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启发

作品数:388 被引量:1,159H指数:1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1篇期刊文章
  • 6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1篇肝移植
  • 75篇术后
  • 62篇肾移植
  • 61篇移植术
  • 58篇缺血
  • 55篇灌注
  • 50篇移植术后
  • 50篇再灌注
  • 46篇细胞
  • 41篇缺血再灌注
  • 36篇再灌注损伤
  • 36篇灌注损伤
  • 35篇背驮式
  • 34篇肝脏
  • 32篇肝移植术
  • 27篇缺血再灌注损...
  • 27篇肝移植术后
  • 26篇排斥
  • 24篇排斥反应
  • 21篇原位

机构

  • 229篇中南大学湘雅...
  • 86篇华中科技大学
  • 46篇中南大学
  • 38篇武汉大学
  • 34篇同济医科大学...
  • 20篇卫生部
  • 10篇中南大学湘雅...
  • 6篇河南省人民医...
  • 5篇湖南省人民医...
  • 5篇南华大学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贵州省人民医...
  • 4篇江西省人民医...
  • 4篇同济医科大学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扬州市第一人...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86篇叶启发
  • 126篇明英姿
  • 49篇夏穗生
  • 48篇成柯
  • 47篇牛英
  • 40篇佘兴国
  • 38篇赵于军
  • 35篇宫念樵
  • 32篇黄祖发
  • 30篇叶少军
  • 26篇任祖海
  • 24篇陈知水
  • 23篇陈晚平
  • 23篇刘洪
  • 20篇张毅
  • 20篇李珂
  • 18篇刘敦贵
  • 17篇肖建生
  • 16篇朱晒红
  • 16篇熊力

