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肺癌
  • 4篇晚期
  • 4篇细胞
  • 4篇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化疗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癌患者
  • 2篇多西他赛
  • 2篇预后
  • 2篇顺铂
  • 2篇联合化疗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功能
  • 2篇老年
  • 2篇肺癌患者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何忠惠
  • 8篇李士英
  • 7篇朱英
  • 6篇熊佳时
  • 4篇蒋建龙
  • 4篇顾春荣
  • 2篇何刚
  • 2篇贺建宇
  • 2篇顾燕慧
  • 2篇张明
  • 1篇徐卫明
  • 1篇徐卫明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清CA199、CYFR21-1、CEA、NSE水平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血清CA199、CYFR21-1、CEA、NSE水平检测在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探讨其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78例肺癌患者、50例肺部良性疾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A199、CYFR21-1、CEA、NSE水平,比较治疗前后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肺癌组血清CA199、CYFR21-1、CEA、NSE水平较对照组、肺良性疾病组均显著升高(P<0.05);Ⅲ-Ⅳ期肺癌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Ⅰ-Ⅱ期患者明显升高(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79.5%,明显高于CA199、CYFR21-1、CEA、NSE任一单项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P<0.05);随着疗效的下降,血清CA199、CYFR21-1、CEA、NSE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CA199、CYFR21-1、CEA、NSE水平呈高表达状态,且其表达水平与肺癌病情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及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熊佳时何刚李士英朱英蒋建龙何忠惠张明
关键词:肺癌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抑郁对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治疗过程中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抑郁对晚期肺癌患者姑息治疗过程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奉贤区中心医院接受姑息治疗的88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了解晚期肺癌患者抑郁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抑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晚期肺癌老年患者姑息治疗过程中合并抑郁的发生率为52. 3%;与非抑郁组比较,抑郁组肺癌患者总体健康状况量表评分、功能量表评分明显降低,而症状量表评分、特异性条目评分均显著升高(P <0. 05);姑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量表评分在年龄、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性别、合并症、文化程度、家族史等因素后,年龄、SDS评分均是姑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姑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存在明显抑郁,整体生活质量水平较低,且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朱英熊佳时顾春荣何忠惠李士英
关键词:晚期肺癌姑息治疗抑郁生活质量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老年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化疗前NLR分为低NLR组(<2.95)、高NLR组(≥2.9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无病生存期(DFS),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低NLR组比较,高NLR组临床分期Ⅳ期、吸烟及淋巴转移的比例更大(P<0.05),而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NLR组中位DFS为7.2个月(95%CI:5.9~8.4),显著高于高NLR组中位DFS 6.7个月(95%CI:5.4~7.9)(P<0.05)。淋巴转移、NLR是老年NSCL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化疗次数则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NLR与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并可作为预后评估参考指标之一。
李士英熊佳时何忠惠顾春荣朱英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老年临床病理预后
胸腺法新化疗对中晚期NSCLC伴胸腔积液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胸腺法新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胸腔积液患者对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肿瘤内科收治中晚期NSCLC伴胸腔积液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法新1.6mg,2次/周。比较2组的近期临床疗效、Karnofsky评分、生存质量及预后。结果 2组客观缓解率(ORB)、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7.5%、62.5%vs.20.0%、50.0%,X^2=0.62、1.27,P=0.431、0.260);化疗后,2组免疫相关指标均下降,而治疗组CD4^+、CD4^+/CD8^+和IgA、IgM、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89、2.52、6.35、2.17、3.06,P=0.005、0.014、0.000、0.033、0.003);2组Karnofsky评分均升高(t=7.16、5.00,P=0.000),且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18,P=0.000);治疗组中位PFS为7.8个月(95%CI 7.6~8.0),高于对照组的7.3个月(95%CI 7.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法新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伴胸腔积液患者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及预后。
李士英熊佳时蒋建龙何忠惠朱英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胸腺法新免疫功能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6例NSCLC患者、30例肺部良性疾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表达,分析其与肺癌临床分期的关系,对患者随访2年,比较化疗后不同表达水平之间的生存率。结果 NSCLC组患者CD+3、CD+4/CD+8及NK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明显降低,而CD+8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P<0.05);Ⅲ-Ⅳ期NSCLC患者CD+3及NK细胞比例较Ⅰ-Ⅱ期患者明显降低,而CD+8细胞比例则明显升高(P<0.05);CD+3、CD+4/CD+8及NK细胞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715、-0.673、-0.593,P<0.05),CD+8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72,P<0.05);CD+4/CD+8上升组化疗后2年生存率为82.0%,明显高于未上升组5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分布异常,且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客观反映免疫功能状态及病情程度,对NSCLC的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熊佳时何刚李士英朱英蒋建龙何忠惠张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预后
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晚期胃癌患者45例,DCF方案为: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5 mg/m2分2~3 d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5-Fu)5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每21 d为1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4个周期治疗。结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13例、进展14例,总有效率40.0%。临床获益31例(68.9%)。疾病无进展时间为(4.28±0.31)个月,生存期为(9.03±0.5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肝肾功能损害。结论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常见,骨髓毒性较明显但可耐受。
贺建宇李士英李士英顾燕慧徐卫明顾春荣顾燕慧
关键词: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近期疗效以及毒副作用。方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的多西他赛剂量均75g/m^2静脉滴注,治疗组奥沙利铂135 mg/m^2静脉滴注,每21 d重复;对照组顺铂75 mg/m^2分3 d静脉滴注(第1、2、3天),每21 d重复,连续化疗4周期,化疗后4周评价疗效及比较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18例,进展6例,有效率为46.7%。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8例,进展4例,有效率为43.6%。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31.1%、30.8%(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1.1%、4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OS(8.7±4.7)个月,95%IC(7.3~10.3)个月,对照组OS(8.5±4.9)个月,95%IC(6.9~10.1)个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71)。治疗组的神经毒性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照组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肝肾毒性较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比较近期疗效相当,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和肝肾毒性明显较轻,生活质量较好,神经毒性可以接受,可以替代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作为NSCLC的一线化疗方案。
贺建宇李士英徐卫明何忠惠顾燕慧朱英
关键词:NSCLC多西他赛顺铂奥沙利铂化疗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8例(22.86%),部分缓解16例(45.71%),有效率为68.57%;对照组完全缓解4例(11.43%),部分缓解11例(31.43%),有效率仅为42.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59,P=0.024).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10例(28.57%),改善19例(54.29%),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显著改善4例(11.43%),改善10例(28.57%),有效率仅为40.00%,两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7,P=0.000).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t=-3.968,P=0.000;t=-5.351,P=0.000;t=-5.474,P=0.000;t=6.407,P=0.000).两组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6个月,3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率分别为85.7%(30/35)和80.0%(28/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2,P=0.526).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可以明显提高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朱英熊佳时顾春荣何忠惠李士英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化疗老年结直肠癌免疫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