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杰

作品数:165 被引量:679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2篇肾移植
  • 30篇细胞
  • 22篇术后
  • 20篇胰岛
  • 17篇供肾
  • 16篇胰腺
  • 16篇免疫
  • 16篇供者
  • 15篇移植术
  • 15篇受者
  • 15篇糖尿
  • 15篇糖尿病
  • 15篇器官
  • 14篇排斥
  • 14篇肝移植
  • 13篇移植术后
  • 13篇胰岛移植
  • 11篇移植物
  • 10篇移植肾
  • 10篇排斥反应

机构

  • 127篇华中科技大学
  • 40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重庆市肿瘤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5篇张伟杰
  • 90篇陈知水
  • 68篇曾凡军
  • 64篇明长生
  • 51篇刘斌
  • 46篇林正斌
  • 40篇蒋继贫
  • 37篇宫念樵
  • 32篇郭晖
  • 30篇昌盛
  • 30篇陈刚
  • 29篇陈栋
  • 26篇陈实
  • 25篇魏来
  • 24篇杜敦峰
  • 20篇夏穗生
  • 19篇朱兰
  • 17篇陈松
  • 15篇叶启发
  • 14篇陈孝平

传媒

  • 66篇中华器官移植...
  • 11篇中华实验外科...
  • 9篇临床外科杂志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实用器官移植...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器官移植
  • 4篇2012中国...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国外医学(外...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13篇2008
  • 8篇2007
  • 14篇2006
  • 12篇2005
  • 5篇2004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移植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具有完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资料的尸体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心功能分级、是否再次移植、透析时间长短、HLA配型情况、供肾热缺血时间、供肾冷缺血时间以及血管开放后泌尿时间进行严格的记录和评估。用一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初步找出与DGF发生相关的因素,再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找出导致DGF发生的各项高危险因素,建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本组患者DGF发生率为16.51%。由一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发现在α=0.05的水准上,DGF与心功能分级、透析时间、HLA-Ⅰ类错配、HLA总错配及移植肾冷缺血时间有关,但与是否再次移植、性别、年龄、血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肾脏热缺血时间、血管开放后泌尿时间等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发现患者心功能分级、HLA-Ⅰ类抗原错配和移植肾冷缺血时间是影响DGF的重要因素。结论DGF的发生不是移植肾冷保存时间过长或其它任何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由供肾质量、免疫学因素和受者功能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应用DGF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可以计算出患者发生DGF的概率,从而进行必要的临床干预,预防DGF的发生。
陈杰曾凡军金昊明长生陈知水张伟杰林正斌刘敦贵陈忠华
关键词:肾移植LOGISTIC模型
DCD供器官病理学评估的国际文献复习和初步经验
【目的】复习国际DCD供器官病理学评估资料,结合我中心DCD器官移植实际开展DCD供器官病理学评估。初步摸索DCD供器官病理学评估的意义、快速病理学评估方法和比较冷冻切片和快速石蜡切片的优劣。【方法】检索和研究1975年...
郭晖陈孝平陈实陈忠华魏来陈知水曾凡军明长生张伟杰蒋继贫官念樵陈栋
