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兴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对人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及炎症介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1~10(TLR1~10)表达的影响及对炎症因子TNF-α、IL-6的调控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健康人单个核细胞中TLR1~10 mRNA的组成型表达;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ox-LDL刺激单个核细胞后,TLR1~10mRNA表达的变化;结合抗体阻断实验,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人单个核细胞有TLR1~10 mRNA的组成型表达,ox-LDL刺激可上调人单个核细胞TLR2、TLR4 mRNA的表达。经ox-LDL刺激后,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IL-6上升,受体阻断剂阻断TLR2、TLR4后,可以减少ox-LDL诱导的TNF-α、IL-6分泌。结论:ox-LDL可能是TLRs的内源性配体,ox-LDL可通过TLR信号通路调节单个核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
- 蓝景生董吁钢蔡兴明王小庆杨燕华
- 关键词: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炎症介质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前驱心绞痛的心肌保护作用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前驱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侧支循环的 2 6 1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分组比较前驱心绞痛对肌酸激酶峰值浓度和左室功能的影响。结果 :2 6 1例患者中 ,有前驱心绞痛组 (A组 ) 92例 ,占 35 2 % ;无前驱心绞痛组 (B组 ) 16 9例 ,占 6 4 8%。肌酸激酶峰值浓度 :A组为 ( 14 2 5± 10 86 )U/L ,显著低于B组的 ( 1747± 115 8)U/L (P <0 0 5 ) ;肌酸激酶同功酶MB (CK MB)的峰值浓度A组 ( 12 8± 10 2 )U/L ,也显著低于B组的 ( 16 3± 10 7)U/L (P <0 0 1)。左室射血分数 :A组 ( 5 1±11) % ,显著高于B组 ( 4 6± 12 ) % (P <0 0 1)。室壁运动Cortina计分 :A组明显低于B组 ( 6 9± 2 4vs 7 6± 2 7,P<0 0 1)。结论
- 蔡兴明廖晓星罗初凡关开泮李玉杰梅卫义杜志民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AMI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2年
- 目的:评估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冠心病治疗的新靶点。方法:将7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5例和反搏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组接受6周常规药物治疗,反搏治疗组接受6周体外反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价。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体外反搏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常规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与治疗前无差异,而反搏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血清TNF-α、IL-6、CRP和hsCRP水平分别较治疗前下降了(23.79±6.35)%、(34.51±4.44)%、(38.36±7.13)%、(37.93±5.12)%。结论:冠心病患者经过体外反搏治疗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下降,体外反搏对冠心病的疗效可能与其对炎症反应的抑制有关。
- 蔡兴明张爱霞谢强蒙荣森董吁钢伍贵富
- 关键词:体外反搏冠心病炎症因子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的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 2009年
-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1~10的表达状况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36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多支病变组93例、双支病变组172例、单支病变组98例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73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1~10的表达。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评分。观察TLR1~10在各组中的阳性率的情况,用相关分析研究TLR1~10阳性率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6在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表达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LR2(86.36±13.45)%,(81.74±12.68)%,(72.89±10.37)%vs(60.76±11.56)%(均P<0.01);TLR3(7.05±2.47)%,(6.94±2.83)%,(7.01±2.21)%vs(5.25±2.06)%(均P<0.05);TLR4(39.83±8.34)%,(37.17±8.02)%,(30.35±9.78)%vs(25.86±6.48)%(P<0.01或<0.05);TLR5(18.10±4.46)%,(17.31±4.92)%,(13.62±4.25)%vs(11.34±3.77)%(P<0.01或<0.05);TLR6(9.71±3.60)%,(9.43±3.25)%,(8.62±3.53)%vs(6.84±3.19)%(均P<0.01)。其中TLR2、4、5在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均P<0.01),其他亚型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TLR2~6表达的阳性率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73,0.327,0.646,0.516,0.304(P<0.05或<0.01)。结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TLR2~6表达的阳性率增多,TLR2、4、5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广泛性;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与TLR2~6的表达有关。
- 蓝景生董吁钢蔡兴明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
- 地高辛中毒的血药浓度与临床分析
- [目的]分析地高辛中毒的危险因素,探讨血清地高辛浓度检测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地高辛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9例,女性50例,年龄8-93(56.7±15.6)岁。地高辛中毒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者77例(...
