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天珧

作品数:422 被引量:3,006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86篇期刊文章
  • 137篇会议论文
  • 90篇专利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0篇天文地球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电子电信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1篇地球物理
  • 94篇地震
  • 74篇海底
  • 57篇海底地震
  • 53篇地壳
  • 50篇地质
  • 45篇勘探
  • 44篇地震仪
  • 41篇海底地震仪
  • 39篇反演
  • 33篇地球物理研究
  • 32篇盆地
  • 31篇岩石
  • 31篇油气
  • 30篇层析成像
  • 25篇综合地球物理
  • 25篇波速
  • 23篇重磁
  • 22篇地震勘探
  • 21篇地球物理场

机构

  • 420篇中国科学院
  • 3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7篇青岛海洋地质...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2篇同济大学
  • 1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1篇中国地震局
  • 10篇中国国土资源...
  • 8篇国家海洋局第...
  • 8篇自然资源部第...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遥...
  • 4篇国土资源部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422篇郝天珧
  • 102篇徐亚
  • 82篇游庆瑜
  • 70篇胥颐
  • 59篇江为为
  • 57篇黄松
  • 51篇赵春蕾
  • 49篇刘建华
  • 43篇宋海斌
  • 39篇李志伟
  • 33篇张妍
  • 30篇刘劲松
  • 28篇徐锡强
  • 20篇王元
  • 19篇丘学林
  • 18篇吕川川
  • 18篇赵百民
  • 18篇刘福田
  • 16篇胡卫剑
  • 15篇刘少华

