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斌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乙酰肝素酶
  • 5篇氯霉素
  • 5篇肝素酶
  • 3篇单克隆
  • 3篇克隆
  • 3篇基因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转染
  • 2篇细胞
  • 2篇抗体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改革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通路
  • 1篇血清白蛋白
  • 1篇乙肝
  • 1篇乙肝表面抗原

机构

  • 15篇广东药学院

作者

  • 15篇董斌
  • 13篇田素娟
  • 9篇林月霞
  • 7篇袁茵
  • 6篇段涛
  • 3篇杜欣娥
  • 2篇孟民杰
  • 2篇黄树林
  • 1篇李黄金
  • 1篇石碧珠
  • 1篇郭晓磊
  • 1篇刘顺会
  • 1篇戴帆
  • 1篇周林
  • 1篇郭莹
  • 1篇张军
  • 1篇朱爽
  • 1篇黄昭亮
  • 1篇王文佳
  • 1篇马超

传媒

  • 7篇广东药学院学...
  • 2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食品科学
  • 1篇肿瘤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霉素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为获得较高偶联率氯霉素全抗原,探索和优化碳二亚胺法(EDC)合成氯霉素(CA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全抗原合成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设计,优化影响合成的主要因素:蛋白浓度、CAP与BSA的摩尔比例、反应体系pH值,通过紫外法和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测定合成后的偶联率。结果:EDC法合成氯霉素全抗原较优条件为BSA浓度15mg/ml、CAP:BSA=70:1、pH7.4,可得到偶联率为15左右的氯霉素全抗原。结论:EDC法可用于制备较高偶联率的氯霉素全抗原,以用来进行抗体制备。
董斌袁茵段涛林月霞田素娟
关键词:氯霉素牛血清白蛋白偶联
腹水型单克隆抗体纯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比较不同纯化方法对腹水型抗体的纯化效果,探索出最适合实验室抗体生产的纯化方法。方法制备的IgG1单克隆抗体腹水(4-D10)分别利用两步硫酸铵沉淀法(AS法)、辛酸-硫酸铵沉淀法(CA-AS法)、辛酸-硫酸铵沉淀法联合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法与辛酸-硫酸铵沉淀法联合蛋白G亲和层析法纯化处理后,经蛋白纯度、回收率、抗体免疫活性鉴定分析后,比较不同的纯化方法对腹水型抗体的纯化效果。结果①AS法的蛋白纯度为25%,低于CA-AS法(44%);AS法回收率为63%,高于CA-AS法(41.8%);比较抗体效价表明,AS法(1.024×106)与CA-AS法(1.024×106)两者相当。②粗提后纯化效果表明,蛋白G亲和层析法回收率明显降低,DEAE纯品虽纯度略低,但回收率较高,且效价(5.12×105)高于蛋白G亲和层析法(1.28×105)。结论 CA-AS联合DEAE离子交换法是适合实验室生产单抗的低成本、纯化效果和回收效果较佳的方法。
肖增鸿黄昭亮林月霞董斌田素娟
关键词:分步沉淀色谱法离子交换
人乙酰肝素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2011年
目的构建人乙酰肝素酶基因(HPA)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PA,初步探讨其在人胚肾细胞293T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pOTB7/HPA质粒为模板,PCR扩增HPA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连接到pEGFP-N1载体上,并对重组表达载体pEGFP-N1/HPA进行酶切与测序鉴定。用脂质体lipefectmine2000为介导转染至293T细胞中,观察该基因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pEGFP-N1/HPA基因在771 bp处碱基c突变成t;在919 bp处碱基a突变成g,两处突变均为同义突变。该基因转染293T细胞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293T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人乙酰肝素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PA,并在人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
林月霞吴志坚袁茵董斌田素娟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转染
溶菌酶分离纯化综合性实验的开设
2009年
介绍溶菌酶分离纯化综合性实验开设的背景、课程改革的思路以及实施过程。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对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中分散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医药院校改革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周林段涛董斌李黄金
关键词:教学改革溶菌酶
乙酰肝素酶与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细胞的增殖、凋亡、调控失衡和恶性转化过程涉及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许多癌基因由于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而表达,参与细胞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肿瘤的转移和侵袭与信号转导通路息息相关。
