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茵

作品数:27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7篇基因
  • 5篇氯霉素
  • 4篇NM23-H...
  • 3篇增殖
  • 3篇人脐
  • 3篇人脐带
  • 3篇人脐带间充质...
  • 3篇脐带间充质干...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教学
  • 3篇干细胞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3篇白血病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蛋白
  • 2篇乙酰肝素酶

机构

  • 21篇广东药学院
  • 6篇暨南大学
  • 6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26篇袁茵
  • 8篇黄树林
  • 8篇田素娟
  • 7篇董斌
  • 6篇鲁欣
  • 5篇林月霞
  • 5篇王一飞
  • 4篇张美英
  • 4篇邵红伟
  • 4篇段涛
  • 3篇董燕红
  • 3篇易斌
  • 3篇刘秋英
  • 3篇吴志聪
  • 3篇熊盛
  • 2篇方宏达
  • 2篇李秀芹
  • 2篇陈丹亮
  • 2篇王辉
  • 2篇陈璇

传媒

  • 5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分...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海洋通报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药学教育
  • 1篇Marine...
  • 1篇嘉应学院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作图函数和实验方法讲解减数分裂重组值的教学方法
2012年
减数分裂教学中重组值的教学,是高等医药院校遗传学中教学的关键点和难点。作者利用泊松分布的作图函数和蝗虫的精子形成过程装片制作、观察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减数分裂最大重组值不超过50%的教学难点。
田素娟袁茵
关键词:减数分裂
pQE-hbFGF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
2005年
目的 构建pQE hishbFGF表达载体 ,通过一步纯化得到 6×HishbFGF蛋白质。方法 用PCR扩增目的基因hbFGF ,连接到pQE4 0载体上 ,转化到Top10菌株筛选重组子 ,经测序后将质粒转化到表达菌M15上 ,经IPTG诱导表达 ,超声波破菌后通过镍离子螯合层析一步纯化得 6×HishbFGF蛋白质 ,ELISA鉴定产物 ,用MTT法检测产物促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结果 hbFGF基因插入pQE载体中 ,在M15中 6×HishbFGF的表达量达到 2 0 % ,且为可溶性表达。经一步纯化后得到N端带 6个组氨酸的hbFGF蛋白 ,纯度为 96 % ,6×HishbFGF具有免疫原性及促进NIH3T3细胞增殖的活性。结论  6×HishbFGF蛋白质在M15中可溶性地高效表达 ,并经一步亲和层析得到纯度高活性高的产物 ,降低了生产成本 。
刘秋英王一飞熊盛胡红梅钱垂文张美英冉延超袁茵吴志聪
关键词: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溶性表达
银杏叶提取物对叔丁基过氧化氢损伤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取原代培养的hUC-MSCs,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确定建立氧化应激损伤细胞模型所需的t-BHP浓度以及EGb761的最适作用浓度;采用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100 mg/L EGb761对100μmol/L t-BHP所致hUC-MSCs凋亡的影响,同时检测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p53和p21Cip1/Waf1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用10~200 mg/L的EGb761预处理3 h可降低hUC-MSCs对100μmol/L t-BHP所致细胞增殖抑制的敏感性,浓度超过100 mg/L后EGb761对hUC-MSCs的保护效果无明显提高;100 mg/L EGb761可显著抑制100μmol/L t-BHP作用6 h后对hUC-MSCs凋亡及其胞内MDA的诱导作用,保持hUC-MSCs内的SOD活性,并显著降低t-BHP损伤的hUC-MSCs内p53和p21Cip1/Waf1的表达。【结论】 EGb761具有保护被氧化应激损伤的hUC-MSC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53/p21信号通路的下调有关。
袁茵王辉鲁欣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表达调控
海洋发光弧菌的生长和发光条件的研究(英文)
2008年
海洋生物发光研究对渔业、环境监测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从湛江东海岛海域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出一株海洋发光弧菌(Vibriosp.),本研究中编号为D2,对这株菌的生长和发光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海洋发光弧菌D2在pH7.0、温度35°C、NaCl浓度为2.0%时,生长状态最好;在pH5-6、温度20°C、NaCl浓度为3.0%、细菌密度OD600达0.08时,发光强度最高。
方宏达董燕红袁茵李秀芹易斌
关键词:发光细菌发光强度
RNAi技术的医疗应用潜力被引量:1
2003年
RNA干扰是指双链RNA在细胞内特异性地诱导同源互补的mRNA降解 ,从而阻断相应基因表达的现象。RNAi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因治疗方式的进程取决于哺乳动物RNAi的研究进展。在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中 ,直接导入长dsRNA引发的非特异性基因沉默掩盖了RNAi效应 ,而多种有效的双链RNA导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 ,用RNAi治疗癌症。
袁茵王一飞
关键词:RNAI技术基因治疗SIRNARNA干扰
