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利平

作品数:205 被引量:1,037H指数:15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7篇专利
  • 11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0篇农业科学
  • 24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0篇绵羊
  • 27篇基因
  • 24篇牦牛
  • 21篇多态
  • 21篇多态性
  • 20篇细毛
  • 20篇细毛羊
  • 20篇高山细毛羊
  • 17篇甘肃高山细毛...
  • 17篇补饲
  • 16篇克隆
  • 12篇繁殖
  • 11篇PCR-SS...
  • 10篇饲料
  • 9篇葡萄
  • 9篇线粒体
  • 9篇线粒体DNA
  • 9篇MT
  • 8篇应急
  • 8篇羔羊

机构

  • 19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5篇甘肃省农业科...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深圳出入境检...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青海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全国畜牧总站
  • 3篇天津市农业科...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宁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全国畜牧兽医...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兰州职业技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97篇张利平
  • 91篇吴建平
  • 31篇杨联
  • 25篇张昌吉
  • 21篇王欣荣
  • 19篇成述儒
  • 18篇张勇
  • 17篇宫旭胤
  • 13篇王磊
  • 13篇郭武君
  • 13篇贾建磊
  • 12篇雷赵民
  • 11篇曹孜义
  • 11篇刘哲
  • 10篇李唯
  • 10篇张慧霞
  • 9篇汪晓娟
  • 9篇李晓梅
  • 8篇丁强
  • 8篇万红玲

