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志民

作品数:207 被引量:1,20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9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4篇动脉
  • 85篇冠状
  • 83篇冠状动脉
  • 58篇心肌
  • 42篇血管
  • 40篇心病
  • 40篇冠心病
  • 36篇梗死
  • 34篇心肌梗死
  • 28篇造影
  • 24篇急性心肌梗死
  • 22篇体外反搏
  • 20篇体外
  • 18篇动脉造影
  • 18篇心绞痛
  • 18篇绞痛
  • 18篇冠状动脉造影
  • 17篇动脉疾病
  • 17篇心室
  • 15篇细胞

机构

  • 116篇中山大学附属...
  • 78篇中山医科大学...
  • 11篇中山医科大学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中山大学
  • 5篇哈佛大学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桂林医学院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深圳市孙逸仙...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米兰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作者

  • 206篇杜志民
  • 118篇胡承恒
  • 77篇马虹
  • 66篇罗初凡
  • 62篇李怡
  • 37篇伍贵富
  • 35篇梅卫义
  • 30篇董吁钢
  • 24篇曾武涛
  • 24篇廖新学
  • 23篇伍贵富
  • 22篇郑振声
  • 20篇何建桂
  • 18篇唐安丽
  • 16篇陈国伟
  • 14篇李向民
  • 13篇吴杏
  • 10篇马中富
  • 9篇陈国伟
  • 8篇叶慧膺