经典研究案例分析在大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反映遗传学家原创性工作的一系列经典研究案例构成了遗传学发展史的主线,是遗传学进步的原动力,也是一批优秀的遗传学教学素材,具有潜在的教育和教学功能.实践证明,将经典研究案例应用于遗传学教学能使学生顺利地掌握遗传学的核心知识、提高学生的遗传分析能力和科学素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须重视在展现研究案例的同时强化教学大纲中相关的知识点,使科研案例真正为教学服务.
袁茵
关键词:遗传学教学
人乙酰肝素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2011年
目的构建人乙酰肝素酶基因(HPA)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PA,初步探讨其在人胚肾细胞293T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pOTB7/HPA质粒为模板,PCR扩增HPA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连接到pEGFP-N1载体上,并对重组表达载体pEGFP-N1/HPA进行酶切与测序鉴定。用脂质体lipefectmine2000为介导转染至293T细胞中,观察该基因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pEGFP-N1/HPA基因在771 bp处碱基c突变成t;在919 bp处碱基a突变成g,两处突变均为同义突变。该基因转染293T细胞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293T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人乙酰肝素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PA,并在人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
林月霞吴志坚袁茵董斌田素娟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转染
nm23-H1过表达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周期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过表达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周期及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nm23-H1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nm23H1,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HL60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nm23-H1-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NBT还原比色法检测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结果转染48hnm23-H1-EGFP融合蛋白在HL60细胞内表达量最高,此时细胞周期处于S期的细胞明显增多,对分化诱导剂DMSO的敏感性下降。结论nm23-H1基因的过表达能促进HL60细胞的增殖和抑制其分化。
袁茵鲁欣张美英黄树林王一飞
关键词:NM23-H1基因白血病细胞周期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正常人淋巴细胞各亚群比例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培养上清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活化、生存及其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加入OKT3刺激,用含有hUC-MSCs培养上清的条件培养基(MSC-CM)处理PBMC,流式细胞术分析比较处理组和对照组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ELISA法检测MSC-CM对PBMC分泌IFN-γ、IL-10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确定活化PBMC的凋亡情况。结果:MSC-CM下调了CD4+/CD8+T细胞比值,上调了PBMC中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的含量,而对其他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无显著影响;MSC-CM抑制了PBMCs分泌IFN-γ的能力,但对IL-10的分泌有促进作用;此外,MSC-CM对PBMCs有保护作用,降低了PBMC在OKT3刺激下的凋亡程度。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可不依赖于与免疫细胞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并且与诱导免疫细胞凋亡无关,促进Treg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可能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发挥其免疫抑制功能的途径之一。
陈璇袁茵邵红伟卢志毅张柳华黄树林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
具细菌群体感应抑制活性海洋细菌的筛选鉴定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对细菌群体感应有抑制作用的活性菌株,为以致病菌群体感应系统为靶点的新型疗法提供新的药用资源。方法:从海水中分离纯化细菌菌株,采用根癌农杆菌平板筛选模型筛选细菌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细菌,对筛选出的海洋细菌进行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测定,根据《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分类鉴定。结果:从217株海洋细菌中筛选出1株能显著抑制细菌群体感应效应的海洋细菌Y2,该海洋细菌具有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典型特征,其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蜡样芽孢杆菌16S rDNA的部分序列有100%的同源性。结论:海洋环境中也存在具有抑制细菌群体感应活性的微生物。
袁茵鲁欣
关键词:海洋细菌蜡样芽孢杆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