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占明
- 作品数:241 被引量:1,150H指数:1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 多排CT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与MRI对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多排CT(MDCT)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心脏形态、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等的准确性。方法对临床诊断为HCM的60例患者行CT动脉期、延迟期扫描及心脏MR形态、延迟强化检查。比较二者在左心室室壁厚度、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舒张末期左心室容积(EDV)、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ESV)、延迟强化病灶定性及定量诊断方面的异同。结果 60例患者共1020个心肌节段,CT与MRI所测左心室室壁厚度的相关性好(r=0.895,P<0.001),且CT测量的心功能参数均与MRI结果呈正相关。延迟增强检查证实CT与MR在检出心肌纤维化病灶方面具有高度相关性(r=0.98,P<0.01)。结论心脏CT检查可提供HCM患者心肌冠状动脉的形态及功能信息。
- 马晓海赵蕾何继强刘桂英张臣陆东旭范占明
- 关键词:心肌病肥厚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与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评价肺动脉栓塞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以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为参照,评价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23例可疑PE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进行检测,并以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为诊断标准,评估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诊断肺动脉栓塞临床价值。结果 23例患者460个有效肺段中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显示128个肺段出现V/Q失衡,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显示124个肺段动脉血管充盈缺损。以NLVPS为参考,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为0.95(95%CI:0.89-0.98),特异性为0.96(95%CI:0.94-0.98),阳性似然比为26.33(95%CI:14.71-47.12),阴性似然比为0.06(95%CI:0.03-0.11),诊断优势比为475.06(95%CI:179.99-1253.91)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8。结论 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可作为肺动脉栓塞的无创快速诊断方法。
- 周璐范占明徐磊于薇刘家祎晏子旭姜红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螺旋CT
- MR应变成像技术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8年
- 心脏MRI是无创性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相比于标准电影成像,MR应变成像技术可通过定量测量心肌组织位移而早期识别心脏疾病的节段性运动异常,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估测预后均有重要价值。心肌应变可定量测量室壁运动,且结果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少。本文对MR应变成像技术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李亚萍赵蕾范占明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心肌缺血
- 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78例被引量:20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78例。男71例,女7例;年龄31~80岁,平均(52.7±12.3)岁。StanfordB型76例,StanfordA型2例。术后随访1~47个月,平均(13.0±10.1)个月。建立数据库,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近端内漏5例;升主动脉夹层5例,其中1例术中发生,4例分别在术后1、7d、5、13个月发生。术后30d内死亡4例(5.1%),2例死于升主动脉夹层破裂,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脑出血。术中脑梗塞1例。5例病人因覆膜支架远端再发现破口,行二次腔内修复术。1例因内漏行二次腔内修复术。随访期死亡3例(3.8%),分别死于消化道出血、升主动脉夹层破裂和死因不明。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 许尚栋黄方炯李志忠王学勇杨禁非蔡克强范占明杜嘉会张兆光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 True FISP结合3D CE MRA对原发性主动脉壁间血肿诊断和随访的研究
- 目的:利用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 FISP)结合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对原发性主动脉壁间血肿(IMH)的影像学特征、自然史和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IMH诊断和随访的价...
