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3篇细胞
  • 3篇靶点
  • 3篇病变
  • 2篇凋亡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体外
  • 2篇体外筛选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治疗
  • 2篇内皮
  • 2篇疾病
  • 2篇黑色素

机构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张丽娟
  • 5篇李筱荣
  • 5篇张琰
  • 2篇刘勋
  • 2篇薛振毅
  • 2篇李岩
  • 2篇刘冕
  • 2篇张凯
  • 2篇张荣信
  • 1篇胡博杰
  • 1篇蒋元丰
  • 1篇刘巨平
  • 1篇张晓敏
  • 1篇朱立群
  • 1篇王红星
  • 1篇张灵君
  • 1篇李盛来
  • 1篇东莉洁
  • 1篇曾京

传媒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验临床...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199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视网膜激光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小鼠视网膜激光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FP-MSCs)。13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和MSCs治疗组,分别为15、60、60只。采用激光光凝方式建立视网膜激光损伤模型。激光光凝后1d,MSCs治疗组小鼠尾静脉注射0.2mlGFP-MSCs细胞悬液(含MSCs1×106个),损伤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分别于激光光凝后3、7、14、21d,处死各组小鼠并摘除眼球。采用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并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激光斑直径和外核层光感受器细胞核完全缺损区域直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MSCs治疗组GFP-MSCs的迁移情况。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正常对照组视网膜组织结构完整;损伤对照组及MsCs治疗组均可见视网膜组织结构损伤,但MSCs治疗组较损伤对照组损伤程度减轻。激光光凝后3d,损伤对照组与MSCs治疗组激光斑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4,P〉0.05);MSCs治疗组外核层细胞核完全缺损区域直径小于损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9,P〈0.05)。激光光凝后7、14、21d,MSCs治疗组激光斑直径(t=5.180、5.417、2.381)和外核层细胞核完全缺损区域直径(t=3.530、3.224、3.162)均小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激光光凝后3、7、14、21d,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内均未见凋亡细胞;损伤对照组及MSCs治疗组小鼠损伤部位视网膜内可见凋亡细胞;MSCs治疗组平均细胞凋亡数均小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42、7.479、6.678、3.953,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激光光凝后3、7、14、21d均�
蒋元丰张晓敏张琰张丽娟张灵君刘勋李筱荣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视网膜病理生理学细胞凋亡
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SAb及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
1997年
本文对Graves病(GD)不同治疗时期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及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GD未治组患者血TSA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阳性率高达79%,而且存在明显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GD未治组患者CD3^+、CD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CD4/CD8及CD2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经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GD患者血TSAdisplay
朱立群张丽娟
关键词:GRAVES病淋巴细胞亚群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谷氨酸诱导的视网膜兴奋性毒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 视网膜中谷氨酸异常增高是主要致盲性眼病的基本病理机制之一,但目前仍缺乏一种针对谷氨酸诱导的视网膜兴奋性毒性的有效保护措施.研究证明腹腔注射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可拮抗谷氨酸诱导的大脑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但其对视网膜疾病的保护作用尚未证实. 目的 研究α-MSH对谷氨酸引起的视网膜兴奋性毒性的保护作用. 方法 用胚胎第9天(E9)的鸡视网膜建立组织块培养体系.分别收集体外培养第3、5、7天的视网膜组织块及第12、14、16天(E12、E14、E16)的鸡胚视网膜各3块,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标本的视网膜形态及组织结构,并用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点视网膜组织块中α-MSH受体(MCRs)表达量的动态变化.将视网膜组织块分为谷氨酸刺激组、α-MSH+谷氨酸刺激组以及正常培养组,分别用谷氨酸及α-MSH+谷氨酸处理48 h,正常培养组未做处理,用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块中细胞凋亡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块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 结果 培养3、5、7d视网膜组织块中各层组织结构与E12、E14和E16的视网膜组织结构相似.MC1R mRNA在E9、E12、E14和E16鸡视网膜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出生后第1天(P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MC5R mRNA在E9的表达量明显低于E12及E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从E14至P1则逐渐降低;而MC1R mRNA和MC5R mRNA在培养不同时间视网膜组织块中的表达呈现同样的规律.TUNEL染色显示,谷氨酸刺激鸡胚视网膜组织48 h后,视网膜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细胞大量凋亡,外核层亦有少量凋亡细胞.DAPI染色结果表明,视网膜各层排列紊乱,但α-MSH+谷氨酸刺激组视网膜结构比较规则.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谷氨酸刺激组鸡胚视网膜每张切片的平均凋亡细胞数量为�
刘冕张琰刘勋张丽娟李盛来王红星李筱荣
关键词:Α-黑素细胞刺激素视网膜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凋亡