传媒

  • 29篇甘肃农业大学...
  • 11篇草业科学
  • 9篇中国草食动物...
  • 8篇中国草食动物
  • 5篇中国畜牧杂志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5篇基因组学与应...
  • 4篇草业学报
  • 4篇畜牧兽医学报
  • 4篇生物工程学报
  • 4篇草地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遗传
  • 3篇中国生物工程...
  • 3篇家畜生态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Acta B...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草食家畜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5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7篇2015
  • 13篇2014
  • 11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16篇2010
  • 18篇2009
  • 15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2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境内6个牦牛群体mtDNAD-环序列遗传多样性与聚类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线粒体DNA分子标记研究了甘肃境内6个牦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了聚类和网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境内6个牦牛群体240个个体的mtDNA D-loop全序列长度变异为891~895 bp,(G+C)含量为38.80%,(A+T)含量为61.20%,说明甘肃境内6个牦牛群体mtDNA D-loop区富含A和T。6个牦牛群体240个体mtDNA D-loop序列共发现60个变异位点,变异主要集中在200~400 bp之间,说明该区域为牦牛mtDNA D-loop区的高变区。240个牦牛mtDNA D-loop序列共发现41种单倍型,在玛曲牦牛和碌曲牦牛群体发现的单倍型数最多,均为21个,其次为夏河牦牛群体(18个),在天祝白牦牛群体发现的单倍型数最少(11个)。单倍型多样度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析表明,来自于甘南州的3个牦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而天祝白牦牛群体最低。41个单倍型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和网络关系分析表明,甘肃境内6个牦牛群体可能具有2个母系起源。
成述儒曾玉峰王欣荣张利平吴建平
关键词:MTDNAD-LOOP母系起源牦牛
绵羊BMP-15基因在不同产羔性状母羊中的表达量差异及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选择分别影响Hanna、Cambridge与Belclare三个不同品种绵羊高繁殖力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为候选基因,为了解不同产羔性能母羊BMP-15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产羔数性状关联性分析,采用real time RT-PCR的方法检测BMP-15基因在蒙古羊、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3种绵羊母羊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肾脏、心脏5个组织中m RNA的分布。结果表明,在具有高繁殖力的蒙古羊双羔母羊、无角陶赛特羊双羔母羊中,BMP-15基因集中表达在肾脏和卵巢,其中肾脏的表达量高于卵巢(p〈0.05),而其余组织表达并不明显;在小尾寒羊多羔母羊中,BMP-15基因集中表达在肾脏、心脏和卵巢,其余组织表达并不明显。在蒙古羊及无角陶赛特羊卵巢中,双羔母羊的BMP-15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单羔母羊(p〈0.05),而小尾寒羊多羔母羊的卵巢中BMP-15基因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蒙古羊的单、双羔母羊。推测BMP-15基因可能是影响以上3个品种绵羊高产的候选基因之一。
朱韶华张利平马晓明杜丽张筱艳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
家鸭细胞色素C氧化酶Ⅲ(COⅢ)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线粒体是存在于绝大多数真核细胞内的一种基本的、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氧化磷酸化的场所。不同脊椎动物同源基因序列的比较显示,细胞色素b(Cytb)、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Ⅰ)、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COⅡ)、细胞色素C氧化酶Ⅲ(COⅢ)基因最保守,同源性最高,ATPase6、ATPase8基因、ND基因变异比较大。以家鸭(Anas platyrhynchos)肝脏的线粒体DNA为模板,按照GenBank已经公布的潜鸭族(AF090337)的全序列及其绿头鸭的mtDNA部分序列(L22476、L16770、L22477)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并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Ⅲ亚基(COⅢ)的全序列784bp以及ATPase6基因的3′端和tRNA-Gly基因的5′端序列共934bp。用DNAStar分析软件对家鸭与GenBank中7种禽类的COⅢ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显示家鸭与这些动物的COⅢ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同科潜鸭属中的Aythya americana的相似性最高为90.6%,与同目不同科的加拿大雁、小天鹅、白额雁的相似性分别为89%、88.6%、88.6%。根据家鸭与其他7种禽类的COⅢ基因序列相似性所建立的进化树,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
张娟张利平宗卉吴建平朱建勇杨联孙永峰
关键词:家鸭同源性系统学
稀土Nd^(3+)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1993年
Nd^(3+)离子在低浓度时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也提高了α—淀粉酶活力,降低了培养介质的电导率,其最适浓度为5ppm。研究还表明Nd^(3+)离子促进小麦种子萌发、生长和提高α—淀粉酶活力与萌发幼苗中的电解质外渗量下降有密切关系。
陈靠山高荣王运傅张利平崔素霞
关键词:稀土元素小麦种子萌发生理特性
绵羊mtDNA变异与产羔数关联分析
2021年
