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蓓蓓
- 作品数:67 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宝鸡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宝鸡市城市扩展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以宝鸡市城市规划区为研究对象,使用多时相遥感图像研究宝鸡市城市扩展,采用1988~2015年间,5个时相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取非监督分类与人工目视相结合的方法,制成城区图,并结合宝鸡市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人口、交通、政策等情况,对宝鸡市近27年的城市建设用地在不同时期的城市扩展特征、扩展方式和速度进行研究,并对其扩展的驱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市在近27年间城市建成区面积持续扩大,各时期的城市扩展速率和扩展强度基本一致,建成区重心逐步向东发展。
- 张蓓蓓吴晓荣
- 关键词:RSGIS
- 黄土旱塬不同基因型小麦光合性能、水分利用效率及生长差异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选取8种不同基因型小麦作为试验对象,研究测定了不同基因型小麦拔节期光合性能、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叶绿素SPAD、水势、生物量、根冠比及成熟期产量,并对其差异性及相关关系做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拔节期各气体交换参数之间差异显著,其中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陕麦893最高;叶绿素SPAD之间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以陕麦893最高;不同基因型WUEi之间差异显著,以陕麦893最高,为4.49μmol CO2·mmol-1H2O;拔节期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成熟期小麦产量以陕麦893最高,达4 093.0kg·hm-2,且各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小麦叶片光合生理参数、WUEi、根冠比和产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WUEi与Ci、Tr呈显著负相关,与生物量及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n与Cond、Tr、叶绿素SPAD、水势、生物量及产量之间达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与根冠比达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绿素SPAD值与水势、生物量及产量达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根冠比达显著负相关关系。
- 张蓓蓓张辉李美娟王荷
- 关键词:小麦基因型水分利用效率
- 一种耐高温流体测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流体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内腔设置分隔板,分隔板将保护外壳分为上下两个腔体,下部腔体中安装有测量头,所述上部腔体中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保护外壳设置在输送管道的内腔,所述保护外...
- 张辉张蓓蓓王彩兰
- 文献传递
- 黄土旱塬不同基因型小麦茎流变化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美国Dynamax公司生产的Flow32包裹式茎流计,于拔节期晴朗天气条件下,通过对8种不同基因型小麦的茎流速率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测定,研究了8种不同基因型小麦茎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的茎流速率日变化都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日茎流量最大的品种是豫展2000,最小的品种为陕农150;日变化中,茎流速率受不同环境因子(温度、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相对湿度和风速)影响明显,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茎流速率与相对湿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其他环境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 张蓓蓓
- 关键词:黄土旱塬小麦茎流速率环境因子
- 浅析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近来年CO2浓度升高对小麦生长产生的重要影响。方法参考大量文献,分别从生长、生理和品质3个方面阐述了CO2浓度升高对小麦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首先,CO2浓度一定范围内的升高属于施肥效应,促进了作物的生长、提高了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了呼吸作用,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其次,CO2浓度升高对小麦的品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后,指出了研究的重点,对以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思路。结论可以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利用CO2浓度增加的肥料效应,使用一定手段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 张蓓蓓
- 关键词:小麦生理
- 一种植物生长实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生长实验装置,包括第一观察箱、第二观察箱、底板、加热装置和迷你空调,所述第一、二观察箱内部分别设有第一、第二进气管,第一、第二进气管一端分别穿过第一、第二观察箱的外壁延伸至外界,第一、第二进气管位...
