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惟韺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英汉
  • 5篇翻译
  • 4篇汉译
  • 4篇汉译英
  • 4篇汉语
  • 4篇TEM8
  • 3篇英语
  • 3篇试卷
  • 3篇试卷评析
  • 2篇修辞
  • 2篇修辞性
  • 2篇英汉词义
  • 2篇语法
  • 2篇语法视角
  • 2篇语篇
  • 2篇语篇翻译
  • 2篇认知语法
  • 2篇认知语法视角
  • 2篇弱化
  • 2篇弱化现象

机构

  • 15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邵惟韺
  • 10篇邵志洪
  • 1篇毛荣贵

传媒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解放军外国语...
  • 2篇西安外国语大...
  • 2篇外国语文
  • 1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中国翻译
  • 1篇外语与翻译
  • 1篇上海翻译
  • 1篇中国英汉语比...
  • 1篇中国英汉语比...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英汉文内外重复观照下的语篇连接方式差异被引量:8
2004年
文内重复可分为语言重复和结构重复。前者表现在构词方法、搭配习惯、衔接手段等三方面,后者表现形式为平行结构。文外重复主要表现在比喻、文学典故、习语的使用上。相比之下,汉语在文内文外均具有很强的重复机制。通过对比,本文提出了建立在包括语言和结构重复基础上的汉语语篇连接方式。
邵志洪邵惟韺
关键词:英语汉语
静态与动态——传统和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英汉语言表达状态对比
<正>0.引言由于语言类型的差别,语言表达可能呈现静态或动态倾向,静态与动态可以统称为语言的"表达状态"(the state of expressing)。关于英汉语言表达呈现静态与动态倾向的现象,一些学者对此有过论述(...
邵惟韺邵志洪
文献传递
词汇化拟人和修辞性拟人——英汉拟人法使用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拟人可以分为两类:词汇化拟人和修辞性拟人。英汉语法特征与语言心理的差异导致了两种语言词汇化拟人功能的差异:英语动词系统中拟人表现法词化程度高,而汉语指称系统中拟人表现法词化程度高。就词汇化拟人而言,英汉语是不完全对应的。至于修辞性拟人,英汉语则具有共性。汉译英中拟人的转换,要根据语言的习惯,并不一定是从拟人向非拟人的转换。
邵志洪邵惟韺
关键词:拟人英汉对比词汇化修辞
汉英语义和形态对比与翻译实践——TEM8(2011)汉译英试卷评析被引量:2
2012年
根据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2011)汉译英试题语篇的特点,在汉英语义和形态对比的基础上,笔者对本次汉译英试卷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做了评析,希望能对英语专业本科"汉英翻译"这门课程的教学有所启示。研究表明:汉语是语义型语言,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汉译英重在表现英语形态型语言的特点,汉译英译文形态的问题不仅会影响译文"语言通顺、流畅",而且还会直接影响译文的"忠实性"。而解决汉译英形态问题的关键在于汉英形态对比与翻译的理论和技巧的运用,具体包括3个方面:汉英形态表现对比与翻译、汉英时体表达对比与翻译和汉英句法形态对比与翻译。
邵惟韺邵志洪
关键词:汉英翻译语义
静态与动态——传统和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英汉语言表达状态对比被引量:6
2015年
本研究提出语言的"表达状态"这个概念,并从传统语法和认知语法角度对比研究英汉语言表达状态,旨在揭示英语静态表现法与汉语动态表现法的机制与动因。研究包括传统语法视角下的英汉语言表达状态对比研究和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英汉语言表达状态对比研究,后者包括英汉语法隐喻使用对比以及英汉认知框架途径表达对比。
邵惟韺邵志洪
关键词:动因
英汉词义弱化现象对比研究
<正>1.英汉词义弱化之异同A.Room(1986:2)在Dictionary of Changes in Meaning一书中总结了英语词义变化的十一种类型,其中第八类为"词义的弱化,,(weakening of me...
邵志洪邵惟韺
文献传递
英汉词义弱化现象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对比研究英汉词义弱化现象。英汉名词、动词词义弱化现象是相似的,一般是从特指转为泛指的语义变化过程。英汉形容词和副词词义弱化情况是不完全相似的,相比之下,英语带有强语意的形容词和副词容易弱化,弱化通常是语义问题。汉语带有强语意的形容词和副词不容易弱化,弱化通常是语用问题。英汉词汇语义机制的差异导致了这种差异,同时导致了英汉语弥补词义弱化方式的不同。
邵惟韺
关键词:英语汉语
负担还是贡献 ——试论九十年代移民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两百年来,各国移民纷至沓来,构成其重要的劳动大军。自1990年始,美国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以拉美和亚洲移民为主的新移民,形成了美国历史移民的新高潮,不仅为美国提供了急需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也带去了...
邵惟韺
关键词:美国移民美国经济移民创业
文献传递
抽象化与具体化——英汉表达方法认知对比与翻译中的范畴转换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研究英汉语言抽象化和具体化表达方法认知倾向与翻译中的范畴转换。在英汉词汇选择和语法选择认知倾向对比基础上,探讨英汉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扫描过程倾向,旨在为英汉翻译理论、方法和实践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研究表明:英汉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扫描过程倾向为S(抽象化)>T(具体化)=V;而汉英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扫描过程倾向为S(具体化)
邵惟韺
关键词:抽象化具体化英汉翻译
历时与共时视角下互文关系的可译性研究
2012年
从历时角度看,假如没有把意指(signification)纳入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审视,同一语篇成分的互文关系在不同年代里会变得模糊或者丧失。从共时角度看,语篇成分的互文关系在跨语言、文化交际中,特别是翻译过程中也会变得模糊或者丧失,因为语言、文化的差异可能使一种语言、文化语境中的意指无法纳入另一种语言、文化语境中去审视。
邵惟韺
关键词:互文关系可译性共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