旨在分析线粒体DNA变异与产羔数性状的关系,寻找影响绵羊繁殖性能的分子遗传标记,为高繁殖力绵羊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本研究以有产羔记录的健康小尾寒羊多羔母羊(multiple Small tailed han sheep,XM)、湖羊多羔母羊(multiple Hu sheep,HM)、蒙古羊双羔母羊(twins Mongolian sheep,MT)、蒙古羊单羔母羊(singletons Mongolian sheep,MS)、欧拉羊双羔母羊(twins Oula sheep,OT)、欧拉羊单羔母羊(singletons Oula sheep,OS)、甘肃高山细毛羊双羔母羊(twins Gansu alpine fine wool sheep,GT)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单羔母羊(singletons Gansu alpine fine wool sheep,GS)为研究对象,通过PCR和测序法检测试验羊mtDNA多态性,并结合产羔数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在A1099T、T1112C、C13576T、T13837C和T13855C位点,XM与HM之间基因型分布基本一致,XM与MS、OT、OS、GT、GS之间基因型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T15668C位点,MT与MS之间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T15445C、T15627C、T15657C、T15732C、G15977A、A16101G和C16429T位点,OS与OT之间基因型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A15923G位点,GT与GS之间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T15668C变异位点显著影响蒙古羊产羔数(P<0.05);T15445C、T15627C、T15657C、T15732C、T15956C、G15977A和C16429T变异位点显著影响欧拉羊产羔数(P<0.05);A15923G位点显著影响甘肃高山细毛羊产羔数(P<0.05)。单倍型Hap_2(TTCTTACGC)和Hap_4(TTTTTATGC)对试验绵羊产羔数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肖帆张利平吴建平靳继鹏孙渭博张筱艳
关键词:绵羊线粒体DNA产羔数
高寒山区6种多年生牧草生长发育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针对甘肃省临潭县高寒山区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于早春播种6种多年生牧草,以探讨其在高寒山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对其物候期、生物学特征、产量、营养及翌年越冬率观测结果表明:播种当年6种牧草均未完成其生活史,仅停留在分蘖(枝)期;甘肃红豆草、小冠花、甘农一号苜蓿和猫尾草产草量较高、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可在高寒山区退牧还草和人工草地中建植;垂穗披碱草适应性强,产草量较低,可作为改良退化草地草种加以利用;红三叶在高寒山区越冬率和产量都较低,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建议种植。
李建伟陈本建张利平王欣荣吴建平
关键词:物候期越冬率营养成分
PCR-mtDNA检测鹌鹑源性成分的扩增引物及其检测试剂盒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禽类源性成分的检测,尤其涉及鹌鹑源性成分的检测。一种用于检测鹌鹑源性成分的特异性PCR-mtDNA扩增引物,其主要特点是上下游长度均为18bp的核苷酸,序列为上游引物AF(18bp):5′-TGAGCTCA...
宗卉张慧霞张利平阮周曦吴建平李丽娟陶虹
文献传递
磁珠富集法筛选兰州鲇微卫星分子标记被引量:9
2014年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又名黄河鲶,隶属于鲇形目(Siluriformes)、鲇科(Siluridea)、鲇属(Silurus),是我国黄河中上游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俗有“黄河鲶鱼活人参”之称[1]。但由于过度捕捞、水利工程等因素,兰州鲇野生种群数量日益减少,已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2]。
魏大为连总强吴旭东王发新肖伟张利平
关键词:兰州鲇微卫星标记磁珠富集
甘肃高山细毛羊DRB1基因内含子2微卫星多态性与生长速度的关联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22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性能测定、DNA测序验证、微卫星DNA多态性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甘肃高山细毛羊DRB1基因内含子2微卫星多态性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DRB1基因内含子2微卫星重复单位是由GT/GA组成的复合型微卫星座位。研究共检测到13个等位基因和40种基因型,等位基因201、195和193 bp是优势等位基因,201/201 bp是优势基因型。该微卫星座位多态信息含量为0.830,杂合度为0.847,属高度多态座位。相关性分析表明,183、191、207和197 bp等位基因对应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群体出生体质量极显著高于165、219、195、213和203 bp等位基因群体(P<0.01),同时显著高于179、189、193和201 bp等位基因群体(P<0.05),含有179、189、193和201 bp等位基因的群体的出生重显著高于165、219、195、213和203 bp等位基因的群体(P<0.05)。就甘肃高山细毛羊1月龄、2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质量综合考虑,含有197和207 bp等位基因群体的体质量较高,从甘肃高山细毛羊DRB1基因内含子2微卫星座位选择考虑,在选种时尽量保留含有197和207 bp等位基因的个体作为种用,将可能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的出生体质量和出栏体质量(6月龄体质量)。
成述儒王华樊庆山王欣荣张利平吴建平
关键词:甘肃高山细毛羊微卫星DNADRB1基因
不同繁殖力绵羊BMPR-IB基因CDS区864位点多态性检测
2020年
为探究骨形态发生受体蛋白IB基因(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B,BMPR-IB)编码区多态性对绵羊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试验以小尾寒羊、蒙古羊单双羔母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扩增及DNA直接测序法检测BMPR-IB基因CDS区864位点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产单双羔蒙古羊中均检测到野生TT基因型、杂合突变TC基因型和纯合突变CC基因型,优势等位基因均为T;在小尾寒羊中检测到野生TT基因型、杂合突变TC基因型,优势等位基因为T。经遗传多样性检测分析可知,产双羔蒙古羊与产单羔蒙古羊均处于中度多态(0.25
马斌奇张利平肖帆周鹏郝子云莫非李春平周建国路平乐倪秀琳
关键词:绵羊BMPR-IB基因多态性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