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兰博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鼠肝
  • 3篇通路
  • 3篇甘油三酯
  • 3篇大鼠肝
  • 2篇蛋白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果糖
  • 2篇甘油三酯类
  • 2篇肝脏
  • 2篇高果糖
  • 2篇1型糖尿病
  • 2篇病患
  • 2篇大鼠肝脏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互作网...
  • 1篇动脉

机构

  • 5篇聊城市人民医...
  • 4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白求恩...

作者

  • 9篇彭兰博
  • 3篇李凡
  • 3篇任路平
  • 3篇田亚强
  • 3篇宋光耀
  • 2篇孙文
  • 2篇沈艳军
  • 2篇陈树春
  • 2篇李明
  • 2篇段洪刚
  • 1篇李英
  • 1篇胡丽叶
  • 1篇胡志娟
  • 1篇张璞
  • 1篇孙洁

传媒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蛋白质互作网络的COVID⁃19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机制
2022年
通过构建肺动脉高压差异基因和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互作网络,探索COVID⁃19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Meta分析挖掘肺动脉高压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其次通过SARS⁃CoV侵染人体后的基因表达数据,挖掘主要功能通路;最后构建肺动脉高压差异表达基因和冠状病毒主要功能通路基因的互作网络,挖掘网络的显著功能模块。发现肺动脉高压与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纤细胞、T/B细胞免疫过程、转录调节因子通路、Toll样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互作网络发现IT⁃GAM、HBB、VCAM1、IL1R2等基因是COVID⁃19感染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重要调节基因。通过肺动脉高压与冠状病毒感染机体后蛋白质互作网络探索了COVID⁃19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机制,为肺动脉高压感染COVID⁃19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杨子云蒋婷婷葛春光贾晓东刘清发王琪彭兰博兰菲齐军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互作网络基因通路
3C疗法在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动态3C疗法在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垂体生长激素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共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实验组采用3C方案监测治疗.比较整个围手术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波动幅度、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术前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清蛋白等情况.组间数据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实验组整个围术期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较对照组降低(t=8.688、5.016,均P〈0.05),实验组术前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4.7±1.3)比(8.1±2.2)d,t=4.823,P〈0.05],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明显优低于对照组[(152±31)比(186±51)μmol/L,t=10.523,P〈0.05],实验组胰岛素用量更少[(36±9)比(40±13)U/d,t=4.461,P〈0.05],低血糖发生率更低[(5.2±1.2)%比(9.1±2.3)%,t=5.333,P〈0.05],特别是在手术当天、术后生长激素水平变化较为显著的特殊阶段,实验组在减少血糖波动幅度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显示出更大的优势(t=4.590-9.519,均P〈0.05).结论 3C治疗系统可实时动态监测血糖,反映血糖变化趋势,能够安全、快速、有效的控制血糖,在垂体生长激素瘤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李明沈艳军彭兰博孙洁段洪刚田亚强
关键词:糖尿病垂体生长激素瘤
长期高果糖饮食喂养对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和炎症通路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长期(8 w)高果糖饮食对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及肝脏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J6大鼠分为对照组及高果糖组,经喂养8 w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CT)含量,并测定大鼠肝脏内JNK途径(p-JNK/t-JNK)和IκBα途径(p-IKKα/β/t-IKKα/β)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喂养8 w后,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肝脏甘油三酯和谷丙转氨酶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高果糖组的p-JNK/t-JNK、p-IKKα/β/t-IKKα/β和t-IκB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均<0.01)。结论 8 w高果糖喂养引起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同时伴有JNK和IKKα/β-NF-κB通路激活,提示肝脏两条炎症通路均介导了高果糖喂养诱导脂肪肝和肝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任路平宋光耀李凡孙文胡丽叶彭兰博
关键词:甘油三酯炎症
高脂与高果糖喂养大鼠对骨骼肌脂代谢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高脂、高果糖饮食喂养大鼠骨骼肌细胞内脂代谢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比较两种不同饮食因子对大鼠肌肉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及高果糖组,分别喂养8周,测定3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骨骼肌三酰甘油(TG),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葡萄糖输注率(GIR),并测定骨骼肌脂质转运相关蛋白:脂蛋白酯酶(LPL)和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脂质合成相关蛋白:肌肉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硬脂酰CoA去饱和酶(SCD-1)和脂质氧化相关蛋白: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β(CPTⅠβ)、解偶联蛋白3(UCP3)的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及高果糖组FBG、FINS、骨骼肌TG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IR则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及高果糖组中LPL、FAT/CD36和SREBP-1c、FAS、ACC、SCD-1的基因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PTⅠβ和UCP3的基因表达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饮食和高果糖饮食均可引起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及骨骼肌脂质堆积,肌肉内脂肪堆积与脂质转运增强、脂质合成增加有关,同时肌肉内脂质氧化相关酶类基因表达亦适应性增加。
任路平陈树春宋光耀李凡孙文彭兰博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类
