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DDC、DAD_2R在大鼠术后肠粘连模型中的表达
- 2015年
- 目的: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脱羧酶(DDC)、多巴胺D2受体(DAD2R)在SD大鼠肠粘连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多巴胺与术后肠粘连的关系。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96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4),假手术组(n=42),肠粘连模型组(n=42),采用Ellis法制备肠粘连模型。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分别在术后第2、5、8天分批处死,动物处死后取盲肠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TH、DDC、DAD2R在模型组术后第2、5、8天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均有升高(P<0.05),随着时间的变化并逐渐降低。结论:术后肠粘连形成过程中,TH、DDC、DAD2R表达增高,提示多巴胺及其受体参与了术后早期肠粘连的形成。
- 龚土平姜淮芜胥润张毅刘林波李建赵凌凌
- 关键词:多巴胺肠粘连
- CT检查对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的影响
- 2014年
-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根据病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其中SAP病情凶险、发展迅速、死亡率高.CT在SAP患者的病情评估、预后判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临床上约80%的AP患者为MAP,只有较轻微的临床经过和CT表现,不伴发并发症,对非手术治疗反应亦良好.而CT检查费用较贵,早期使用亦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CT在MAP患者中的应用原则就值得认真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MA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CT检查对MAP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的影响,以探讨CT在MA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李建刘林波张毅胥润
- 关键词:轻症急性胰腺炎住院时间查对病情评估
- HER-2阳性乳腺癌抗HER-2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总结分析近年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采用抗HER-2双靶向方案在新辅助、辅助及晚期解救治疗方面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及开展的新研究,以进一步提高临床上对抗HER-2双靶向治疗的认识。方法检索国内外近年来关于HER-2阳性乳腺癌采用双靶向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HER-2阳性乳腺癌采用抗HER-2双靶向治疗在新辅助治疗方面可获得更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及更好的预后,同样在辅助治疗及晚期解救治疗方面也可获得较好的生存获益。结论近年来,采用不同组合抗HER-2双靶向方案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辅助及晚期解救治疗方面的研究均已显示出获益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目前仍需更多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及时间的验证,以找出获益更多、并发症更少、更加经济的最佳靶向药物组合。
- 胥润杜正贵
- 关键词: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靶向治疗
- 探讨Wnt1、Wnt5a和β-catenin在胃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Wnt1、Wnt5a和β-catenin在胃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并探讨三者在胃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可能参与胃腺癌发生进展的机制。方法 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86例胃腺癌组织及与之对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Wnt1、Wnt5a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 Wnt1、Wnt5a和β-caten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与之对应的癌旁组织,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Wnt1和β-caten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相关于癌灶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血管浸润(P<0.05),Wnt5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血管浸润相关(P<0.05)。Wnt1和β-catenin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而Wnt5a和β-catenin的表达呈负相关(r=-1,P<0.01)。β-catenin的表达在胃腺癌组织中主要位于细胞质与细胞核,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主要位于细胞膜。结论 Wnt1、Wnt5a和β-catenin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均升高,三者发挥癌基因样作用促进胃腺癌的发生进展。Wnt1和β-catenin可能通过激活经典Wnt信号通路发挥促癌作用,β-catenin由细胞膜到细胞质再到细胞核的异位表达提示胃腺癌的进展。Wnt5a可能经由其它信号通路在胃腺癌的浸润转移中发挥作用。
- 吴雪莲胥润李建
- 关键词:胃腺癌WNT1WNT5AΒ-CATENIN免疫组化
- 复杂性阑尾炎的影响因素及与术前延误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复杂性阑尾炎易发因素及其与术前延误的关系,以期为提高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562例。按最终诊断分为复杂性阑尾炎和非复杂性阑尾炎两组,比较组间人口学、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术前延误时间等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 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慢性病、粪石嵌顿、阑尾长度>10 cm、总体延误(≤24 h,>24~48 h,>48~72 h,>72 h)是复杂性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总体延误会影响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和预后,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应及早进行手术。
- 李建胥润胡登敏张尧龚土平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复杂性阑尾炎
- 健脾疏肝方灌肠对肛窦炎患者的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方灌肠对肛窦炎患者的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4例肛窦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疏肝方灌肠。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观察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自然杀伤细胞(NK)、CD4^+],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2%(50/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3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IgG、IgA、NK、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方灌肠治疗肛窦炎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免疫功能,减少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小。
- 尹强黄海军彭娟胥润
- 关键词:肛窦炎复发率
- β-catenin参与乳腺癌的可能机制被引量:6
- 2020年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β联蛋白(β-catenin)是可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并参与生物体内多种重要生命活动的一种多功能蛋白,如参与组织发育分化、细胞间黏附迁移等,且在细胞内许多重要的信号通路转导均涉及β-catenin,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蛋白激酶B/β-catenin信号通路;同时,β-catenin也受细胞内许多分子的调节,如N-myc下游调节基因、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等,如果这些信号通路转导或分子调节发生异常,则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包括乳腺癌。目前,关于β-catenin在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形成演进中的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未来,β-catenin是否可作为乳腺癌诊断、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需进一步探索。
- 吴雪莲胥润
- 关键词:乳腺癌Β-CATENIN信号通路分子作用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比较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62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腹腔镜组),60例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肿瘤根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切口长度小于开腹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1);两组患者肿瘤大小、结肠和直肠切除长度、肿瘤距下切缘距离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肠梗阻、肺部感染各1例,开腹组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尿潴留各1例,肠梗阻4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5例,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并未缩小肿瘤根治范围,总体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可作为直肠癌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 胥润
- 关键词: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开腹手术近期疗效
- 不同剂量纳米碳混悬液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米碳示踪技术在乳腺癌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经粗针穿刺活检确诊乳腺癌93例随机分成3组,术前12-24小时分别给予按纳米碳剂量0.3ml,0.6ml,0.9ml乳晕皮下注射(保乳手术者于肿瘤区皮下注射),统计3组乳腺癌患者经纳米碳皮下注射后皮下组织染色面积及腋窝淋巴结染色数目. 结果:三组皮下染色面积分别为3.45cm±0.89,4.78cm±0.76,6.15cm±1.05,p〈0.05.三组腋窝淋巴结分别检出为13.30±3.54,12.85±3.76,14.35±4.38,p〉0.05. 结论:使用0.3ml剂量纳米碳混悬液于乳晕皮下(或肿瘤区皮下)注射可以使乳腺癌患者有最小的皮下染色并且不影响其在腋窝淋巴结染色效果.
- 范丹丹赵凌凌胥润
- 关键词:乳腺癌纳米碳腋窝淋巴结
- 管状胃吻合预防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行根治性胃切除术后采用管状胃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共92例,根据吻合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残胃与食管直接吻合方式,研究组采用管状胃吻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等手术常规指标,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处理情况以及患者pH监测结果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间差异不大,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pH〈4的时间、反流次数以及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分别为1.8h、103次及5.2次,明显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14例(30.43%),需要服用药物者3例(6.52%);出现胃排空障碍者l例,吻合口出血3例,胸骨后疼痛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吻合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胃切除术后胃酸的分泌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刘林波胥润龚土平李建张毅岳学静秦晓
- 关键词:胃切除术反流性食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