传媒

  • 58篇中国现代医学...
  • 33篇中国普通外科...
  • 29篇中华器官移植...
  • 24篇2014中国...
  • 18篇2012中国...
  • 14篇中南大学学报...
  • 1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0篇中国医学工程
  • 8篇2013中国...
  • 7篇中国现代手术...
  • 6篇临床外科杂志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6篇中国医师杂志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5篇医学临床研究
  • 5篇实用肝脏病杂...
  • 5篇中华临床医师...
  • 5篇2009中国...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7
  • 7篇2015
  • 24篇2014
  • 11篇2013
  • 24篇2012
  • 8篇2011
  • 13篇2010
  • 22篇2009
  • 37篇2008
  • 56篇2007
  • 39篇2006
  • 42篇2005
  • 15篇2004
  • 11篇2003
  • 26篇2002
  • 6篇2001
  • 12篇2000
  • 7篇1999
  • 8篇1998
3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芪多糖对脑死亡状态下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脑死亡至心脏死亡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探讨肝脏在脑死亡状态下的损伤情况及其发生机制。探讨黄芪多糖(APS)在家兔脑死亡至心脏死亡过程中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假手...
林熠彭贵主李玲叶启发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 (IP)对肝缺血再灌注 (IR)损伤后早期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5 4只SD大鼠随机分成IR组和IP组。利用肝原位部分IR模型 ,于复灌后 0 ,1,2 ,4h取材 ,制备单细胞悬液 ,应用流式细胞仪 ,以Ki 6 7抗原作为细胞增殖的定量分析方法 ,检测肝IR损伤后早期细胞增殖的变化 ,并观察IP对其影响。 结果 与IR组相比 ,在复灌后 0 ,1h ,IP组肝细胞Ki 6 7表达率明显增高 [(2 8 86± 6 34)vs (19 4 0± 5 35 ) ,(4 6 82± 9 80 )vs (2 2 4 0± 5 0 8) ,P <0 0 5 ],复灌后 2 ,4hIP组肝细胞Ki 6 7表达率变化不显著 [(35 77± 6 87)vs (34 2 1± 6 34) ,(4 2 0 8± 10 75 )vs (4 3 87± 10 77) ,P >0 0 5 ) ]。 结论 IP可促进肝细胞在IR损伤后早期细胞增殖 ,可能是其对IR损伤起到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蔡方刚肖建生徐文辉叶启发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再灌注损伤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抗原
器官捐献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hinese donation after citizens’death,CDCD)发生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38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21例发生DGF(DGF组),117例移植肾功能稳定(immediate graft function,IGF)为IFG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用logistic模型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DGF发生率为15.2%(21/138),单因素分析显示DGF的预后因素包括受者术前血透时间≥12个月(P=0.024)、脑出血死亡供者(P=0.020)、供者血清肌酐≥177μmol/L(P=0.013)、热缺血时间≥15 min(P=0.041)、冷缺血时间≥12 h(P=0.025)及供者经历心肺复苏(P=0.001)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供者血清肌酐≥177μmol/L(OR=7.138,95%CI:1.418~35.937,P=0.017)、供者心肺复苏(OR=30.207,95%CI:3.653~111.778,P=0.001)及热缺血时间≥15 min(OR=7.762,95%CI:1.953~30.845,P=0.004)是DGF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供者血清肌酐≥177μmol/L、供者经历心肺复苏及热缺血时间≥15 min是导致CDCD发生DGF的预后因素。
陈根张毅彭贵主王彦峰叶少军周大为薛承彪王志梁叶启发
关键词:器官捐献肾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预后因素
E-钙黏蛋白和nm23-H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m23-H1在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50例肝癌组织中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分析与肝癌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肝癌组织中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与HCC的Edmondson分级、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具有高度协同性。结论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能反映HCC的侵袭转移能力。联合检测两种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可以更准确判断HCC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陈晚平熊力何鑫黎柏峰李珂叶启发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E-钙黏蛋白NM23-H1肿瘤转移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自体肝移植术后余肝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自体肝移植术后余肝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肝移植模型,将14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单纯肝叶切除组(PH),自体肝移植组(AT),缺血预处理组(IP)。各...
佘兴国叶启发明英姿成柯牛英刘洪叶少军赵于军刘练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
文献传递
21世纪肝移植现状与相关进展被引量:25
2006年
叶启发
关键词: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防治
2006年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导致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总结回顾87例肝移植病例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分析相关因素,并评估其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87例患者术后发生肝动脉并发症8例,发生率9.2%(8/87),其中6例死亡,病死率75%(6/8)。肝动脉并发症的主要形式为肝动脉血栓形成(5/8)和肝动脉狭窄(3/8)。其发生与受体年龄、动脉重建方式、血管吻合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肝动脉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极为凶险的一种并发症。加强预防措施,降低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肝移植病人近、远期存活的重要环节。
郝胜华明英姿叶启发黄祖发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并发症肝动脉
供肝灌洗液中内皮素-1与供肝质量关系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供肝冷保存后灌洗液中内皮素-1(ET-1)水平与供肝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供肝植入前评价供肝质量寻求一种可能的方法。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的供肝切取的动物模型,切取供肝后0~4℃冷保存,测定冷保存0、4、8、12、16和20h后,肝脏灌洗液中ET-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取少许肝左中叶组织做病理学检查,观察供肝肝窦内皮细胞(SEC)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在热缺血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大鼠供肝灌洗液中ET-1含量随冷保存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但是冷保存早期变化不明显(冷保存4h与冷保存0h组相比,P>0·05),冷保存8h后有显著差异(与冷保存0h组相比,P<0·01)。(2)ALT及AST水平随着冷保存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但是冷保存早期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冷保存8h、4h与冷保存0h组相比,P>0·05),冷保存中晚期12h后有显著差异(与冷保存0h组相比,P<0·01)。(3)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肝窦内皮细胞发生明显的形态学的改变。结论大鼠供肝灌洗液中ET-1含量变化与肝窦内皮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明显相关,肝脏冷保存末期灌洗液中ET-1的含量可反映移植前肝窦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及肝脏质量,对早期评价大鼠供肝质量有重要的价值。
刘雄友叶启发明英姿叶少军黄湘华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1器官保存肝移植
思美泰与头孢呋辛钠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思美泰是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商品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淤积。本品为白色冻干状物,包装内配有注射用溶剂,配制后为白色澄清液体。明力欣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呼吸道...
李枝宜黄珂叶启发
半离体肝部分切除、自体肝移植技术探讨:附二例成功的病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半离体肝部分切除、自体肝移植应用技术。方法对2例难以常规切除的病人施行半离体肝部分切除自体肝移植术,2例手术分别在转流和非转流术下完成,在持续低温灌洗过程完成肝部分切除、修整,最后恢复残肝再灌注和再植术。结果2例病人术后残肝代偿好,无小肝综合征。结论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中应用转流更完全,为难以常规肝切除的病人提供了可行性技术径路。
叶启发明英姿佘兴国牛英任祖海成柯玛娜袁金忠马颖万齐全
关键词:肝移植半离体静脉转流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