高果糖饮食对大鼠肝脏ChREBP、SREBP-1c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高果糖饮食喂养大鼠肝脏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rbohydrate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protein,ChREBP)、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
彭兰博
关键词: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脂肪酸合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
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对肥胖大鼠肝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ERS)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对高脂喂养的肥胖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及肝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3只,体重240~27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14,正常喂养)、肥胖组(n=14,高脂喂养)和4-PBA组(n=15,自高脂喂养第4周后给予4.PBA0.35g/kg·d),喂养8周后,应用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各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处死大鼠后测定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应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各组ERS标志物及肝脏内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的蛋白表达。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肥胖组GIR[(10.2±1.4)mU/(kg·min)]较对照组的GIR[(17.1±1.5)mU/(kg·min)1显著下降(t=33.12,P〈0.05),4.PBA组[(14.2±2.3)mU/(kg·min)]较肥胖组的GIR明显增高(t=21.69,P〈0.05)。(2)/Ig胖组[(29.2±3.3)μmol/g]肝TG较对照组[(11.6±0.5)μmol/g]显著增加(t=24.31,P〈0.05),而4.PBA组[(16.9±2.8)μmol/g]肝TG较肥胖组显著降低(t=61.22,P〈0.05)。(3)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大鼠的肝内磷酸化真核细胞转录起始因子α亚单位(p-eIF2α)及X盒连接蛋白1的剪切蛋白(s—XBP-1)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4-PBA组肝ERS标志物较肥胖组表达减少(均P〈0.05)。(4)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的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磷酸化-Akt(p-Akt)及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α/β(p—GSK-30α/β)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t=16.80、24.66、16.43;P均〈0.05),4-PBA组p-IRS-1、p-Akt、p-GSK-3α/β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肥胖组(t=19.12、39.52、23.72,P均〈0.05)。结论4-PBA可通过抑制肝脏ERS改善肝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的胰岛素�
任路平胡志娟宋光耀张璞陈树春李凡彭兰博
关键词:肥胖症甘油三酯类内质网应激
耳穴贴压加中药离子导入在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视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究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应用效果及其对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第967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DR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耳穴贴压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均治疗6周。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力及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主要症状评分(包括干涩、异物感、灼热感、充血、酸胀)、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包括P100潜伏期和振幅)。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均视力好转,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干涩、异物感、灼热感、充血、酸胀的症状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100潜伏期缩短、P100振幅升高,且观察组显著短(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疗法比较,耳穴贴压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可以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DR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视力,且疗法创伤小、简便、疗效持久。
于新华于佳艺田亚强彭兰博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虚血瘀型耳穴贴压中药离子导入视力变化
3C系统在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彭兰博田亚强孙洁李明段洪刚沈艳军李英宋光耀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1型糖尿病门诊管理体系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将聊城地区1型糖尿病患者纳入门诊管理体系,评价实时(real—time,RT)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eosemonitoring system,CGMS)是否有利于改善本地区1型糖尿病控制现状及减少疾病经济负担。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型糖尿病患者115例,登记其临床资料,随机分配为CGMS组及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ofblood glucose,SMBG)组。CGMS组每6个月接受1次72hCGMS,SMBG组仅采用自我血糖监测指导胰岛索剂量调整。每6个月门诊随访时测定血糖水平,统计低血糖、酮症酸中毒(DKA)发生次数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每12个月评估微血管并发症情况,统计住院次数、治疗总费用作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6个月随访时,CGMS组餐后2h血糖(2hPG)及平均血糖(MBG)均低于SMBG组f(10.7±1.9对11.5±2.7)mmol/L,(9.7±0.5对10.6±0.7)mmol/L,均P〈0.05]。人均低血糖次数CGMS组低于SMBG组[(7.9±2.6对9.24-3.4)次,P〈0.05];12个月再次随访时,空腹血糖(FPG)、2hPG、MBG及HbA1cGMS组均低于SMBG组(t介于4.71—9.75之间,均P〈0.05),低血糖、DKA人均发生次数CGMS组低于SMBG组(t介于3.61~4.37之间,均P〈0.05)。慢性并发症、人均住院次数、年治疗总费用组问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于1型糖尿病门诊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全天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改善控制现状,同时不增加疾病经济负担。
沈艳军田亚强李明李英段洪刚彭兰博卢绍霞田晓琴李新晨
关键词:疾病经济负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