传媒

  • 13篇新医学
  • 1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1篇中山大学学报...
  • 9篇中国动脉硬化...
  • 9篇中国心血管杂...
  • 7篇中山医科大学...
  • 7篇实用医学杂志
  • 7篇广东医学
  • 6篇现代医学仪器...
  • 5篇中华心律失常...
  • 5篇心血管病学进...
  • 4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16篇2008
  • 8篇2007
  • 13篇2006
  • 22篇2005
  • 6篇2004
  • 18篇2003
  • 21篇2002
  • 20篇2001
  • 9篇2000
  • 13篇1999
  • 10篇1998
  • 6篇1997
2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动心电图与电子束CT联合评价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运动心电图 (EET)与电子束 (EB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 (CAC)联合评价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并于同期行EBCT和EET检查的患者 13 5例 ,记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CS) ,结合CS和EET评价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CS阈值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7%、81%、74%和 83 % ;EET阳性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3 %、76%、68%和 80 % ;CS阈值和EET综合评价 ,平行试验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达 93 %和 92 % ,系列试验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达 96%和 91% ,均显著高于单项试验的相应指标 ( P <0 0 5和0 0 1)。结论 电子束CT冠状动脉钙化检测与运动心电图联合评价能显著提高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罗初凡杜志民李向民胡承恒唐安丽李怡曾武涛何建桂周旭辉马虹
关键词:钙质沉着症心电图描记术冠心病运动心电图电子束CT检测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背景:以往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实验多集中于骨髓干细胞,甚少报道涉及富含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祖细胞的脐血干细胞,而以其作为种子细胞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尚未确定。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11/2007-09在中山大学动物试验中心完成。材料:脐血来源于足月分娩的健康产妇,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提供。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细胞移植组,15只/组。方法:采用羟乙基淀粉沉淀联合ficoll-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前细胞行BrdU标记。模型组、细胞移植组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细胞移植组在梗死区周边注射脐血单个核细胞悬液,模型组注射DMEM培养基,培养4周。假手术组仅开胸并在左前降支下过线。主要观察指标: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结构,以左心导管检测血流动力学改变,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心肌胶原含量变化及移植细胞存活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左室壁厚度增加,室壁活动度明显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球形指数增大,左室舒张末压显著下降,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明显增快,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假手术组心肌细胞间仅见少量胶原纤维,呈条索状与心肌纤维平行排列;与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心肌细胞肿胀程度及排列情况均有所改善,细胞移植组胶原容积分数明显降低(t=3.81,P=0.001)。模型组梗死区及其周边和假手术组均未检测到BrdU阳性细胞,细胞移植组胞核呈BrdU阳性的细胞散在分布于梗死区,部分阳性细胞参与到血管壁的组成。结论:在未使用免疫抑制
王小庆胡承恒伍贵富杨燕华何小洪杜志民刘东红
关键词:脐血单个核细胞心肌梗死心功能
6分钟步行实验与慢性心力衰竭被引量:29
2003年
目的 评价 6分钟步行法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以及 6分钟步行距离与其他心力衰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文对 33例正常对照组与 6 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组的 6分钟步行距离、纽约心功能分级、EF、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对照组与各心力衰竭组之间步行距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3)。心力衰竭患者中 ,NYHA 与 及 之间的步行距离差异也有统计学差异。心力衰竭患者中 6 MWT与 NYHA分级、EF及 L HFQ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4 90 (P<0 .0 1) ,0 .2 6 6 (P<0 .0 3) ,- 0 .6 5 8(P<0 .0 1)。 6 MWT与 L HFQ之间的相关性在 NYHA , 患者中明显高于 NYHA 患者。结论  6 MWT与 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 ,与其他临床常用反映心功能的指标合用可提高心功能评估的准确性 。
冷秀玉曾武涛陈国伟杜志民胡承恒罗初凡
白塞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1例报告被引量:2
1998年
病例报告男,32岁。因反复胸痛、气促伴发热2月余于1997年5月23日收入我院。近1年有反复口腔、阴囊溃疡及阴囊毛囊炎史。X线胸片发现“左胸腔少量积液”,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拟诊“胸膜炎”、“心肌炎”。经治疗无效。彩色多普勒UCG示主动脉与左心室前...
麦炜颐曾群英黄健强杜志民陈国伟
关键词:白塞病冠状动脉瘤病例报告
SMK微型智能心电监测仪及临床应用
1995年
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可以弥补常规心电图检查监测时间过短的不足,对发作性心肌缺血,阵发性心律失常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已成为临床心血管病诊断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但目前国内常用的动态心电图装置,包括磁带记录式和固态持续记录盒式动态心电图装置价格昂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项技术的普及.由亚洲仿真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依靠本身高新技术力量,结合临床医生意见,开发研制的SMK微型智能心电监测仪(国家专利产品),按心电连续监测,智能化选择记录,实时显示报警等功能而设计;价格仅为普通HOLTER的十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际推广应用前景.为验证其临床实际效果,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由该公司提供的12台样机进行了试用观察,现将其性能特点及观察结果小结如下.
杜志民胡承恒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测仪
冠状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血管再通成形治疗被引量:2
1996年
冠状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血管再通成形治疗杜志民,胡承恒,廖晓星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狭窄性病变治疗效果业已肯定,但是否适用于闭塞性病变尚有不同意见。本文就冠状动脉再通成形术的初步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加以讨论。一、临床资料本院自1994年10月至1996年1月...
杜志民胡承恒廖晓星
关键词:血管再通成形术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中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56例高危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PCI,130例)和常规PCI组(126例),替罗非班组又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8例,≥60岁)和非老年组(62例,〈60岁)2个亚组。两组患者PCI术后罪犯血管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达标率、校正的TIMI帧计数(CTFC)、心肌灌注分级(TMPG),以及36h和30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3级血流发生率较常规PCI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6%比91.3%,X^2=1.02,P=0.313),TMPG3级所占比例替罗非班组高于PCI组(83.1%比67.5%,X^2=4.05,P=0.046),CTFC示替罗非班组血流快于PCI组(31.6±7.7比23.8±6.1,t=2.49,P=0.026)。两组在36h和30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9%比19.0%,X^2=6.30,P=0.013;3.8%比11.90%,X^2=5.82,P=0.018)。与常规PCI组比较,替罗非班组TIMI轻度出血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20.2%比15.2%,X^2=3.65,P=0.065)。亚组分析表明,老年组轻度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非老年组稍增高(25.0%比14.5Yoo,X^2=4.98,P=0.026),但两组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相似。结论老年ACS患者介入术中使用替罗非班是有效和安全的,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但轻度出血风险有可能增加。
胡承恒李怡李志明罗初凡伍责富杜志民卢桂静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替罗非班抗凝药
动态心电图监测起搏器功能价值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Holter对监测起搏器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进口的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仪,对30例(42例次)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发现10例(15例次)出现起搏器感知障碍,其中2例为感知过度,其余8例为感知不良,其中1例并起搏功能障碍。起搏器感知障碍10例中,7例无症状,为短暂起搏器感知失效,未作处理。10例中5例进行2~5次随访,其感知失效减少或消失。结论Holter能确切反应短暂起搏功能障碍情况、判断故障及与症状的关系。
唐安丽马虹杜志民董吁钢谢耀群王业松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起搏器
全文增补中
运动试验中收缩压恢复比对女性患者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运动试验中收缩压恢复比在女性患者中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12 1例有胸痛症状的女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 ( 5 3例 )和冠心病组 ( 68例 ) ,均接受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 ,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恢复比 (运动结束后 3min与运动高峰时收缩压比值 )的差异 ;并探讨该比值在女性患者中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 在冠心病组 ,运动试验中收缩压恢复比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 ( 0 .99± 0 .11vs0 .83± 0 .10 ,P<0 .0 1) ;在女性患者中 ,单用 ST段下移≥ 0 .1m V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60 .3%、5 8.6%、65 .1% ;以运动中 ST段下移≥ 0 .1m V且运动后收缩压恢复比 >0 .90为标准 ,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5 2 .9%、88.7%、85 .7% ,与前者比较 ,敏感性无明显变化 ( P>0 .0 5 ) ,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明显提高 ( P分别 <0 .0 1和 <0 .0 5 )。结论 在女性患者 ,运动试验中收缩压恢复比是判断冠心病的有用指标 ,结合 ST段下移 。
何建桂黄艺仪孙冰马虹柳俊张苗青杜志民胡承恒
关键词:收缩压女性冠心病
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单纯药物治疗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探讨PCI影响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患者预后的可能机制。方法共593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慢性完全闭塞的患者,325例对闭塞...
罗初凡杜志民胡承恒李怡吴杏曾武涛
关键词:血管闭塞预后
文献传递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