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先胜

作品数:169 被引量:607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2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8篇哮喘
  • 62篇细胞
  • 51篇支气管
  • 49篇平滑肌
  • 47篇气道
  • 41篇慢性
  • 32篇激酶
  • 31篇气道平滑肌
  • 29篇蛋白
  • 29篇肌细胞
  • 28篇平滑肌细胞
  • 25篇支气管哮喘
  • 24篇阻塞性
  • 22篇气管
  • 21篇慢性阻塞性
  • 21篇肺疾病
  • 20篇信号
  • 19篇阻塞性肺疾病
  • 18篇气道平滑肌细...
  • 15篇蛋白激酶

机构

  • 12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6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同济医科大学...
  • 4篇河南省人民医...
  • 4篇郧阳医学院附...
  • 3篇桂林医学院附...
  • 3篇遵义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太和医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江汉大学附属...

作者

  • 167篇刘先胜
  • 112篇徐永健
  • 51篇张珍祥
  • 41篇倪望
  • 37篇熊维宁
  • 33篇谢敏
  • 25篇熊盛道
  • 24篇谢敏
  • 19篇杨丹蕾
  • 14篇陈仕新
  • 13篇李超乾
  • 13篇赵建平
  • 11篇白晶
  • 10篇李晓晨
  • 6篇谢俊刚
  • 6篇赵建平
  • 5篇乔礼芬
  • 5篇杜春玲
  • 5篇程东军
  • 5篇张建