MicroRNA在眼部的表达及其功能被引量:9
2012年
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普遍存在于生物基因组的非编码蛋白质的单链小RNA,长约22个核苷酸。它们通过在转录后和翻译水平调节基因表达而调控生理和病理过程。在眼部组织表达的miRNA有百余种,它们在眼部发育,分化,损伤后再生以及昼夜节律调控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另一方面,miRNA也在眼部新生血管生成,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病变的发生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及其作用靶点在眼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机制研究将为眼病的新型分子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张丽娟张琰东莉洁李筱荣
关键词:微RNAS基因表达眼疾病
双靶点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以及双靶点干预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变化。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1组)和糖尿病(DM)组。经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后8、10、12周取大鼠视网膜标本行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EGF、CTGFmRNA表达变化。根据上述结果,选取相同条件的大鼠60只,随机选择50只大鼠依照上述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CON2组)。建模后第10周,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双靶点干预组、ranibizumab单靶点干预组、CTGF小发夹RNA(shRNA)单靶点干预组、DM未干预组。干预1周后取各组大鼠视网膜标本,行实时定量RTPCR检测VEGF、CTGFmRNA表达变化。结果建模后第8周,DM组大鼠视网膜CTGFmRNA水平显著增高且一直持续到第12周,与CON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一2.49、一2.67、一2.42,P〈0.05);第8周时DM组大鼠视网膜VEGFmRNA水平与CON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一0.443,P=0.669);第10周时显著上调且一直维持到第12周,与CON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一2.35、一2.57,P〈0.05)。Ranibizumab单靶点干预组大鼠视网膜VEGFmRNA表达水平较DM未干预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一3.44,P〈0.05),与CO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一1.37,P〉0.05);CTGFmRNA表达显著高于DM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2.48,P〈0.05)。CTGFshRNA单靶点干预组大鼠视网膜CTGF、VEGFmRNA表达均较DM未干预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3、一2.92,P〈0.05)。双靶点干预组大鼠视网膜VEGF、CTGFmRNA表达均下调,与DM未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一6.09、一5.11,P〈0.001);与CON2组比较,差异无统�
曾京胡博杰张琰张丽娟刘冕李筱荣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克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α-MSH对糖尿病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目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贯穿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α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的探索。  方法:SD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
张丽娟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Α-促黑素细胞激素
文献传递
FATS作为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的靶点及应用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FATS基因或其表达产物在黑色素瘤免疫环境中发挥的作用,能够作为黑色素瘤相关疾病的功能产品的靶点,还可以用于黑色素瘤相关疾病的功能产品的体外筛选。
张荣信张凯张丽娟薛振毅李岩
吞咽功能训练对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吞咽困难的干预效果
目的:  1.头颈部肿瘤患者吞咽困难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2.探讨吞咽功能训练对头颈部肿瘤方射治疗患者吞咽困难的干预效果。  方法:  1.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头颈部肿瘤吞咽困难患者220例作...
张丽娟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吞咽功能训练干预效果
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患者14例临床诊疗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患者的病变特征、伴随症状、诊疗及其预后,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至2010年住院患者中发现的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患者,将其眼科检查、病变特征、治疗及预后加以总结。结果 14例24眼患者均表现为典型的下方虹膜缺损,脉络膜为视盘下方4点到6点钟位的片状扇形缺损,缺损大小相似。主要并发症为:小眼球、小角膜、斜视、眼球震颤、弱视、屈光不正、视力低下、白内障、青光眼及视网膜脱离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7/14)、视网膜脱离(5/14)及开角型青光眼(2/14)为患者入院的主要原因,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a视力为0.5~1.0,视力提高在6行以上;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光凝及硅油填充术后1a视力为0.05~0.3,复位率为100%;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a视力稍有下降,仍在数指/30cm~0.4之间。结论临床上对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的患者应行全面眼科检查,及早发现影响这类患者视力的并发症,并给予积极治疗。
张丽娟张琰刘巨平李筱荣
关键词:病变特征预后
FATS作为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的靶点及应用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FATS基因或其表达产物在黑色素瘤免疫环境中发挥的作用,能够作为黑色素瘤相关疾病的功能产品的靶点,还可以用于黑色素瘤相关疾病的功能产品的体外筛选。
张荣信张凯张丽娟薛振毅李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