传媒

  • 71篇地球物理学报
  • 71篇地球物理学进...
  • 7篇地学前缘
  • 6篇中国地球物理...
  • 5篇中国科学院地...
  • 5篇中国地球物理...
  • 5篇中国地球物理...
  • 4篇科学通报
  • 4篇热带海洋学报
  • 4篇中国科学:地...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工程检测...
  • 3篇中国科学院地...
  • 3篇中国科学院地...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现代地质
  • 2篇物探与化探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14篇2021
  • 21篇2020
  • 9篇2019
  • 12篇2018
  • 10篇2017
  • 16篇2016
  • 19篇2015
  • 17篇2014
  • 20篇2013
  • 16篇2012
  • 21篇2011
  • 15篇2010
  • 21篇2009
  • 17篇2008
  • 17篇2007
  • 22篇2006
  • 20篇2005
  • 27篇2004
4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东部海域及邻区岩石层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与构造分析
本文利用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反演了中国东部海域的岩石层结构,对中国东部海域及邻区岩石层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与构造进行了分析。
胥颐刘建华郝天珧刘劲松李志伟江为为
关键词:海洋地质岩石构造地震层析
文献传递
基于稀疏表达的OBS去噪方法被引量:6
2018年
海底地震仪(OBS)采集数据的去噪处理是开展OBS震相分析及后续处理反演的基础.本文结合曲波(Curvelet)变换及压缩感知提出一种稀疏化表达的OBS去噪方法,并通过与小波变化对比等探讨去噪效果.曲波变换具有抛物尺度及识别线性异常的优点,可以稀疏地表示OBS数据,再结合压缩感知思想对稀疏表达OBS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和重构.通过对变换后的系数进行基于L1范数的冷却阈值迭代滤波,获得最优的变换系数,本文指出基于曲波变换的冷却阈值迭代法能够很好地对OBS数据去噪.对比小波和曲波两种变换在相同迭代次数下对理论模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表明曲波变换得到的结果信噪比更高.利用本文方法对渤海地区采集的OBS数据进行去噪处理获得了更加清晰连续的震相,噪声压制效果更明显,为震相拾取及后续速度模型反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南方舟徐亚刘伟刘伟郝天珧刘丽华
关键词:OBS字典压缩感知曲波变换
一种重力多界面反演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多界面反演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观测点的信息、重力观测值、初始模型范围、地下介质信息、待反演层位信息、及模型泛函各部分的正则化权重;对地下介质进行网格剖分;计算初始模型网格剖分后的各柱状体对观...
邢健郝天珧黄松徐亚胡卫剑
文献传递
中国边缘海岩石层结构研究
<正>研究区包括东海与南海,共使用了研究区内1222个地震台记录的地震数据。在此基础上给出中国边缘海深部结构框架。面波研究将研究区扩展到南纬10°,重磁方法主要针对东海地区,成图网格间距为20km×20km。
郝天珧刘建华黄忠贤胥颐胡忠义
文献传递
一种海底浅部沉积层剪切波速度探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浅部沉积层剪切波速度探测装置及方法,属于海洋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方法实现包括如下步骤。首先进行作业区人工地震探测系统设计,主要是给定合理的海底地震仪器设备投放间距和海面气枪激发间距;按照设计进行海上人工...
王元游庆瑜郝天珧胡耀星赵春蕾张妍徐锡强
文献传递
渤海东南部深地震探测与地壳结构研究新进展——OBS2013剖面数据处理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OBS2013测线沿NNW-SSE方向跨越渤中坳陷和胶东隆起次级构造以及张家口-蓬莱和郯庐两每深大断裂带。对测线上13个站位折合剖面进行震相分析,识别出丰富的Ps、Pg、PcP、Pn和PmP震柏。通过射线追踪和走时拟合,建立了二维P波速度结构模型。模型将渤海深部速度结构分为6层,最上部两层为新生界,速度由1.8~2.0km/s变化为4.4~4.7km/s,埋深为0.5~7.2km,并向胶东隆起方向逐渐尖灭。向下依次分为上地壳下部、中地壳和下部地壳,地壳速度由5.6~5.9km/s变化为7.0km/s,其中上地壳底芥面埋深11.1~12.9km,中地壳底界面埋深18.0~18.9km,莫霍面在渤中凹陷处埋深最浅为25.5km,向胶东隆起方向逐渐增大叫30km。莫霍面之下上地幔顶部速度为8.0~8.1km/s。渤海下部地壳厚度变化接近5km,从下地壳到上地幔顶部均无明显的大尺度横向速度变化,岩装底侵不发育。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推测渤海东南部与华北克拉通中部相比,下地壳厚度减薄9~13.4km,地壳减薄非常有限,具有典型陆壳特征。
李祖辉郑彦鹏支鹏遥刘保华郝天珧张训华刘晨光马龙
关键词:深地震探测海底地震仪地壳结构岩石圈减薄
对日本俯冲带与IBM俯冲带俯冲特征的地球物理研究:来自重力与震源分布数据的启示
日本俯冲带与IBM俯冲带位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三者的交汇地带,是典型的"俯冲工厂"地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利用震源分布资料与卫星重力数据对日本俯冲带与IBM俯冲带进行了研究.通过空间重力异常反映了俯...
胡立天邢健郝天珧SUH Man-cheolKIM Kwang-hee
关键词:西太平洋俯冲带IBM
南海西南次海盆演化扩张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吕川川郝天珧林间丘学林
实时传输多功能海底地震仪
一种实时传输多功能海底地震仪,实时传输多功能海底地震仪,包括仪器舱、水下声学调制解调器、脱钩机构、沉耦架;仪器舱包含玻璃仪器舱和塑料仪器舱,玻璃仪器舱固装于塑料仪器舱内,脱钩机构位于塑料仪器舱顶端,水下声学调制解调器的水...
游庆瑜郝天珧赵春蕾
文献传递
中国东部大陆与东海海域地质构造的相关性分析
<正>分析了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和东海海域地球物理场、大地构造、地球动力学特征。根据分析得出:中国东部大陆区以低值或负值的重力异常为特征,在陆架盆地区以正异常为主,而在沟-弧-盆区则具有条带分割的重力正异常,其差异与地壳类型...
江为为郝天珧刘少华朱东英
文献传递
共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