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岗山
- 作品数:16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辅助肝脏对其它同种移植物的免疫保护作用
- 2003年
- 目的探讨辅助性肝脏移植免疫学特点,明确辅助肝脏移植物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分析二例辅助性肝脏移植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和病理学资料。结果辅助性肝脏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浓度相对较低,排斥反应次数少,强度低。存活良好的辅助性肝移植患者的其它移植物功能良好。结论辅助性肝脏移植术后处于免疫低反应状态。辅助性肝脏对其它移植物有免疫保护作用,低浓度免疫抑制剂对辅助肝脏和其它同种移植物的负作用也较小。
- 宫念樵夏曙叶启发李岗山李国逊夏穗生
- 关键词:免疫保护同种移植物
- 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方法探讨
- 本文对急性胆囊炎时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在腹腔镜下无法顺行切除胆囊的时候,应该及时改逆行切除或胆囊部分切除,以减少手术中胆管损伤或大出血等并发症.
- 吴国洋王效民彭友缘刘平果李岗山于仁祥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介入疗法腹腔镜
- 文献传递
- 肝移植术后致敏状态的监测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肝移植受者致敏与移植物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 15例患者肝移植前后的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15例患者肝功能的主要指标 ,包括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大多在术后 1周内恢复正常。 15例中有 1例术前中度致敏 ,术后发生轻度排斥反应 1次 ,经治疗后逆转 ,其PRA在观察期内一直保持阳性。另外 14例受者移植前、后PRA均阴性 (PRA <10 % ) ,其中 1例发生排斥反应 1次 ,但PRA仍保持阴性。结论 肝移植受者的致敏状态与术后的排斥反应密切相关。
- 张伟杰王大卫程敦秀叶启发陈知水曾凡军李岗山宫念樵陈忠华
- 关键词:肝移植术术后致敏状态酶联免疫吸附法群体反应性抗体
- 肝细胞海藻酸钡微囊生物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肝细胞海藻酸钡微囊的生物学性能。方法 大鼠肝细胞微囊化后移植于腹腔内 ,1个月后取出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不含肝细胞的空囊移植组微囊大多保持良好的形状 ,囊壁光滑、完整 ,囊外无纤维化反应 ,回收率为 ( 89± 2 3) %。肝细胞微囊大部分呈游离状态 ,部分囊外有一薄层纤维层附着 ,回收率为 ( 78± 2 1) % ;囊内细胞存活率由移植前的 ( 91± 16 ) %降至 ( 79±13) %。结论 肝细胞海藻酸钡微囊的生物相容性及机械稳定性较好 ,但免疫源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 张伟杰宫念樵李岗山李锦文马绪娴左利群郭晖
- 关键词:肝细胞微囊化生物学
- 差异显示基因EEG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研究和克隆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相关基因,探索其在肝癌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肝细胞癌和癌旁正常肝组织间基因的差异表达,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并用RT-PCR方法,检测所获得的基因在44对肝细胞癌及相应癌旁正常肝组织中差异表达的情况,分析该基因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克隆了一个肝癌相关基因EEG1,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肝组织,仅为正常组织表达量的0.586±0.346倍(P<0.05)。EEG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与肝癌的早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差异表达基因EEG1可能在HCC的早期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指标。
- 黄春玲王效民邱兴峰刘平果李岗山彭友源张忠英
- 关键词:基因表达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的若干问题探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优点、方法、适应证及术后胆总管Ⅰ期缝合术的必要条件等问题。方法分析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部分合并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术式及病例资料特点。结果 60例患者大部分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转开腹3例,平均手术时间140 min,出血量微量,平均住院时间8 d。1例患者术后2 d T管脱落后出现胆漏,行EST及ENBD引流后治愈,1例术后造影后胆漏,保守治疗1周治愈,无二次手术;残余结石2例,2个月后经T管胆道镜结石取出,其余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造影无胆管狭窄随访8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是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式。
- 李岗山刘云周剑寅刘平果吴国洋吴绍峰俞可克尹震宇王效民
-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
- 三种不同重建肝静脉回流术式的背驮式肝移植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背驮式肝移植 (PBLT)不同重建肝静脉回流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自 1 995年 9月至 2 0 0 2年 1月 ,对 59例各种不同适应证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施行了 63例次PBLT ,其中 4例为再次背驮式肝移植 (RTLPB)。PBLT对肝静脉重建采用 3种吻合方法 :A组 1 7例 ,采用经典式背驮式肝移植 (standardpiggybacklivertransplantation ,SPBLT)技术 ,即供肝肝上下腔静脉 (sup H IVC)与受体成型的肝静脉行端端吻合术 (EEAT) ,为EEAT组 ;B组 1 2例 ,采用改良的背驮式肝移植 (APBLT)技术 ,即供、受体sup H IVC端侧吻合术 (ESAT) ,为ESAT组 ;C组 34例 ,采用APBLT技术 ,即供肝肝后下腔静脉后壁与受体肝后下腔静脉前壁侧侧吻合 (SSAT) ,为SSAT组。结果 EEAT组与ESAT组均有肝静脉回流受阻综合征、肝功能恢复延迟等并发症 ,SSAT组无上述并发症。结论 SSAT组技术易掌握 ,避免了EEAT组和ESAT组技术上的弊病 ,减少了并发症 。
- 叶启发曾凡军陈知水林正斌夏穗生张伟杰沙波文志向宫念樵李岗山蒋继贫刘洪明英姿肖建生裘法祖
- 关键词:肝移植肝静脉对照临床试验
- 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中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2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行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施行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脾切除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除1例因大出血中转开腹外,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80min,术中出血平均260ml,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患者行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安全有效,并可降低手术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 李岗山
-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腹腔镜脾切除术
- 50例次背驮式肝移植技术回顾分析被引量:24
- 2001年
- 目的 总结背驮式肝移植术的经验 ,力求进一步完善经典式背驮式肝移植技术。方法 5 0例次背驮式肝移植中 ,17例次采用经典式背驮式肝移植 (SPBLT) ,2 4例次采用改良式背驮式肝移植 (APBLT ,供、受者的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或侧侧吻合 ) ,其它肝移植术式的改良 9例次。结果 17例次经典式背驮式肝移植均存在供、受者血管口径不匹配、供肝放置棘手、血管重建后肝静脉回流道易扭曲及压迫重建的回流血管等问题 ;而改良式背驮式肝移植中 ,下腔静脉与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述缺陷 ,而侧侧吻合术式则可完全改善经典式背驮式肝移植的技术并发症。结论 改良式背驮式肝移植修正了经典式背驮式肝移植存在的技术缺陷 ,减少了技术并发症。
- 叶启发陈知水曾凡军林正斌夏穗生刘敦贵陈实张伟杰文志向沙波刘慎薇宫念樵蒋继贫李岗山薛德麟裘法祖
- 关键词:肝移植背驮式肝移植受者术后生存
- 背驮式肝移植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被引量:1
- 2007年
- 李岗山叶启发
- 关键词:背驮式肝移植血管并发症肝后下腔静脉多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