杜欣娥董斌田素娟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信号通路信号转导通路恶性转化病理过程癌基因
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4D10的特性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4D10进行纯化与特性鉴定,以获得可用于检测氯霉素残留试剂盒的单克隆抗体。方法用两步硫酸铵法和G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单克隆抗体,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竞争ELISA等方法测定抗体效价、特异性、敏感性与亲和性以及抗体与其它氯霉素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结果纯化后抗体的纯度高达95%;对抗体进行相关性质的鉴定得出:4D10效价为1∶2.56×105,其亲和力常数可达2×108M-1,该抗体与CAP-BSA,CAP-OVA有反应,与BSA、OVA无反应;与氯霉素琥珀酸钠、氯霉素反应,而与其它氯霉素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结论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4D10效价高、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可利用该抗体制备检测氯霉素残留的ELISA试剂盒。
林月霞段涛董斌袁茵田素娟
关键词:氯霉素单克隆抗体
人乙酰肝素酶稳定表达CHO细胞株的建立
2014年
目的在CHO细胞中表达人乙酰肝素酶(HPA)并建立该酶的稳定表达细胞株。方法在脂质体的介导下,用本实验室构建的p EGFP-N1-HPA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经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通过RT-PCR检测HPA基因转录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A蛋白表达、MTT方法测定外源基因对CHO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CHO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证实转染细胞中存在HPA基因mRNA的表达,成功获得HPA的稳定表达细胞株。结论成功建立人HPA稳定表达CHO细胞株,为该酶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林月霞陈咏娴董斌田素娟
关键词:乙酰肝素酶基因转染绿色荧光
CpG ODN增强乙肝疫苗免疫反应的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的CpG ODN对乙肝表面抗原的免疫增强效应,评价CpG ODN的佐剂效应。方法将不同剂量特定的CpG ODN与乙肝表面抗原联合免疫小鼠,用ELISA检测小鼠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结果CpG ODN联合乙肝表面抗原免疫小鼠,在短期检测中,高剂量组能较快的达到检测阈,各剂量组间抗体滴度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长期检测中,各剂量组间抗体滴度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检测值随CpG剂量的增高而增大。结论CpG ODN增强乙肝表面抗原的免疫反应短期和长期都具有剂量效应。
戴帆董斌郭晓磊石碧珠方丽娟莫家琳田素娟孟民杰
关键词:CPGODN乙肝表面抗原免疫佐剂
氯霉素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用抗氯霉素的MAb2G2建立了检测氯霉素的竞争ELISA,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回归方程为y=-0.3522x+0.5939,相关系数为R2=0.9906,检测线性范围为0.098ng/mL~25ng/m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848ng/mL,检测限为0.135ng/mL。与氯霉素琥珀酸钠交叉反应率为143%,与其它结构类似物和常见抗菌素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01%。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98%和9.42%,牛奶样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101.31%。所建立的检测氯霉素竞争ELISA法,符合检测氯霉素残留的要求,为氯霉素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田素娟董斌袁茵林月霞段涛孟民杰黄树林
关键词:氯霉素MAB竞争ELISA
纳米胶体金的制备及粒径的测定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利用柠檬酸三钠作为还原剂,制备颗粒均一、分布均匀的纳米胶体金。方法通过考察反应时间、搅拌速度以及初始沸腾时间3个因素来确定最佳的制备条件,以紫外吸收峰、粒径及透射电镜扫描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胶体金溶液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在200 r/min的搅拌速度加热至沸腾,沸腾后立即加入还原剂,反应12 min后停止搅拌;所制得的胶体金的粒径为20 nm左右。结论采用优化条件所制得的胶体金颗粒均一、分布均匀。
徐欢董斌林月霞田素娟杜欣娥
关键词:胶体金纳米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