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族琼

作品数:30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结核
  • 11篇冠状病毒
  • 11篇病毒
  • 10篇结核分枝杆菌
  • 10篇冠状
  • 10篇分枝杆菌
  • 10篇杆菌
  • 10篇SARS冠状...
  • 6篇耐药
  • 6篇抗原
  • 5篇蛋白
  • 5篇利福
  • 4篇结核病
  • 4篇抗原表位
  • 4篇基因
  • 4篇M基因
  • 4篇RPOB基因
  • 4篇SARS-C...
  • 4篇表位
  • 3篇单胞菌

机构

  • 14篇广州市胸科医...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山东省胸科医...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空军后勤部
  • 1篇广州市越秀区...
  • 1篇沈阳市胸科医...
  • 1篇长春市结核病...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30篇胡族琼
  • 10篇谭耀驹
  • 10篇龙北国
  • 10篇赵卫
  • 9篇蔡杏珊
  • 8篇张文炳
  • 8篇江丽芳
  • 7篇晏辉钧
  • 5篇罗春明
  • 4篇陈清
  • 4篇刘志伟
  • 4篇郭新雄
  • 3篇何凡
  • 3篇刘燕文
  • 3篇周文
  • 3篇俞守义
  • 3篇周经姣
  • 3篇方丹云
  • 2篇侯代伦
  • 2篇张宗德