- 张蓓蓓张辉
- 文献传递
- 光照强度对黑麦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研究黑麦草生长发育的最适光照强度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的外界环境。方法采用水培法在Fytosys生长箱中设置6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培养黑麦草,应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黑麦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记录幼苗生长发育及其萌发指标。结果 (1)不同光照强度下黑麦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以光照强度为300和400μmol/(m^2s)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分别为8.24和8.16mg/g。(2)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黑麦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呈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光照强度为300μmol/(m^2s)时三者的值最高,分别为92.33%,52.78和211.58。(3)黑麦草各生长指标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呈极显著差异(P<0.01),芽长的值在光照强度为300和400μmol/(m^2s)处理下较长,分别为4.01和4.05cm,根长以光照强度为300μmol/(m^2s)处理下较长,为3.04cm;各光照强度处理下根重和芽重也达到极显著性差异(P<0.01),以光照强度300μmol/(m^2s)处理下的根重和芽重最重,分别为0.06和0.10g/10株。(4)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黑麦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芽长、根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现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92,0.80,0.63和0.85。结论光照强度为300μmol/(m^2s)处理下黑麦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生长发育较好,在以后黑麦草种植过程中可选择光照强度为300μmol/(m^2s)照射下进行培育和种植。
- 刘怡凡张蓓蓓王荷周侠李赛秦晓荣
- 关键词:光照强度黑麦草可溶性蛋白
- 一种内置式计算机多重散热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式计算机多重散热装置,属于计算机配件技术领域。内置式计算机多重散热装置包括机架、散热风扇和辅助散热器,机架具有风道,散热风扇设置于风道内,辅助散热器包括相互连通且形成散热通道的热交换器、制冷器和水泵,...
- 张辉张蓓蓓
- 文献传递
- 藏北高寒草地土壤磷脂脂肪酸指纹特征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被引量:3
- 2017年
- 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土壤的生物活性,同时也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转化与循环的动力。高寒草地是藏北高原分布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不仅是亚洲中部高寒环境中最为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而且在世界高寒地区亦具有代表性。为了解藏北不同类型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了藏北5种高寒草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荒漠草原和高寒荒漠)的土壤磷脂脂肪酸(PLFA)指纹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土壤有机碳、总氮等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藏北5种高寒草地土壤PLFA中16:0和18:1w9c含量高,土壤PLFA主要包括直链饱和脂肪酸、直链单不饱和脂肪酸、支链饱和脂肪酸和环丙烷脂肪酸,其中直链单不饱和脂肪酸(27.77%~36.66%)和支链饱和脂肪酸(30.15%~36.61%)占比较高,环丙烷脂肪酸(3.48%~10.16%)仅占较少部分。高寒草甸土壤总PLFA含量、细菌、真菌、放线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PLFA含量最高,其含量分别是其他4种草地类型土壤的2.00~6.45,2.01~8.88,1.82~3.52,1.61~5.37,2.01~9.17和2.06~10.94倍。大部分PLFA分子集中于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草原土壤中,另外两种高寒草地土壤仅含少量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在5种类型草地中的样点基本分散,而在每种类型草地样点中基本集中,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在不同草地类型土壤中存在明显差异,而在同一类型草地土壤中相近。土壤总PLFA,细菌、真菌、放线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PLFA含量与土壤有机碳、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表明土壤碳、氮含量与土壤微生物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相互刺激关系。该研究通过量化藏北不同类型高寒草地土壤的PLFA指纹特征,并分析其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提供
- 马书琴王小丹王荷张蓓蓓陈有超鲁旭阳
- 关键词:磷脂脂肪酸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
- 长武县1979——2008年水面蒸发量与温度、降水量关系通径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为了揭示各气象因子对于水面蒸发量的影响,并找出影响水面蒸发量的主要气象因素。笔者先后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对长武县1979—2008年蒸发量及相关气象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气象因子的变异程度在合理范围内,变异系数的大小为:温度(CV=0.06)<水面蒸发量(CV=0.12)<降水量(CV=0.24);各气象因子与水面蒸发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且相关程度为:温度(r=0.930)>降水量(r=0.765);在进一步的通径分析研究中,从直接效应来看,温度对蒸发量的影响较为明显,降水量则相对较小,且呈现一定的副作用;从通径分析的间接效应来看,降水量主要通过平均温度对蒸发量产生影响。降水量对蒸发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温度变化起作用,因此,影响水面蒸发量的主导因素是温度变化。
- 张辉张蓓蓓
- 关键词:水面蒸发量降水量温度相关系数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