- 范占明
- 关键词:主动脉瘤心包积液
-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支架评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6年
-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研究显示使用金属裸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为11%-40%,即使采用药物洗脱支架,其再狭窄的发生率虽然降低,但仍然不可忽视[1],因此术后随访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 赵春荣徐磊范占明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冠状动脉造影
- 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应变的改变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心血管磁共振组织追踪(CMR-TT)技术的应变量化,分析能否识别冠心病患者缺血和梗死的心肌节段。方法:应用CVI软件,分析在我院接受负荷灌注CMR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09 例的左心室节段周向和纵向心肌应变,同时分析在我院接受常规CMR检查的健康志愿者50例。进行应变参数的组间比较、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结果:冠心病组非缺血节段周向和纵向应变(取绝对值)(19. 81±4. 77)%、( 17. 62±5. 24)%均低于健康人组(20. 93±4. 23)%、( 18. 94±4. 89)%,P 均<0. 01。冠心病组非缺血节段的周向和纵向应变值(取绝对值)(19. 81 ±4. 77)%、( 17. 62±5. 24)%,P<0. 05缺血节段(18. 72±4. 95)%、( 16. 05±4. 95)%>梗死节段(15. 30±4. 80)%、( 14. 78±5. 21)%,P 均<0. 05。节段周向应变(ICC = O. 873)和纵向应变(ICC = 0.799)均有良好的观察者内一致性;节段周向应变(ICC = 0.818)和纵向应变(ICC = O. 725)也有较好的观察者间可重复性。结论:CMR-TT技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及可重复性,可在无需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从功能学方面评估心肌运动。
- 李亚萍赵蕾马晓海王铮陆艾嘉张臣李宁徐磊范占明
- 关键词:冠心病磁共振成像心肌应变
- 青少年冠状动脉CTA低剂量成像方法初探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使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扫描机,应用Flash扫描、前瞻性心电触发轴位扫描模式并结合迭代算法,对19例青少年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结果:93.8%(18/19)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经工作站重建后,能够清楚显示冠状动脉正常解剖分支和病变部位、范围。平均辐射剂量为(1.61±0.28)mSv,平均对比剂用量为(43.7±5.6)mL。结论:通过合理选择检查方案,青少年冠状动脉CTA检查可以实现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的用量,而保证诊断图像质量。
- 赵轶轲徐磊范占明郭久芳晏子旭
- 关键词:冠状血管青少年血管造影术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僵硬度的磁共振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僵硬程度,探讨其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择经临床证实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年患者60例及健康志愿者30例入组。行非增强全主动脉磁共振检查,除外主动脉疾患。并利用快速电影成像(Cine)序列采集不同主动脉层面心动周期内血管搏动图像。测量各层面心动周期内管腔的横断面积变化程度,并计算局部管腔的绝对及相对顺应性。比较1同一受试者不同部位主动脉管腔顺应性参数的差异;23组受试者相同主动脉层面局部管腔顺应性参数的差异;3主动脉管腔顺应性参数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A组、B组)患者在所选各层面主动脉管腔绝对顺应性(Compliance,C)、相对顺应性(Distensibility,D)均低于对照组(P<0.05)。升主动脉至腹主动脉,主动脉管腔D呈升高趋势,C呈减低趋势(P<0.05),B组患者腹主动脉层面D反常减低。SBP及PP。与主动脉各层面C、D呈轻-中度负相关。DBP与腹主动脉层面D呈轻度相关性。结论主动脉僵硬是高血压产生重要机制之一,磁共振成像评价主动脉僵硬度能够为临床预防及治疗高血压提供依据。
- 张楠李宇刘家祎徐磊陆东旭史宏璐范占明
- 关键词:高血压病主动脉僵硬度磁共振成像
- 延迟增强CT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意义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以心脏MRI作为参照标准,评估双源CT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延迟强化和左心室壁厚度的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选取80例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行双源CT动脉期、延迟期扫描及心脏MRI形态和延迟增强检查。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17节段分析方法,左心室室壁厚度、延迟强化的位置得到确认,分析2种检查诊断心肌延迟强化的相关性。结果 80例患者共1360个心肌节段进行评估,CT与MRI测量的左心室室壁平均厚度间呈显著相关(r=0.88,P<0.01)。延迟增强检查证实CT与MRI在检出心肌纤维化病灶方面一致性较好(患者74例,Kappa=0.751,P<0.05;心肌节段1238个节段,Kappa=0.746,P<0.01)。CT与MRI测量的延迟强化病灶体积呈良好的相关性(r=0.89,P<0.01),但CT图像低估纤维化病灶范围。Bland-Altman分析显示,CT和MRI在测量延迟强化病灶容积的差异,平均标准差为2.71%。结论心脏CT检查可以提供关于心肌和冠状动脉的综合信息,延迟增强CT可作为评估心肌纤维化的检查方法,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潜在的有效诊断方法。
- 马晓海赵蕾葛海龙张臣陆东旭范占明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图像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