输注胰岛抗原特异性Treg细胞延长同系NOD小鼠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输注胰岛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对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同系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n以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联合谷氨酸脱羧酶一65在体外诱导童贞T淋巴细胞分化成胰岛抗原特异性Treg细胞。以已发生糖尿病的NOD小鼠为受者,将分离得到的尚未进展为糖尿病的NOD小鼠的胰岛(500胰岛当量)移植至受者的肾包膜下,对照组不行移植,只观察血糖变化;单纯胰岛移植组只进行胰岛移植,不输注胰岛抗原特异性Treg细胞;实验组于术前1d静脉输注1×10^6个胰岛抗原特异性Treg细胞,然后进行胰岛移植。术后检测受者的血糖,以判断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观察胰岛移植物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对照组血糖持续高于11.1m01/L;单纯胰岛移植组小鼠的血糖于术后1~2d降至正常,到7~17d时开始陆续升高,并维持在术前水平,移植物存活时间为(12.2±2.6)d;实验组小鼠的血糖于术后1~2d降至正常,至第27天开始有小鼠血糖升高超过11.1mmol/L第43天时,所有小鼠的血糖均超过11.1mmol/L,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为(35.2±4.3)d,明显长于单纯胰岛移植组(P〈0.01)。单纯胰岛移植组的移植胰岛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并伴有胰岛细胞严重破坏,胰岛素染色未见完整的胰岛存在,仅有极少量残存的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实验组第15天时移植胰岛形态完整,仅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分泌胰岛素的胰岛大量存在。结论体外诱导产生的胰岛抗原特异性Treg细胞可以延缓自身免疫系统对移植胰岛的破坏,明显延长NOD小鼠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
李永海张淦水丽君房爱芳郭峰向莹张伟杰
关键词:胰岛移植
泊沙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脂质体成功治疗移植肾区深部组织毛霉菌感染
目的:由于二次肾移植和临床DCD供体器官的应用,肾移植术前抗体诱导增加,受者免疫功能抑制更加明显,手术后真菌感染有增加趋势,以肺部念珠菌和侵袭性曲霉常见,而移植肾区深部组织毛霉菌感染罕见,其表现隐匿,病情进展快,预后凶险...
杜敦峰张伟杰施辉波
小鼠胰岛的分离与纯化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探讨稳定、高效的小鼠胰岛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胆总管内灌注不同浓度胶原酶(分别为0.5、1.0、1.5 g/L)消化胰腺的方法分离BALB/C小鼠胰岛,Ficoll-400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胰岛.双硫腙(DTZ)对胰岛进行特异性染色计算胰岛产量及纯度,葡萄糖刺激释放试验体外测胰岛功能.结果 不同浓度的胶原酶在不同时间内消化胰腺后收获的胰岛数量有较大的差异,其中采用0.5 g/L胶原酶V、38 ℃水浴消化20 min组收获量最大为(230±20)个胰岛细胞团,纯度约为90%.DTZ染色后胰岛呈腥红色,形态完整.葡萄糖刺激释放实验示高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量为低糖刺激后的2.3倍.结论 胶原酶浓度、消化时间和温度是影响小鼠胰岛分离结果的重要因素,当胶原酶浓度为0.5 g/L,消化时间20 min时可获得数量较多,纯度较好的胰岛细胞.
李明陈栋李永海张伟杰
关键词:胰岛纯化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肾移植的近期效果评价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比较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or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肾移植和司法途径标准供者(standard criteria donors,SCD)肾移植的近期存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9月施行的尸体供肾移植89例,其中DCD供肾移植(DCD组)56例,SCD供肾移植(SCD组)33例。DCD组供肾采用低温机器灌注保存(HMP)25例,单纯低温保存31例;SCD组供肾全部采用单纯静态低温保存。DCD组采用抗体诱导+他克莫司(TAC)+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四联免疫抑制方案,SCD组采用TAC+MMF+Pred三联用药。随访评价2组移植肾6个月、1年存活率与受者6个月、1年存活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发生率以及肾功能状况。结果随访6~15个月。DCD组受者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因假性肾动脉瘤和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切除各1例,受者6个月存活率98.2%,1年存活率94.4%,移植肾6个月存活率94.6%,1年存活率83.3%;SCD组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AMR导致移植肾切除1例,受者6个月存活率97.0%,1年存活率92.9%,移植肾6个月存活率93.9%,1年存活率85.7%。2组受者6个月与1年存活率及移植肾6个月与1年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GF发生率DCD组为21.4%,SCD组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术后1、3、6、12个月血肌酐值,DCD组均显著高于SCD组(P〈0.05),但是2组间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D供肾移植近期存活效果良好,术后肾功能恢复和维持情况与司法途径SCD供肾移植相当,DCD可以成为扩大尸体肾移植供者池的重要来源,其远期存活效果需要继续随访观察。
