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睿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4篇树突
  • 4篇树突状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淋巴
  • 3篇内皮
  • 2篇蛋白
  • 2篇毒性
  • 2篇受体
  • 2篇脐静脉内皮
  • 2篇脐静脉内皮细...
  • 2篇细胞毒
  • 2篇细胞毒性
  • 2篇细胞毒性T细...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淋巴瘤

机构

  • 6篇河南省肿瘤医...
  • 5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河南省中医学...

作者

  • 11篇白睿华
  • 4篇杨洪艳
  • 4篇路静
  • 4篇黄幼田
  • 4篇赵明耀
  • 4篇董子明
  • 3篇楚广民
  • 3篇秦珍珠
  • 3篇张建波
  • 2篇郑智敏
  • 2篇于庆凯
  • 2篇赵继敏
  • 1篇张敏
  • 1篇马安民
  • 1篇常佳
  • 1篇江亚南
  • 1篇任景丽
  • 1篇孙淼淼
  • 1篇胡俊
  • 1篇宋永平

传媒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ISH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及17号染色体倍体分析
2012年
目的:评价银增强原位杂交(SISH)用于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状态检测的可行性和17号染色体多体的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对90例手术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标本行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HER2蛋白表达,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SISH检测HER2基因状态及17号染色体多体的发生率。结果:在IHC(3+)、(2+)、(1+/0)3组中,SISH检测与FISH检测在检测HER2基因扩增方面的总体符合率为96%。17号染色体多体的发生率在IHC(3+)、(2+)、(1+/0)3组中分别为44%,26%和0.02%,其总的发生率为18%。结论:SISH技术用于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检测结果与FISH相当,具有可行性和实际使用价值;17号染色体可能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楚广民白睿华张建波孙淼淼于庆凯
关键词: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银染色法17号染色体
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EC9706细胞肿瘤条件培养基模拟的体外肿瘤微环境对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含rhGM-CSF和rhIL-4的RPMI1640培养液诱导DC。第2天对照组同前培养,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含rhGM-CSF、rhIL-4的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第4天加入超声破碎法制备的EC9706抗原;第6天加入脂多糖。第8天收集对照组正常成熟DC和实验组肿瘤相关DC(TADC),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RT-PCR检测CD1a基因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体外杀伤活性实验检测其诱导的细胞毒T细胞(CTL)的增殖能力及对EC9706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第8天,与正常成熟DC相比,TADC细胞呈发育迟缓状态,CD86、CD1a及CD11c表达降低(P<0.01),CD1a基因不表达(正常DC较强表达),TADC体外刺激形成的CTL增殖率及对EC9706细胞的杀伤率均降低(P<0.01)。结论:EC9706肿瘤条件培养基所模拟的微环境对DC的诱导分化及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路静江亚南杨洪艳黄幼田秦珍珠白睿华郑智敏赵明耀董子明
关键词:食管癌树突状细胞
一种活检组织预处理及检后处理系统
本发明属于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医学检验技术及新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活检组织预处理及检后处理系统,包括包埋装置和包埋清理装置,包埋装置包括包埋盒还包括与包埋盒相配合的全方位包埋装置和蜡边清理装置;包埋盒包括盒体和盒盖...
于晓白睿华
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与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建立高效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体外培养方法,与HUVEC株生物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组织工程及相关医学基础研究提供更好的细胞来源.方法:在新鲜脐静脉内灌注2.5g/L胰蛋白酶消化获得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培养基(endothelial cellmedium,ECM)进行培养;RPMI1640培养HUVEC株.比较两组细胞形态;免疫组化、RT-PCR检测vWF,CD144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冻存复苏后细胞vWF,CD144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原代HUVEC体外生长2~3d可铺满单层,细胞呈梭形、饱满,漩涡状排列生长,传代后可见管腔样结构;HU-VEC株胞质多颗粒,细胞单薄.免疫组化原代HUVEC的vWF和CD144表达明显高于HUVEC株[vWF分别为(142.7±3.3),(113.6±0.7);CD144分别为(118.6±0.5),(74.2±0.4);P〈0.01].在mRNA水平,原代HUVEC基因CD144(577bp)的表达量为HUVEC株的(3.15±0.12)倍(P〈0.05);vWF(434bp)表达量为HUVEC株的(6.15±0.37)倍(P〈0.05).蛋白水平冻存复苏的原代HUVEC的CD144(135ku)表达量为HUVEC株的(2.07±0.31)倍(P〈0.05);vWF(210ku)表达量为HUVEC株的(5.38±0.23)倍(P〈0.05).结论:脐静脉灌注胰蛋白酶消化法配合ECM培养可迅速获取大量内皮细胞,其生物学特性明显优于HUVEC株,是组织工程及相关医学基础研究更好的细胞来源.
路静白睿华杨洪艳黄幼田郑智敏赵继敏赵明耀董子明
关键词:脐静脉原代培养
人结肠癌SW620细胞上清作用下树突状细胞内皮样分化的研究
研究背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已知的体内抗原呈递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是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反应的中心环节。在抗...
白睿华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文献传递
CD4^+ D25^+调节性T细胞在晚期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60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与2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增加(15.9±4.1)%,表达高于正常人(5.91±3.7)%(P<0.001)。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与患者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化程度有关(P<0.01)。结论:Treg细胞在食管癌患者中比率明显升高,是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一个证据。