- 蔡兴明廖晓星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电子束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
- 2002年
- 为探讨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电子束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的特点及其临床和病理意义 ,将 2 7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行电子束CT检查以计算钙化积分 ,并与 2 7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组钙化阳性率、钙化积分中位数及钙化积分的自然对数转换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或 0 .0 0 1)。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组中 2 1例粥样硬化性瘤样扩张患者钙化阳性率为 81.0 % ;弥漫性扩张动脉的钙化积分对数转换值显著低于局限性扩张动脉 (1.2 2± 1.79比 2 .86± 1.85 ,P <0 .0 5 )。结果提示 ,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多数存在较为广泛的冠状动脉钙化 ,且钙化程度与病变类型有关。
- 罗初凡杜志民胡承恒李向民梅卫义蔡兴明李怡马虹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瘤样扩张钙质沉着症
-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
- 目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但是否更容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尚不清楚,既往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多采用半定量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滴度有无差异.
- 苏磊林敏李进龚迎迎蔡兴明何文丁美琳
- 冠心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的表达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性的关系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1~10)的表达状况及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探寻TLR1~10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IS)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30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1~10的表达。搜集血压、血糖、血脂、吸烟史及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应用方差分析TLR1~10在各组中的阳性率情况,相关分析研究冠心病危险因素积分与TLR1~10阳性率的关系。结果:在ACS组、CIS组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5表达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TLR2、4、5在ACS组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IS组(P<0.01),其他亚型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TLR2~5表达的阳性率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积分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38,0.632,0.303,0.526,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TLR2~5表达的阳性增多,TLR2、4、5可能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TLR2~5的表达与冠心病危险因素聚集性有关。
- 蓝景生董吁钢蔡兴明王小庆杨燕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
- 儿科急诊抢救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总结和分析儿科急诊抢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方法对2001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儿科急诊收治的10 324例危重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分别位列儿科急诊疾病病因的前三位。结论重视对危重患儿的识别并做进一步检查评估是降低危重儿病死率的关键;预防和早期干预器官功能衰竭是抢救重点;积极纠正危重儿的水电解质紊乱,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 董德坤荆小莉郭明明曾爱红蔡兴明邹德志
- 关键词:儿科急诊危重儿
-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冠心病患者电子束CT冠状动脉钙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比较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CAE)与冠心病 (CHD)患者电子束CT(EBCT)冠状动脉钙化的差异。方法 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 2 4例CAE与 2 4例年龄、性别和病变程度匹配的无瘤样扩张CHD患者行EBCT检查以计算钙化积分 ,分析CAE与C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差异。结果 (1)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狭窄病变程度及病变部位差异均无显著性。 (2 )CAE组钙化积分显著低于CHD组 ,其自然对数转换值 (LN[CS +1])的均数分别为 3 4 1±2 4 4和 4 88± 2 4 8(P <0 0 5 )。 (3)瘤样扩张冠状动脉的钙化程度与病变类型有关 ,弥漫性扩张血管LN[CS +1]显著低于局限性扩张动脉 (1 2 6± 1 85比 2 6 7± 1 93,P <0 0 5 )。 (4)单纯瘤样扩张动脉及瘤样扩张并狭窄血管的钙化阳性率和LN[CS +1]均显著低于单纯狭窄病变动脉 (P <0 0 1或0 0 5 )。结论 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轻于无瘤样扩张的冠心病患者 ,且钙化程度与病变类型有关 ,提示斑块钙化程度可能与瘤样扩张形成和血管重塑有一定关系。
- 罗初凡杜志民李向民蔡兴明梅卫义胡承恒李怡马虹
- 关键词: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冠心病电子束CT冠状动脉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