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涵

作品数:38 被引量:390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篇土壤
  • 6篇水分
  • 6篇小麦
  • 6篇旱地
  • 5篇冬小麦
  • 5篇有机碳
  • 5篇干旱
  • 4篇土壤有机
  • 4篇连续流动分析
  • 4篇连续流动分析...
  • 4篇黄土高原
  • 4篇分析仪
  • 4篇分析仪测定
  • 3篇养分
  • 3篇速效
  • 3篇速效磷
  • 3篇土壤有机碳
  • 3篇作物
  • 3篇轮作
  • 3篇黄土高原旱地

机构

  • 24篇西北农林科技...
  • 1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山西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市水科学...

作者

  • 38篇李小涵
  • 21篇王朝辉
  • 8篇武建军
  • 5篇李生秀
  • 4篇李富翠
  • 4篇刘雷震
  • 4篇赵护兵
  • 4篇郝明德
  • 4篇雷添杰
  • 3篇岳建伟
  • 3篇周玲
  • 3篇张平
  • 3篇石美
  • 3篇王前锋
  • 3篇刘金山
  • 3篇李紫燕
  • 2篇张红
  • 2篇李利利
  • 2篇刘京会
  • 2篇吕爱锋

传媒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分析仪器
  • 2篇生态学报
  • 2篇高等农业教育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土壤学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时尚育儿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CO_2浓度变化下干旱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差异被引量:10
2013年
叶面积指数是作物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表征参数,也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当今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逐年上升,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对气候变化敏感的农业将受到影响。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采用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DSSAT)系统,通过在黄淮海平原典型站点模拟3种CO2浓度条件下冬小麦在水分充足和水分亏缺2种情境下的生长过程,分析不同CO2浓度下水分亏缺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CO2浓度升高对叶面积指数增长有促进作用,且在干旱情况下对叶面积指数的正效应比湿润情况下更为明显,在CO2浓度倍增条件下,发生水分亏缺的作物叶面积指数数倍增长。研究结论有助于分析CO2浓度变化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影响,为农田水分管理提供依据,又为估算叶面积指数提出了一种模型的方法。
李小涵武建军吕爱锋刘明
关键词:CO2浓度叶面积指数冬小麦干旱DSSAT
旱地夏闲期秸秆覆盖和种植绿肥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以夏季裸地休闲为对照,研究了免耕条件下小麦秸秆覆盖和种植豆科绿肥及二者混合对旱地冬小麦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种植绿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量无影响,但秸秆覆盖作物耗水量较对照增加10 mm,种植绿肥则减少11 mm,水分利用效率却无显著变化;夏闲期种植绿肥和秸秆覆盖+种植绿肥使小麦籽粒吸氮量分别降低6.0%和6.6%,差异显著,吸磷量降低5.9%和6.2%,籽粒吸钾量降低了7.9%和7.9%。可见,一年的秸秆覆盖和种植绿肥对冬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秸秆覆盖使小麦生育期耗水量增加而种植绿肥使之降低,种植绿肥和秸秆覆盖+种植绿肥使小麦对氮磷钾养分吸收有所降低。
李富翠赵护兵王朝辉李小涵刘慧李可懿周玲
关键词:夏闲期秸秆覆盖绿肥水分利用养分吸收
一种基于重特大干旱演进过程的旱情动态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特大干旱演进过程的旱情动态评估方法,采用Fisher最优分割法干旱演进过程时间阶段分级,实现“轻旱、中旱、重旱、特旱”演进过程中不同时间阶段的划分,且各个时间阶段评估指标存在差异。采用层次‑综合模糊...
岳建伟雷添杰李翔宇王嘉宝张平张保山李小涵张鹏鹏
文献传递
农业高校主动参与式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应用——以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为例被引量:4
2019年
紧密结合生产实践,是农业高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探讨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与途径,更是农业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针对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内容与特点,设计了主动参与式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深入农业生产实践开展调研、采集样品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实施样品分析,进而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实验结果,形成实验报告并用于指导生产。使实验教学实现了从被动验证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既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升了对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与掌握,还让学生认识了农业生产,培养了"爱农业、爱农村"的情感。
李小涵张红李紫燕郑险峰石美李景林王朝辉