刘斌曾凡军陈知水蒋继贫明长生张伟杰陈刚
关键词:肾移植存活率
膀胱引流式同期胰肾联合移植术后胰漏的处理
2022年
目的 总结膀胱引流式同期胰肾联合移植(simultaneous pancreas and kidney transplantation, SPK)术后胰漏的治疗经验。方法 SPK术后胰漏病人3例,结合文献对SPK术后胰漏的临床诊疗进行探讨。结果 3例SPK受者的移植胰腺外分泌均为膀胱引流,其中2例早期胰漏,1例远期胰漏。对3例病人予以抗生素治疗、抑制胰腺外分泌、膀胱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根据具体情况行通畅引流或瘘口修补。所有病人胰漏均痊愈,无移植物丢失或病人死亡。结论 膀胱引流式SPK术后胰漏,可行抑制胰液外分泌、膀胱减压、通畅引流等治疗;胰漏长期不愈者,瘘口修补可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黄倩邢昕彤匡柏成卢峡宫念樵张伟杰明长生
关键词:胰肾联合移植胰漏
腺病毒介导的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治疗对同种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血红素氧合酶-1(AdHO-1)基因治疗对同种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血管移植和肾脏移植两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对同种血管移植物和肾脏移植物进行体外 AdHO-1基因转染,分析慢性排斥反应发生时移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目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以及免疫系统的相应反应。结果 AdHO-1基因治疗缓解了慢性排斥反应对同种肾脏移植物的损伤,但弱于对血管移植物的保护效应;空载病毒加剧了同种。肾脏移植物的损伤;AdHO-1基因治疗可减少慢性排斥反应发生时移植物内巨噬细胞和 CD4^+细胞的浸润。结论AdHO-1基因治疗可能通过保护移植物、下调免疫反应、诱导免疫偏移等作用减轻同种移植物的慢性排斥反应损伤。
宫念樵杜敦峰董冲陈曦林郭晖肖建生张伟杰林正斌陈知水叶启发夏穗生
关键词:基因疗法血红素氧合酶-1慢性排斥反应
三种不同重建肝静脉回流术式的背驮式肝移植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探讨背驮式肝移植 (PBLT)不同重建肝静脉回流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自 1 995年 9月至 2 0 0 2年 1月 ,对 59例各种不同适应证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施行了 63例次PBLT ,其中 4例为再次背驮式肝移植 (RTLPB)。PBLT对肝静脉重建采用 3种吻合方法 :A组 1 7例 ,采用经典式背驮式肝移植 (standardpiggybacklivertransplantation ,SPBLT)技术 ,即供肝肝上下腔静脉 (sup H IVC)与受体成型的肝静脉行端端吻合术 (EEAT) ,为EEAT组 ;B组 1 2例 ,采用改良的背驮式肝移植 (APBLT)技术 ,即供、受体sup H IVC端侧吻合术 (ESAT) ,为ESAT组 ;C组 34例 ,采用APBLT技术 ,即供肝肝后下腔静脉后壁与受体肝后下腔静脉前壁侧侧吻合 (SSAT) ,为SSAT组。结果 EEAT组与ESAT组均有肝静脉回流受阻综合征、肝功能恢复延迟等并发症 ,SSAT组无上述并发症。结论 SSAT组技术易掌握 ,避免了EEAT组和ESAT组技术上的弊病 ,减少了并发症 。
叶启发曾凡军陈知水林正斌夏穗生张伟杰沙波文志向宫念樵李岗山蒋继贫刘洪明英姿肖建生裘法祖
关键词:肝移植肝静脉对照临床试验
核糖核酸对合并HBV感染肾移植受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其生存率、生活质量均高于持续血液透析者.但患者接受移植手术前均经过或长或短的透析过渡,而经透析器感染乙肝病毒(HBV)的发生率很高(22.8%).5年前医师在选择受体时往往将HBV感染列为相对禁忌症,此后虽然有所放宽,但由于术后免疫抑制剂的肝毒性和HBV的共同作用使HBV感染者手术近期肝功能不良,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机率明显高于无合并HBV感染者.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HBV对受者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蒋继贫郭辉曾凡军陈知水张伟杰林正斌
关键词:核糖核酸合并症HBV感染肾移植受者乙型病毒性肝炎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