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少华

作品数:55 被引量:61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水利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天文地球
  • 9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8篇地球物理
  • 8篇地质
  • 7篇地球物理场
  • 5篇地壳
  • 5篇地质构造
  • 5篇科技期刊
  • 5篇海槽
  • 5篇冲绳海槽
  • 4篇地震
  • 4篇东海海域
  • 4篇中国东部大陆
  • 4篇勘探
  • 4篇海域
  • 4篇GIS环境
  • 3篇地磁
  • 3篇地磁测量
  • 3篇地磁图
  • 3篇地球动力
  • 3篇地球动力学
  • 3篇油气

机构

  • 4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地球物理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学报》编辑...
  • 1篇大连外国语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约克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5篇刘少华
  • 15篇郝天珧
  • 15篇江为为
  • 10篇宋海斌
  • 8篇朱东英
  • 6篇滕吉文
  • 5篇刘建华
  • 4篇李庆谋
  • 3篇胡素芳
  • 3篇安振昌
  • 3篇彭丰林
  • 3篇汪海英
  • 3篇胥颐
  • 2篇姚长利
  • 2篇吕惠进
  • 2篇何燕
  • 2篇王军芝
  • 2篇阎晓蔚
  • 2篇刘振峰
  • 2篇张颖

传媒

  • 22篇地球物理学进...
  • 5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中国科技期刊...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地质通报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第9届中国科...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工程检测...
  • 1篇2014年子...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海深部结构与中朝—扬子块体结合带在海区位置的地球物理研究被引量:52
2004年
以黄海及其邻区为研究对象 ( 32~ 4 2°N ,1 2 0~ 1 30°E) ,以研究区的空间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和地震层析成像数据为基础 ,在研究区中分辨出方向各异的主要断裂带并给出它们的分布。对在朝鲜半岛存在的一条近SN向分布的断裂带进行了重点讨论。根据重力数据、莫霍深度分布特点和层析成像的结果 ,认为该断裂带的两侧应属于不同的构造地质单元 ;提出该断裂带与五莲—青岛断裂带和济州岛南缘断裂带一起组成了中朝与扬子块体在黄海海区的边界结合带的认识 ;并推测在三叠纪的晚期 ,沿郯庐断裂带和该断裂带曾分别发生过左旋和右旋走滑。受SN向挤压应力的作用 ,(下 )扬子块体被平移嵌入到中朝块体之中。因此 ,两个块体在海区的结合带为一个巨大的“Z”
郝天珧SUH Mancheol刘建华阎晓蔚CHOI Suckwon姚长利刘少华戴明刚徐亚
关键词:深部结构重磁异常地震层析成像
2011年度《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会议纪要
2012年
金秋10月,每年一度的《地球物理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编委会在风景秀丽的长沙枫林宾馆举行.2011年10月1913晚8点30分,主编刘光鼎院士主持召开会议,参加年会的编委臧绍先、王家林、万卫星、陈晓非、刘代志、刘少华等出席会议,学会领导郭健、黄清华、倪四道和编辑部胡素芳、何燕、汪海英等参加了会议.专职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刘少华编审向编委会做了2010-2011年度工作汇报.汇报了《学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取得成就和进展、存在问题和下年度工作计划及发展设想.
刘少华
关键词:编委会编辑部主编
东海冲绳海槽地壳结构与性质研究现状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东海及其邻近地区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场特征,主要是地壳结构与性质的研究成果、论点与依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分析总结可以得出,国内外学者对东海大陆架地区的地壳性质没有大的分歧,认为应具有陆壳性质。但对冲绳海...
江为为刘少华朱东英宋海斌
关键词:陆壳洋壳
文献传递
冲绳海槽及其邻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特征
分析了冲绳海槽及其邻域的重、磁场特征,同时对研究区域的布格重力数据进行了上延拓及二次垂直导数计算.根据分析与计算可知,在冲绳海槽及其周边区域,重磁异常的主要走向为NNE向,重、磁场的分布特征表明冲绳海槽及邻域地球物理场变...
江为为刘少华郝天珧宋海斌朱东英
关键词:地球物理场地壳结构冲绳海槽
文献传递
基于整数小波和非负有序独立成分分析的遥感影像融合
2010年
结合ICA算法可以去除高阶冗余信息和IWT具有多分辨率、运算速度快的特性,在非负性条件的约束下,提出一种基于整数小波变换和非负有序独立成分分析(IWT-ONICA)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将该方法用于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的融合,数理统计(峰值信噪比、扭曲度、熵等)和目视判读结果表明,该方法融合效果优于其他方法,融合结果更加清晰,可视性更好。
余先川安卫杰倪锋曹婷婷龙四亮刘少华
关键词:整数小波变换遥感影像融合
中国东部大陆与东海海域地质构造的相关性分析
地球动力学特征表明:东海海域地球动力学特征与中国东部大陆地球动力学特征关系密切,这一地区是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结合地带,构造活动十分强烈,是研究中国大陆及其邻域构造运动,进行地球动力学特征分析的极为有利、重要的地区.
江为为郝天珧刘少华朱东英
关键词:中国东部大陆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场地球动力学
文献传递
2006年下半年三次重要地球物理会议概述被引量:3
2006年
刘少华
关键词:物理学进展出版单位编辑部
分形噪声、(多维)分形滤波及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处理应用被引量:9
2001年
白噪声、布郎运动以及其它满足在双对数坐标中呈一直线的信号具分形结构、自相似性或尺度无关性。地球物理信号通常表现为多个这类信号的叠加 ,为多维分形特征。研究、模拟在双对数坐标中成一直线的信号以及如何将多维分形中多个这种信号剖分出来 ,对于理解相应的地质、地球物理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两口井的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处理 ,可以初步看出 ,在选定的地球物理测井曲线中 ,其具多维分形特征 ,不同的沉积过程相互叠加在原始测井曲线中。用滤波方法分析分解信号 ,可以了解不同沉积作用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可能的环境变化控制机制。开发的图形界面程序使得这一过程极为容易实现。
李庆谋刘少华
关键词:测井曲线白噪声分形信号地球物理勘探
科技学术期刊如何国际化
当前科技发展信息化的一个趋势是重要科技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本文从依照国际惯例办刊,提高学术质量,科技论文的学术内容国际化,作者源于多个国家,建立国际化的编委会,引文分析,以及编辑工作等方面讨论了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问题和对...
郭爱缨张颖刘少华
文献传递
分形噪声、多维分形滤波及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处理应用被引量:6
2000年
白噪声、布郎运动以及其它满足在双对数坐标中呈一直线的信号具分形结构、自相似性或尺度无关性 .地球物理信号通常表现为多个这种信号的叠加 ,表现为多维分形特征 .研究、模拟在双对数坐标中成一直线的信号以及如何将多维分形中多个这种信号剖分出来 ,对于理解相应的地质、地球物理成因机制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两口井的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处理 ,可以初步看出 ,在选定的地球物理测井曲线中 ,其具多维分形特征 ,不同的沉积过程相互叠加在原始测井曲线中 .用滤波方法分析分解信号 ,可以了解不同沉积作用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可能的环境变化控制机制 .开发的图形界面程序使得这一过程极为容易 .
李庆谋刘少华
关键词:古气候变化测井曲线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