楚广民张建波白睿华王祥麒
关键词:食管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术
富于T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富于T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THRLBC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和河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2013年5月至2018年9月确诊的12例THR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辅以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2例THRLBCL患者年龄22~74岁,中位年龄58.5岁。男女比例7:5。临床首发症状主要为发热和淋巴结肿大。临床分期主要为Ⅲ~Ⅳ期(75%)。6例累及骨髓,5例累及脾脏,2例累及肝脏。病理检查组织均为淋巴结组织,镜下可见异形大B细胞散布于丰富的小T淋巴细胞和多少不一的组织细胞背景中。肿瘤性大B细胞CD20、BCL6、PAX5阳性,CD30、CD15阴性。背景细胞中的T淋巴细胞CD3、CD5阳性,组织细胞CD68、CD163阳性。EBER原位杂交示EB病毒阴性。结论 THRLBCL组织学形态背景富于T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肿瘤细胞阳性表达CD20、BCL6、PAX5,阴性表达CD30、CD15,背景T淋巴细胞阳性表达CD3、CD5,组织细胞阳性表达CD68、CD163。该肿瘤应与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经典型富于淋巴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及T淋巴细胞淋巴瘤相鉴别。其发病与EB病毒感染无关。
张敏白睿华冯怡锟常佳任景丽
关键词:EB病毒
结肠癌组织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匀浆上清液模拟肿瘤微环境对人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的影响,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制备新鲜结肠癌及癌旁组织匀浆上清液。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含重组人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rhIL-4的1640培养液诱导DC,第2天在此基础上设结肠癌匀浆上清组、癌旁组织匀浆上清组、VEGF-A组及正常DC组,第4天加入结肠癌细胞株SW620抗原,第6天加入脂多糖,第8天收集各组细胞。ELISA检测肿瘤组织匀浆上清液中VEGF-A含量。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免疫表型,RT-PCR检测CD1a表达,CCK-8检测T细胞增殖率及杀伤率。结果结肠癌组织匀浆上清VEGF-A含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正常DC组相比,结肠癌匀浆上清组细胞形态明显受到抑制,数目减少,表面抗原表达率明显下降(P〈0.01),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及杀伤力也明显下降(P〈0.01);而VEGF-A组细胞数目及形态与正常DC组相比无明显改变,对所检测的DC表面抗原并无明显抑制(P〉0.05),但在功能实验中它却起到了明显抑制T细胞增殖及杀伤功能的作用。结论结肠癌组织匀浆上清液所模拟的微环境对DC的诱导分化及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该过程中VEGF-A起到抑制T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但该作用并非通过抑制DC共刺激分子表达而实现。
路静赵继敏赵军黄幼田杨洪艳秦珍珠白睿华赵明耀董子明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结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细胞毒性T细胞
原发性输卵管恶性肿瘤4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恶性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原发性输卵管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原发性输卵管恶性肿瘤患者大部分为绝经后妇女(80.43%),阴道异常排液或流血是最常见的症状,盆腔包块是最常见的体征;病理类型主要为输卵管浆液性腺癌(93.47%),单侧发病居多(69.57%);免疫组化显示原发性输卵管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体(FR)的阳性率分别为34.88%(15/43)和23.25%(10/43),高于正常输卵管组织的1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输卵管癌组织P53阳性表达率为58.13%(25/43),10例正常输卵管组织未见表达,输卵管癌与正常输卵管组织P5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恶性肿瘤多为浆液性腺癌;在原发性输卵管癌中,ER、PR高于正常组织表达;P53基因的突变可能参与了该肿瘤的发生,并可作为综合判断其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楚广民白睿华马安民
关键词:临床病理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蛋白
食管癌组织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匀浆上清液体外模拟肿瘤微环境对人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发育的影响,揭示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为DC疫苗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制备新鲜食管癌及癌旁组织匀浆上清液,ELISA检测其VEGF-A含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含rhGM-CSF和rhIL-4RPMI1640培养液诱导DC,第2天在继续诱导DC基础上设食管癌匀浆上清组、癌旁匀浆上清组、VEGF-A组,均隔天半量换液,第4天加入食管癌细胞株EC9706抗原,第6天加入脂多糖,第8天收集各组细胞。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免疫表型,RT-PCR检测CD1a表达,CCK-8检测T细胞增殖率及杀伤率。结果:食管癌组织匀浆上清VEGF-A含量[(0.987±0.319)μg/L]明显高于癌旁[(0.152±0.105)μg/L,P<0.05];食管癌匀浆上清组细胞形态明显受到抑制,CD86分子阳性率(%)与正常DC相比由69±8降为42±11、CD1a由56±12降为27±12、CD11c由21±13降为18±13(P<0.01),CD1a基因几乎无表达,刺激T细胞增殖率(%)由112.5±7.2降为70.2±3.5(P<0.01),杀伤率(%)由62.4±0.6降为46.8±1.6(P<0.01);癌旁匀浆上清液组、VEGF-A组结果与正常DC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组织匀浆上清液所模拟的微环境对DC的诱导分化及其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该抑制作用中VEGF-A并不起主要作用。
路静刘康栋赵明耀杨洪艳黄幼田秦珍珠白睿华董子明
关键词:食管肿瘤树突状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细胞毒性T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