关键词:实验教学
渭北旱塬不同施肥与覆盖栽培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6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和覆盖栽培模式对渭北旱塬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测土推荐施氮、顶凌追肥、垄覆沟播、秸秆还田覆盖等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生物量、收获指数、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水分周年变化的影响。【结果】旱地早春追肥使冬小麦增产6%—1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10%,达到12.2—13.6 kg.hm-2.mm-1;"减氮+垄覆沟播"增产达15%—41%,水分利用率提高10%—30%,达到12.2—16.5 kg.hm-2.mm-1。主要原因是,通过测土优化氮肥用量,采用基肥﹕追肥(3﹕1)方式,并与起垄覆膜栽培措施相结合可促进冬小麦利用深层土壤水分,提高冬小麦抽穗开花期植株含水量和成熟期的生物量及收获指数;虽然生育期耗水增加,但水分利用效率也提高。而单纯减少氮肥用量,不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夏季垄上覆膜沟内覆盖作物秸秆可提高休闲效率,利于土壤水分恢复,实现土壤水分周年平衡和旱地小麦可持续增产。【结论】优化施氮结合垄覆沟播是黄土高原渭北旱地小麦增产增效的栽培模式。
薛澄王朝辉李富翠赵护兵周玲李小涵
关键词:冬小麦施肥土壤水分
冬小麦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响应被引量:23
2014年
在陕西省永寿县和河南省洛阳市分别设置了11和7处大田试验,分5层采集0~100cm土壤样品并测定其起始硝态氮含量。永寿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硝态氮、铵态氮品种、硝态氮与铵态氮2:1组合各2个处理;洛阳试验设6个处理(硝态氮肥只有1个品种),施氮处理均施N150kg hm-2,研究小麦对铵态氮和硝态氮肥响应的差异及其与不同深度土层硝态氮累积量的关系。试验表明,同一形态不同氮肥品种之间的增产差异显著低于不同形态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形态氮肥的小麦产量、增产量和增产率的平均值,硝态氮肥最高,硝态氮、铵态氮组合次之,铵态氮最低。氮肥增产量和增产率随土壤累积硝态氮量增加而显著下降;累积量越低,氮肥增产效果越突出,硝态氮的效果也越显著。由此可见,土壤累积的硝态氮量是决定氮肥肥效的主要因子,也是决定不同形态氮素效果的主要凼子。只有存硝态氮累积量低的土壤上,氮肥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硝态氮也才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苗艳芳李生秀徐晓峰王朝辉李小涵扶艳艳罗来超
关键词:小麦硝态氮肥铵态氮肥
农林高校本科教学中的实验安全意识全程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2
2021年
增强大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对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农林高校实验教学的三个阶段,分析了大学生实验安全意识培养的思路、内容和具体方法,提出了理论教学、实验准备、实验实施协同一体,构建农业高校本科教学过程中实验安全意识的全程培养模式,以拓宽学生的实验安全知识,增加安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保障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李小涵邱炜红石美李紫燕何刚刘金山王朝辉
关键词:大学生
区域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及影响因素识别——以河南、河北省为例被引量:10
2012年
利用河南、河北省1992—2007年市级尺度的玉米、小麦总产量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及气象站点降雨量数据,通过建立粮食减产量与农业干旱之间的定量关系,对各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生产的农业干旱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探讨了脆弱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在脆弱性评价的基础上,分别提取了代表农业干旱"敏感"(轻度干旱发生时,产量损失重大的年份)和对农业干旱"适应"(发生严重的干旱,但产量损失较小的年份)的案例,识别了影响农业干旱脆弱性的关键因素.本文得出的一些结果可以为制定降低农业干旱脆弱性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赵菲菲何斌李小涵王前锋
一种气量法测定土壤碳酸钙含量的简易装置
一种气量法测定土壤碳酸钙含量的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广口瓶(1)、带活塞的玻璃管(2)、乳胶管(3)、玻璃U形管(4)、碱式滴定管(5)、直颈漏斗(6)、铁架台(7),所述铁架台(7)上固定有两个碱式滴定管(5),两...
张红李小涵李紫燕
文献传递
土壤相对湿度在东北地区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分析土壤相对湿度(RSM)与标准化植被指数(SVI)、站点农气灾情数据及产量数据的关系,探究土壤相对湿度对东北地区农业干旱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1)土壤相对湿度与SVI有较好的相关关系,76%的站点能够通过0.05的检验;水分胁迫下,作物生长状态对土壤湿度的滞后时间为10天。(2)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时,超过58%的作物生长状态受到影响;土壤相对湿度低于35时,超过92%的作物生长状态受到影响。(3)土壤相对湿度对农气灾情数据记录的不同等级干旱的正确检测概率都超过了50%。(4)7月上旬土壤相对湿度和产量的相关关系最好。土壤相对湿度在东北地区农业干旱监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本文可为农业干旱监测提供理论支持。
安雪丽武建军周洪奎李小涵刘雷震杨建华
关键词:农业干旱土壤相对湿度作物产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