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红玉

作品数:297 被引量:607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专利
  • 115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9篇轻工技术与工...
  • 58篇化学工程
  • 28篇理学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2篇香料
  • 57篇化学结构
  • 57篇化学结构式
  • 40篇荧光
  • 40篇荧光探针
  • 40篇探针
  • 36篇化合物
  • 30篇香精
  • 24篇化妆品
  • 23篇内酯
  • 23篇硫基
  • 21篇呋喃
  • 20篇食品
  • 20篇酸酯
  • 19篇食用香料
  • 18篇亚砜
  • 18篇酰氯
  • 17篇离子
  • 17篇挥发性
  • 13篇蒸馏

机构

  • 28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0篇滕州瑞元香料...
  • 7篇黑龙江信息技...
  • 4篇暨南大学
  • 4篇国家自然科学...
  • 4篇石河子大学
  • 4篇浙江工商大学
  • 4篇北京轻工业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陕西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农村技术...
  • 2篇安徽华业香料...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机械...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中国香料香精...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作者

  • 295篇田红玉
  • 249篇孙宝国
  • 115篇杨绍祥
  • 114篇刘永国
  • 81篇刘玉平
  • 68篇郑福平
  • 58篇黄明泉
  • 57篇王皓
  • 53篇梁森
  • 46篇谢建春
  • 37篇陈海涛
  • 20篇丁瑞
  • 17篇王嘉琳
  • 15篇李丽慧
  • 13篇梁梦兰
  • 12篇肖阳
  • 11篇张玉玉
  • 5篇徐理阮
  • 5篇张适适
  • 5篇叶宏林

传媒

  • 21篇精细化工
  • 16篇食品科学
  • 9篇中国食品学报
  • 7篇日用化学工业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食品科技
  • 5篇食品科学技术...
  • 4篇中国调味品
  • 4篇化学试剂
  • 4篇北京工商大学...
  • 3篇化学通报
  • 3篇北京轻工业学...
  • 3篇中国食品添加...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中国科协青年...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中国食品工业
  • 1篇电子测试
  • 1篇精细与专用化...
  • 1篇生命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5篇2023
  • 20篇2022
  • 14篇2021
  • 22篇2020
  • 12篇2019
  • 12篇2018
  • 11篇2017
  • 12篇2016
  • 7篇2015
  • 18篇2014
  • 9篇2013
  • 18篇2012
  • 9篇2011
  • 12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21篇2006
  • 26篇2005
2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紫苏醇薄荷醇碳酸酯香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合物紫苏醇薄荷醇碳酸酯,具体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Image file="DSA0000177717550000011.GIF" he="419"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
杨绍祥田红玉刘永国梁森孙宝国王皓戴慧康
文献传递
一种烯酸溴内酯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结构式如下所示的烯酸溴内酯化的制备方法:<Image file="DSA0000149585700000011.GIF" he="253"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GIF...
刘永国丁瑞田红玉孙宝国李姝慧杨绍祥
文献传递
一种简便的2-乙酰基-1-吡咯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的2‑乙酰基‑1‑吡咯啉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按比例加入L‑脯氨酸甲酯和次氯酸叔丁酯,制备得到2‑甲氧羰基‑1‑吡咯啉;S2、于步骤S1得到的2‑甲氧羰基‑1‑吡咯啉中,按比例加入三甲基氯硅烷和...
刘永国柏霜田红玉王皓梁森杨绍祥白宇辰邱果孙宝国
一种甲基不对称二硫醚的制备方法
孙宝国刘玉平梁梦兰田红玉郑福平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甲基不对称二硫醚类含硫食用香料的方法。课题来源于国家“八五”专用化学品科技攻关项目“烷基2-甲基-3-呋喃基硫醚、二硫醚类香料的系列开发(85-94H-05-01创)”和中国轻工总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不...
关键词:
关键词:香料食品添加剂
一种双反应位点荧光探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反应位点荧光探针,具体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Image file="DSA0000189383880000011.GIF" he="168"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
杨绍祥田红玉刘永国孙宝国武小明王皓李雅楠
文献传递
一种双识别位点汞离子荧光探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汞离子的双识别位点荧光探针,具体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Image file="DSA0000189383930000011.GIF" he="346" imgContent="drawing" img...
杨绍祥田红玉梁森孙宝国武小明王皓李雅楠
文献传递
顶空-固相微萃取两种传统面酱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2种传统面酱(M1和M2)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从M1中鉴定出53种挥发性化合物,占色谱流出峰总面积的77.408%,包括醛类6种,酯类5种,酸类14种,烃类2种,醇类2种,杂环类化合物12种,酮类2种,其他化合物10种。从M2中鉴定出48种挥发性化合物,占色谱流出峰总面积的64.455%,包括醛类6种,酯类8种,酸类6种,烃类4种,醇类5种,杂环类化合物9种,酮类4种,其他化合物6种。
张玉玉孙宝国陈海涛黄明泉田红玉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
一种紫苏醇肉桂醇碳酸酯香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合物紫苏醇肉桂醇碳酸酯,具体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Image file="DSA0000177717870000011.GIF" he="414"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
杨绍祥田红玉刘永国梁森孙宝国王皓戴慧康
文献传递
传统小麦酱挥发性香气成分的GC-MS与GC-O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传统小麦酱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气-质联用结合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对传统小麦酱中的活性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2种挥发性化合物,占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72.835%,在传统小麦酱中的含量为102.845μg/g,包括醛类6种、酯类10种、酸类6种、烃类8种、醇类1种、杂环类化合物7种、酮类1种,其他化合物3种。用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离出25种活性香气成分,其中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稀释因子较高的有乙酸、异戊醛、糠醛、3-甲硫基丙醛、二甲基三硫醚、1-辛烯-3-醇和四甲基吡嗪等。
张玉玉田红玉黄明泉孙宝国陈海涛
关键词:香气成分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嗅闻
噻唑类食品香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噻唑类香料是一类重要的含硫杂环类香料,由于其香气浓郁、特征性强,一直备受调香师的喜爱。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噻唑类化合物在食品中被鉴定出来。目前,经美国食用香料与萃取物制造者协会(FEMA)安全评价的噻唑类香料有39种(噻唑类29种、噻唑啉类10种),我国GB 2760—2014中允许使用的噻唑类香料有29种。重点对经过FEMA安全评价的39种噻唑类香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汇总,介绍了其允许使用情况、香气特征和天然存在情况等。总结了食品加工过程中噻唑类风味化合物可能的形成途径,包括含硫化合物热降解和美拉德反应两类。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含硫氨基酸在较高温度下会经过脱氨、脱羧等发生热降解反应形成噻唑及其衍生物。此外,硫胺素加热时也可以降解成多种含硫和含氮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噻唑类降解产物主要有4-甲基-5-(β-羟基乙基)噻唑、4-甲基噻唑、4,5-二甲基噻唑、4-甲基-5-乙基噻唑等。从传统化学合成、光化学合成和电化学合成3个方面介绍了噻唑类化合物典型的化学合成方法及其反应机理。最后,指出突破合成香料行业中存在的香料新品种开发与创新不足、传统生产工艺落后及环境污染严重等瓶颈问题,是未来促进我国合成香料产业快速稳定发展的研究重点。
梁森房子林李培田红玉孙宝国
关键词:食品香料含硫香料香气特征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