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庆城
- 作品数:47 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运用计量分析看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化学实验教学中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论文的统计报告
- 2003年
- 本文采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 ,对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社科报刊数据库》进行计算机光盘检索 ,并辅以手工检索 ,对 1991年~ 2 0 0 1年间有关化学实验教学中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主要从论文年代、期刊源、主题 3个方面进行情报统计 ,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从一个侧面看到化学教学的发展趋势。
- 文庆城孙影许燕红
-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教学教学研究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 试论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
- 2003年
- 以实验为基础是重要的化学教学观.从当前化学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观淡漠与认识不足出发,从以下4个方向重点论述了化学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础"的含义及其实施措施:①把实验作为实现中学化学课程目标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②把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③把实验作为一种探究活动,强调实验探究教学.④把实验作为实验事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文庆城许燕红
-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教学观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三版本新课程教科书中的编排比较被引量:3
- 2009年
- 从内容呈现和习题设计上分别比较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新课程教科书中的编排变化,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讨论和从教科书到教学的若干思考。
- 文庆城高誉岑春月
- 关键词:新课程教科书习题设计
- 以学论教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及其构建被引量:8
- 2006年
- 以学论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依据以学论教的内涵和特点,以“学生学的行为”、“教师教的行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4方面围绕过程、内容、结果3个学习纬度,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实践的应用完善,构建了以学论教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围绕量表的使用,介绍了该评价量表指标及其观测点的特点及评价注意点。
- 文庆城许燕红李凤陆余平
- 关键词:以学论教化学教学评价量表
- 有关分子极性的教材呈现比较分析
- 2009年
- 从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两个方面比较了四个版本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有关分子极性内容编写的异同与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分子极性内容的教学建议。
- 文庆城高誉
- 关键词:分子极性教材比较教学建议
- 化学教学论三阶段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3
- 2000年
- 提出了理论学习—见习学习—应用学习三阶段教学模式 并从理论与实践的操作上对该模式的理论依据、功能目标、结构与程序、教学策略。
- 文庆城
- 关键词:化学教学论三阶段教学模式
- 谈化学教学过程中生成性教学资源及利用被引量:23
- 2004年
- 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前不能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化学生成性教学资源产生于动态的化学教学过程 ;学生是化学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动态生成者 ;教师是化学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课堂教学资源的重组者。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识别、开发和利用。
- 文庆城李凤刘柳
-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化学教学课堂教学资源标实
-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策略
- 2004年
-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生的创造能力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兴衰,笔者试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策略。
- 文庆城许应华谢能伟
- 关键词:化学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氛围知识结构问题情境
- 对中学化学教材中探究性内容呈现方式的探讨被引量:5
- 2007年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即“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因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近年我国兴起以探究式教学方式为主的教学改革热潮,正是在这种教学理念下,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编写体现探究风格和思想的探究性教材是必然的选择。
- 许燕红文庆城
- 关键词:化学教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究性教育教学改革社会文化背景
- 中学生化学学习中的近因效应及其教学策略
- 2010年
- 一、近因效应的含义及其正负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在连续实验中,用一篇短文的前后两部分分别描述吉姆的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然后将被试进行分组实验。第一组被试在读完内向性格之后立即陈述吉姆的印象,然后读外向性格再描绘吉姆的总体印象;第二组反之。结果第一组的吉姆总体印象是外向的,第二组的吉姆总体印象则是内向的。这表明:新出现的对立意义的刺激对先前形成的印象有反转作用。
- 文庆城岑春月
- 关键词:近因效应教学策略化学学习中学生外向性格内向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