传媒

  • 18篇中华结核和呼...
  • 11篇中国病理生理...
  • 8篇内科急危重症...
  • 8篇中华内科杂志
  • 8篇临床内科杂志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临床肺科杂志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生理学报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4篇国际呼吸杂志
  • 3篇中国呼吸与危...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8
  • 15篇2017
  • 9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24篇2010
  • 5篇2009
  • 13篇2008
  • 13篇2007
  • 12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12篇2003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诊断学》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改革和探索
《实验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学科,是联系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桥梁和纽带,在临床医学中占重要地位。实验诊断学本身牵涉范围广,内容多而杂,概念抽象,学生理解和记忆有一定难度[2],因而《实验诊断学》的实践教学...
谢敏郑邈熊维宁熊盛道赵建平刘先胜甄国华倪黎肖幸吴小力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实践性教学实验诊断学
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EGPA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及分析。
张圣丁方小雨秦璐黄雅丽刘先胜谢敏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
蛋白激酶Cα-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与人气道平滑肌细胞中周期蛋白D1及P21^cip1表达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C(PKC)α-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级联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被动致敏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周期蛋白D1(cyclinD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P21^cip1的调节作用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含10%哮喘患者血清的DMEM培养基被动致敏HASMC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MA)处理组、PMA±PKCα错配寡核苷酸组、PMA±PKCα反义寡核苷酸组以及PMA±U0126组,每组4个样本。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磷酸化PKCα(p-PKCα)、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cyclinDl和P21eipI的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ASMC增殖。结果PMA处理组p-PKCα水平、ERK1/2和p-ERKl/2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cyclinD1、P21^rip1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相对于各对照组的A值分别为2.10±0.29、1.67±0.19、2.20±0.27、1.99±0.22和3.11±0.29,均P〈0.05),HASMC的增殖[S期细胞比例为(30.3±2.4)%,A490值为0.80±0.06]高于对照组[S期细胞比例为(13.9±2.6)%,A490值为0.41±0.04],均P〈0.05;PMA±PKCct反义寡核苷酸组中p-PKCot水平低于PMA处理组,ERK1/2和p-ERK1/2表达明显弱于PMA处理组,cyclinD1和P21cipl表达也明显低于PMA处理组(相对于各对照组的A值分别为1.23±0.19、1.34±0.18、1.52±0.20、1.45±0.18和1.49±0.18,均P〈0.05),HASMC的增殖显著下降[S期细胞比例为(21.2±2.8)%,A490值为0.51±0.04;g值分别为6.07,12.63;均P〈0.05];同样与PMA处理组相比,PMA±U0126组中P-PKCα水平无明显改变(A值为1.99±0.18,g=0.94,P〉0.05),但ERK1/2、P—ERKI/2的表达,cyclinD1和P21^eip1的表达明显低于PMA处理组(A值分别为0.95±0.21、1.15±0.19、1.37±0.15和1.96±0.21,均P〈0�
杜春玲徐永健刘先胜谢俊刚张珍祥张建乔礼芬倪望陈士新
关键词:蛋白激酶CΑ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细胞周期蛋白D1肌细胞平滑肌
钾通道阻滞剂对大鼠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电压依赖性延迟整流钾通道 (KV)、Ca2 +激活钾通道 (KCa)和ATP敏感性钾通道 (KATP)对大鼠支气管平滑肌细胞 (B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MTT微量比色分析法及流式细胞术 ,观察KV ,KCa和KATP对培养中大鼠BSMC增殖的影响。结果 KV 阻断剂 4 氨基吡啶 (4 AP)显著促进大鼠BSMC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提高BSMC吸光度值 ,使S +G2 M期细胞数显著增多 ,并显著提高基础状态下BSMC内Ca2 +浓度 ,而KCa阻断剂四乙铵 (TEA)和KATP阻断剂格列本脲 (Glib)均无此效应。结论 大鼠BSMCKV 活性的抑制 ,可提高细胞内Ca2 +浓度 ,促进细胞的增殖 。
刘先胜徐永健张珍祥倪望
关键词:气道平滑肌细胞钾通道4-氨基吡啶四乙铵格列苯脲
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治疗被引量:9
2014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持续受限性疾病,常以呼吸困难,运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肺康复治疗已被证实能明显改善COPD的临床表现,提高生存质量。以社区为基础开展COPD患者的肺康复治疗可以减缓患者肺功能下降速率、降低患者住院率、减少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
何元洲刘先胜徐永健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周期蛋白D1在香烟提取物促进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变化,探讨cyclinD1在香烟提取物(CSE)促进哮喘大鼠ASMCs增殖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哮喘组(n=8)。原代培养大鼠ASMCs,分为对照组(A组)、对照+CSE组(B组)、哮喘组(C组)、哮喘+CSE组(D组)、哮喘+CSE+pcDNA3.1组(E组)和哮喘+CSE+pcDNA3.1-ascyclinD1组(F组)。检测ASMCs增殖及cyclinD1 mR-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SMCs增殖水平及cyclinD1 mRN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A组与C组,C组与D组,D组与F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正常与哮喘大鼠ASMCs在CSE干预后增殖明显加快,cyclinD1表达明显增加。CSE可能是通过cyclinD1参与调控哮喘大鼠ASMCs的增殖。
张晓宇马利军徐永健刘先胜张珍祥
关键词:香烟提取物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蛋白D1
吸烟患或未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表达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检测吸烟患或未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水平,为进一步了解COPD易患机制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肺组织来源于因肺癌行肺叶切除术的41例患者,分吸烟患COPD组(16例)、吸烟未患COPD组(13例)、无吸烟对照组(12例)3组。所有受试者均于术前1周做肺功能检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MI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行相关分析。结果(1)实时定量PCR检测肺组织内MIF mRNA表达水平,吸烟患COPD组(4.87±1.79)高于吸烟未患COPD组(2.16±0.72),而吸烟未患COPD组又高于无吸烟对照组(1.09±0.48;P〈0.01)。(2)免疫组化显示,肺组织内MIF蛋白表达吸光度值吸烟患COPD组(0.277±0.025)高于吸烟未患COPD组(0.199±0.034),而吸烟未患COPD组高于无吸烟对照组(0.130±0.021;P〈0.01)。(3)相关性分析:肺组织内MIF mRNA表达与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呈负相关(r分别为-0.578、-0.607,P值均〈0.01)。结论吸烟患COPD者肺组织中MIF表达明显增加,且与气流受限程度呈正相关,提示MIF可能在吸烟致COP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佘惟槟刘先胜倪望陈仕新徐永健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吸烟
香烟烟雾刺激诱导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的构建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利用单纯香烟烟雾刺激造模能否有效构建肺动脉高压疾病模型。方法把2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9只)、肺动脉高压(模型)组(11只),用香烟烟雾刺激的方法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在造模满4个月时检测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取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比较两组大鼠的肺血管重构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右室收缩压较对照组显著增大,表明造模成功。模型组右室肥厚程度也显著加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血管重塑的水平也更为严重。结论单纯香烟烟雾刺激的方法能有效建立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在这一过程中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肺血管重塑及右心室肥厚有关。
孙得胜刘虹延刘先胜欧阳瑶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肺血管重塑
ERK1/2信号通道在哮喘大鼠外周血Th细胞IL-13分泌中的调控作用
刘先胜李圆圆徐永健熊维宁谢敏
卡介苗预防哮喘大鼠模型形成及其与γδT细胞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8
2002年
目的 探讨卡介苗 (BCG)对哮喘的预防作用及其与γδT细胞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 4 0只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用“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给大鼠皮内注射 ,8周后应用鸡卵清蛋白 (OVA)致敏并雾化吸入刺激 ,制作致敏大鼠模型 ;测定气道反应性变化 ,并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抗原受体 (γδTCR)和αβTCR阳性T细胞百分率及CD2 8/γδTCR平均荧光密度比 ,并用免疫荧光法结合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γδ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常规哮喘模型组 (D组 )BALF中可见大量嗜酸细胞[EOS ,(2 5± 1 1)× 10 8/L],与正常对照组 (A组 ) [(0 0 )× 10 8/L]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D组5 0 %时乙酰甲胆碱 [PC50 ,(0 2 8± 0 10 )g/L]与A组 [(1 36± 0 76 )g/L]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BCG免疫后哮喘模型组 (C组 )BALF中很难见到EOS[(0 0 )× 10 8/L],与A组 [(0 0 )× 10 8/L]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C组PC50 [(1 2 8± 0 77)g/L]与A组 [(1 36± 0 76 )g/L]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BALF中BCG免疫组 (B组 )γδT细胞 /T细胞为 (41 3± 6 0 ) % ,γδT细胞 /淋巴细胞为 (35 2± 3 3) %
李超乾徐永健张珍祥杨丹蕾刘先胜熊维宁
关键词:卡介苗哮喘ΓΔT细胞动物实验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