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庆瑜

作品数:167 被引量:43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专利
  • 30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天文地球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电子电信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5篇海底
  • 74篇地震
  • 63篇海底地震
  • 59篇地震仪
  • 43篇海底地震仪
  • 33篇勘探
  • 24篇水声
  • 17篇震源
  • 15篇地震勘探
  • 15篇仪器舱
  • 13篇信号
  • 13篇海洋地震
  • 13篇海洋地震勘探
  • 12篇水声通讯
  • 11篇油气
  • 10篇地球物理
  • 10篇电场仪
  • 10篇电源
  • 10篇组合电源
  • 9篇电极

机构

  • 165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同济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上海财经大学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67篇游庆瑜
  • 82篇郝天珧
  • 52篇赵春蕾
  • 42篇张妍
  • 41篇徐锡强
  • 29篇黄松
  • 29篇张盛泉
  • 27篇徐亚
  • 21篇王元
  • 20篇许晴
  • 20篇李少卿
  • 14篇王肃静
  • 13篇王娟
  • 12篇刘福田
  • 10篇吕川川
  • 9篇丘学林
  • 7篇张金海
  • 7篇刘丽华
  • 6篇赵明辉
  • 6篇胡忠义

传媒

  • 15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热带海洋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2016中国...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2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17篇2020
  • 12篇2019
  • 17篇2018
  • 13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13篇2013
  • 11篇2012
  • 1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3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底地震采集节点自适应控制投放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地震采集节点自适应控制投放系统,该系统包括空间定位部件、信号控制部件、电源动力部件、电动绞车部件、固定安装部件和辅助平台部件,各部件之间协同作业,实现了海底地震采集节点的自适应投放。该系统用于海底地震...
游庆瑜黄松王肃静郝天珧张妍赵春蕾徐锡强
文献传递
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仪方位角自动识别装置及方法,属于海洋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方法以任意两台组合式海底地震仪的原始三分量地震计记录的天然源背景噪声序列为输入数据。首先基于噪声互相关算法求取这一对仪器之间的三分量格林...
王元游庆瑜郝天珧胡耀星赵春蕾张妍徐锡强
文献传递
一种双舱球组合式海底电磁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舱球组合式海底电磁仪,采用双舱球垂直组合结构,上舱球为水声控制舱球,下舱球为电磁采集舱球,双舱球组合模式降低了舱球内部空间利用复杂度,能够合理利用舱球空间并控制整机重心,内部电池空间更为充裕,可以保证一...
王肃静游庆瑜赵剑阳张妍黄松简逸云徐锡强
倾斜边坡多道面波分析中的最小偏移距估计方法
2022年
为减小倾斜边坡中能量较强的近场体波对面波识别的干扰,确保多道面波分析方法接收到的瑞雷波分量具有较强的能量,本文通过分析地下震源在倾斜边坡产生的瑞雷波及其传播规律,基于几何地震学提出了在倾斜地表生成瑞雷波的最小偏移距的经验公式,建立了界面起伏的层状倾斜边坡模型,从而获得模拟共炮点记录,并将基于共炮点记录得到的地表质点运动轨迹、频散计算结果与理论值、估计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四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由此表明本文提出的最小偏移距估计方法对层状倾斜边坡地表的面波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戴靠山汪士权刘康游庆瑜
关键词:瑞雷波
从海陆联测剖面解读渤海及邻域深部结构特征
郝天珧游庆瑜刘丽华吕川川徐亚
中国大陆中西部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及其地壳上地幔结构
<正>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和有关省区地震台站的P波到时数据,利用地震层析技术反演了中国大陆中西部地区(东经90°~115°、北纬20°~45°)的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以此为依据结合地质构造和其它地球物理资料,对青藏高原...
胥颐刘福田刘建华游庆瑜陈辉
文献传递
国产海底地震探测装备技术研发与应用
2022年
为研究深部壳幔结构、海底地震活动性和实现地震海啸预警,需要在海底布设海底地震仪开展地震观测。深海海底地震仪因涉及地震传感器、深水水听计、声学换能器与耐压封装等先进国际技术,中国高性能深海海底地震仪长期是空白。对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通过多年持续核心技术攻关和多次深海试验验证,解决了数字调零宽带地震传感技术、全海深陶瓷压电水听传感技术、软硬协同优化低功耗采集技术和万米高可靠性释放回收技术等关键技术难题,自主成功研发了包括便携式海底地震仪、宽频带海底地震仪与实时海底地震仪等系列海底地震探测装备(型号为IGG-OBS)。实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IGG-OBS仪器装备达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在多个科考航次中发挥支撑作用,总计投放达1400余台次,综合回收率大于90%;通过在洋中脊、海山、俯冲带等多种复杂海底区的实际观测,数据质量合格率>98%,具备复杂构造成像能力,已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为中国深海科考、大洋调查及近海灾害预警监测等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郝天珧游庆瑜游庆瑜郭永刚王元王元郭永刚赵春蕾丘学林黄松
关键词:海底地震仪壳幔结构
一种分体组合式宽带海底地震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组合式宽带海底地震仪,包括上下垂直安装的两个独立仪器舱球、自沉浮机构和配重弹起架。两个独立仪器舱球通过一个中间连接件进行垂直安装。自沉浮机构安装在上仪器舱球的塑料舱体顶端,与配重弹起架通过多股拉紧钢丝...
张妍游庆瑜赵春蕾徐锡强许晴
文献传递
一种海底电场信号分时多向采集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底电场信号分时多向采集方法,其采用四个方向的电极,通过采集器多向组合控制实现不同方向的电场观测组合,在不同时段开展各电极组合方向的电场信号采集,实现多向分时海底电场采集。本发明可有效提高海底电场采集的有效...
徐亚黄松游庆瑜郝天珧
文献传递
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采集节点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采集节点(GOBS),其是系缆式金属外壳制成的海底地震采集节点,其外部结构包括耐压舱体,上下法兰,系绳钢缆。组合式海底地震采集节点的舱体采用钛合金外壳,其封装方式采用端面O型圈密封方式,内部...
赵春蕾游庆瑜张妍徐锡强许晴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