传媒

  • 5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1年)(第一部分 结核病临床诊断)被引量:13
2012年
结核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人类社会与结核病斗争的历史长河里,取得的每一次关键性进步都是以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技术方面的重大进展为标志的。从100多年以前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发现了Mtb,到以后结核菌素及细菌学、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注入了更大的活力;
唐神结胡忠义张青范琳崔振玲刘一典张宗德谢汝明白连启陆宇张延安侯代伦金锋张广宇陈志胡族琼闫世明赵云虹邢勇孙炳奇
关键词:结核病诊断临床诊治结核菌素MTB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诱导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适应性耐药发生及其初步机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诱导适应性耐药的产生及其机制。方法:利用1×MIC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奈替米星分别诱导3株试验菌07穗01~031h,再以4×MIC同一抗生素对诱导后试验菌杀菌1h,计算杀菌率。对照组只有杀菌过程无诱导过程,计算对照组杀菌率,并比较两组杀菌率。Carlone法提取试验菌诱导后1~9h的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OMP的构成成分。结果: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诱导后第5~8小时失去杀菌能力,从第9小时开始恢复杀菌能力。奈替米星诱导后第5~7小时失去杀菌能力,从第8小时开始恢复杀菌能力。电泳显示耐药高峰期试验菌在45000处及60000的OMP表达几乎消失。结论: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奈替米星能诱导SMA产生适应性耐药,OMP的表达变化可能与适应性耐药有密切关系。
胡族琼陈清周文宋灿磊胡静俞守义
关键词:抗药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外膜蛋白
SARS冠状病毒M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预测具有代表性的3株SARS冠状病毒M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探讨基因变异对M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影响。方法采用Chou-Fasman方法、Garnier-Robson方法和Karplus-Schulz方法预测SARS冠状病毒M蛋白二级结构;按Kyte-Doolittle方案、Emini方案和Jameson-Wolf方案预测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3株SARS冠状病毒M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完全一致。结论SARS冠状病毒M蛋白的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比较稳定,提示利用某一毒株的M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和疫苗可应用于SARS的诊断和防治。
胡族琼赵卫龙北国江丽芳郭新雄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B细胞抗原表位蛋白二级结构稳定性分析M蛋白基因变异
利福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突变与利福布丁耐药水平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利福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利福布丁耐药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倍比稀释法测定64株利福霉素耐药及6株敏感菌株对利福布丁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分析其对异烟肼的耐药情况。同时对rpoB全基因扩增后测序,分析rpoB突变位点和突变性质与利福布丁MICs高低及多重耐药的关系。结果 6株敏感株rpoB未突变,MICs为0.25~0.50 mg/L。64株耐药株rpoB突变率为100%。37株利福布丁高度耐药(MICs≥4 mg/L)株中,S531L突变27株,H526R突变和Y389C突变各2株,S531W、H526Y、Q513K、V176F、D516Y联合Q253R突变与D516G联合L511P突变各1株。17株中度耐药(MICs 2~4 mg/L)株中,S531L突变16株,D516G联合L511P和S509R突变1株。10株低度耐药(MICs 0.25~1 ng/L)株中,L533P、H526L、H526S、D516V、D516Y单点突变各2株。93.75%(60/64)的利福霉素耐药株对异烟肼耐药。结论检测rpoB突变即可初步筛选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中、高水平利福布丁耐药株以S531L突变占绝对优势,rpoB突变位点及突变类型与利福布丁耐药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胡族琼蔡杏珊罗春明谭耀驹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布丁利福霉素RPOB基因
SARS冠状病毒Mc区的克隆表达及表达蛋白抗原活性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SARS冠状病毒/(SARS-CoV/)是一种新现的病原微生物,属于巢状病毒目/(Order: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Family:Coronaviri...
胡族琼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抗原活性
文献传递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敏感株的适应性耐药及其初步机制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致病力原本不强的条件致病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然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致使感染率不断上升,导致免疫力低下或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人群呼吸道感染、心内膜炎及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
胡族琼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多重耐药性广谱抗生素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
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1年)(第二部分 结核病临床治疗)被引量:24
2012年
一、抗结核新药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遴选出了20余种化合物,其中10余种已进入了临床前及临床研究阶段。(一)硝基咪唑类药物硝基咪唑类药物是对Mtb有较高活性的一类新的化合物。其中,PA-824和OPC-67683已在进行治疗结核病的Ⅱ期临床试验中。
唐神结胡忠义张青范琳崔振玲刘一典张宗德谢汝明白连启陆宇杜凤娇张延安侯代伦金锋张广宇陈志胡族琼闫世明赵云虹邢勇孙炳奇
关键词:结核病临床诊治抗结核药物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征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4年中初次分离的8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和头孢他啶等12种抗生素的耐药特征。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扩增抗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7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AME)。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协同筛选法测定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结果4年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是:米诺环素0%~9.7%、替卡西林/克拉维酸12.5%~22.6%、左氧氟沙星12.5%~28.6%、多西环素18.8%~33.3%、复方磺胺甲恶唑18.8%~40%、环丙沙星50%~65.7%、头孢他啶50%~66.7%、阿米卡星54.8%~66.7%、庆大霉素75%~100%、哌拉西林81.3%~100%、氨曲南87.5%~100%和亚胺培南93.5%~100%。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检出率分别是:aac(3)-Ⅰ和ant(4')-Ⅱ未检测到;其余5种基因中,aac(3)-Ⅱ,ant(2'')-Ⅰ,aac(6')-Ⅰ,aac(3)-Ⅲ和aac(3)-Ⅳ的检出率分别是2.3%,5.7%,8%,11.4%和11.4%。产ESBLs菌株占38.6%(34/88);产MBLs菌株占25%(22/88),同时产ESBLs和MBLs的菌株占13.6%(12/88)。结论本研究所检测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多重耐药严重,耐药机制复杂,临床上应在药敏结果指导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胡族琼杨银梅柯雪梅任旭琦周文陈清胡静俞守义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金属Β-内酰胺酶
88株嗜麦芽窄食单孢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性及其修饰酶基因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明确2005年8月至2007年7月临床分离的88株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修饰酶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用Kirby-Bauer(K-B)药敏试验分析88株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3种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敏感性,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扩增常见的8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结果这88株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同时对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耐药的有19株,占21.6%(19/88);同时对这3种抗生素都敏感的有12株,占13.6%(12/88);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2%,69.3%和58%,敏感率分别为70%,22.7%和23.9%。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aac(3)-Ⅰ和ant(4′)-Ⅱ未检测到;其余6种基因中,aac(3)-Ⅱ,ant(2″)-Ⅰ,aac(6′)-Ⅰ,aac(3)-Ⅲ,aac(3)-Ⅳ和aac(6′)-Ⅱ)的检出率分别是2.3%,5.7%,8%,11.4%,11.4%和12.5%。结论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携带率不是很高,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情况却很严重。
胡族琼陈清柯雪梅周杰俞守义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孢菌聚合酶链反应
SARS冠状病毒M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克隆SARS冠状病毒(SARS-CoV)GD322株M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SARS冠状病毒Tor2株M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RT-PCR法从SARS-CoVGD322株基因组中扩增M基因片段。克隆至pET-32(a)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测序,利用DNAstar和ClustalX分析所测序列翻译的氨基酸与81株SARS-CoVM基因翻译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结果该M基因与Tor2株M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9.86%;与已收集的81株SARS-CoVM基因所译氨基酸相比,和41株(占50.62%)M蛋白完全同源,37株(占45.68%)仅有一个氨基酸改变,同源性为99.55%,仅与3株(占3.70%)有2个氨基酸差异,同源性为99.10%。结论已获得具有代表性的SARS-CoVM基因重组质粒。
胡族琼龙北国晏辉钧张文炳方丹云刘志伟周经姣江丽芳赵卫
关键词:SARS-COVM基因克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