铬刘洪岭李亚军
- 关键词:小麦适应性高产
- 冀84—5418小麦及高产栽培技术
- 1991年
- 冀84—5418是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育成的综合抗性强、可塑性大、优质、高产、稳产、早熟的冬小麦新品种。它不仅适应于河北省中南部,而且在整个黄淮麦区具有较广泛的适应能力。1988年8月和1989年8月分别由河南、河北两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认定、预审。1989年和1990年,先后被农业部和国家科委列为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推广面积发展较快,1989年收获面积20万亩,1990年发展到300多万亩,1991年达1000万亩以上。
- 刘洪岭武金铭
-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
- 矮杆基因对春小麦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子粒产量的间接作用被引量:7
- 1998年
- 利用以春小麦品种AprilBearded为背景的含有不同矮秆基因Rht1、Rht2、Rht3、Rht1+Rht2和Rht2+Rht3的5个近等基因系,研究了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Rht1半矮秆基因显著缩短了小麦植株生长发育进程,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加大了旗叶面积和倒二叶面积,提高了单株成穗率,减少了无效分蘖;Rht2半矮秆基因显著增大了倒二叶面积,提高了单株成穗率和穗长,减少了无效分蘖;Rht3矮秆基因显著加大了旗叶面积,但对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单株成穗和穗长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Rht1+Rht2基因结合没有突出的优势存在:Rht2和Rht3基因结合对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性状的作用均为负向最大;上述3种矮秆基因及其不同的结合形式均有显著的使茎秆矮化的作用。因此认为Rht1半矮秆基因在小麦育种中利用价值较大,Rht3矮秆基因利用价值则较小。
- 李杏普庞春明蒋春志武金铭刘洪岭
- 关键词:春小麦矮秆基因半矮秆基因子粒产量
- 强筋小麦品种金麦一号及管理技术要点
- 2006年
- 李天勇秦焱刘洪岭
- 关键词:小麦品种金强筋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