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训

作品数:228 被引量:717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8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3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9篇豆状核
  • 59篇肝豆状核
  • 57篇豆状核变性
  • 57篇肝豆状核变性
  • 27篇病理
  • 25篇WILSON...
  • 22篇帕金森
  • 22篇基因
  • 20篇帕金森病
  • 16篇细胞
  • 15篇变性患者
  • 14篇蛋白
  • 13篇中医
  • 13篇肌营养不良
  • 12篇血清
  • 12篇疗效
  • 11篇
  • 10篇抑郁
  • 7篇神经系
  • 7篇神经系统

机构

  • 106篇安徽中医学院...
  • 51篇安徽中医药大...
  • 46篇安徽中医学院
  • 19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厦门大学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5篇安徽省立医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淮北矿工总医...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合肥市第二人...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安徽省立儿童...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226篇王训
  • 133篇韩咏竹
  • 106篇杨任民
  • 94篇程楠
  • 88篇胡纪源
  • 56篇喻绪恩
  • 44篇周志华
  • 30篇韩永升
  • 29篇胡文彬
  • 24篇李凯
  • 22篇吴君霞
  • 22篇石永光
  • 20篇饶娆
  • 18篇王共强
  • 18篇严彦
  • 15篇高伟明
  • 11篇叶群荣
  • 11篇王佳炜
  • 11篇张成
  • 11篇徐银

传媒

  • 29篇安徽医学
  • 15篇临床神经病学...
  • 1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0篇中国临床神经...
  • 6篇中华神经医学...
  • 6篇2010中国...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风与神经疾...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医学综述
  • 3篇安徽中医学院...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中国现代神经...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15篇2016
  • 10篇2015
  • 16篇2014
  • 21篇2013
  • 49篇2012
  • 11篇2011
  • 15篇2010
  • 11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2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
张成刘焯霖张为西陈国俊潘速跃杨渝王训卢锡林
该项目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发病机制、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人类抗肌萎缩蛋白(dys)基因51号内含子的全顺序;开展成肌细胞移植治疗DMD的动物实验,发现成肌细胞注射后,能够存活并有周...
关键词:
关键词: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发病机制
Wilson病在安徽省的地域性
目的:初步了解安徽省各个地区住院诊治的WD(Wilson's disease,WD)患者的地区差异及地理环境因素对WD发病的影响.方法:统计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首次住院的安徽籍的WD患者,分...
喻绪恩胡文彬韩咏竹杨任民程楠王训胡纪源李凯
关键词:WILSON病发病机制病例分析
中国人Wilson病ATP7B基因启动子区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中国人Wilson病(WD)ATP7B基因启动子区的序列和结构,发现存在的多态和突变情况。方法检测60例无亲缘关系的WD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基因组DNA序列并进行分析。结果(1)在正常对照和WD患者的启动子区-190位和-78位(转录起始点为+1)均发现存在单个碱基的不同;(2)60例WD患者中,3例发现存在-504位G→C的突变,其中2例为纯合突变,1例为杂合突变,在正常对照中未发现此改变。(3)60例WD患者中,2例发现存在-782位A→G的突变,其中1例为纯合突变,另1例为杂合突变,在正常对照中未发现此改变。结论WD基因的转录直接受铜或其他重金属的调节。中国人WD基因启动子区序列存在的2个多态位点均位于已知的转录调控元件结构之外,提示核苷酸多态对启动子调控基因的表达不会产生影响。启动子区的突变也是WD的分子发病机制之一。提示WD基因的分子发病机制是多样又复杂。
毕伟朱丽红程楠王训胡纪源杨任民
关键词:WILSON病ATP7B基因启动子突变
中医药防治帕金森病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3年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渐进性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与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多种致病因素密切相关。目前临床用于治疗PD的药物主要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和抗胆碱能药等,缺少可以明确改善病理进展的疾病修饰疗法。在中医学的认知体系中,该病属本虚标实,总由肝肾阴损、气血不足,并与风、火、痰、瘀关系密切。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对PD的防治,对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处理,以及对DA能神经元的神经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其潜在的机制包括并不限于抗氧化应激、抗神经炎症、调节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该文主要根据PD的发病机制进行分类总结,系统阐述中药单体提取物及复方在防治PD中的药理作用、分子机制,以及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PD的中药开发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尚小龙王玉徐陈陈董健健艾文龙张良杰慈春玲王训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药防治中药提取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研究被引量:17
1997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的疗效。方法:80例HLD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二巯基丁二酸(DMSA)治疗。每日50mg/kg,分两次口服。中西组在DMSA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肝豆汤,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疗程前后分别进行病情分型、分级和疗效判定,并检测患者24h尿铜、锌、铁及钙含量。结果:(1)中西组的总有效率及其中肝型患者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经1个月治疗后,24h尿微量及宏量元素均较疗前显著增高(P<0.01)。(3)中西组副反应发生率(17.5%)虽低于对照组(22.5%),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适合临床应用,尤其对目前治疗比较棘手、疗效较差的肝型患者更值得推荐。
任明山张波杨任民韩咏竹王训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中西医结合治疗
单纯线粒体肌病的临床病理及近期随访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报道4例曾被误诊为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和脊肌萎缩症而后被确诊的单纯线粒体肌病的临床、肌肉病理表现和随访结果。方法对4例患者的临床、肌肉组织病理和近期随访结果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血乳酸2例升高、2例正常,肌酸激酶3例轻度升高、1例正常,肌电图3例肌源性损害、1例神经源性损害。肌肉组织病理4例均可见RRF,1例S/C双染发现大量蓝纤维。经过小剂量激素、丁苯酞、大剂量辅酶Q10和维生素B2等综合治疗,随访3个月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随访6个月3例已恢复到正常工作,1例好转不明显。结论单纯线粒体肌病的临床表现及电生理检查无特异性,肌肉组织病理及组织酶学染色是诊断该病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经过治疗大部分病例近期可获得良好疗效。
喻绪恩石永光王训韩咏竹杨任民程楠胡文彬胡纪源李凯
关键词:线粒体肌病肌肉病理随访
华中和华东地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ATP7B基因第13号外显子突变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对华中和华东地区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ATP7B基因第13号外显子突变进行研究。方法应用PCR-DNA测序技术对来自我国华中和华东地区的139例非同源家系的HLD患者的ATP7B基因第13号外显子进行检测,并与52名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测序未见异常。HLD组共检出6种ATP7B基因的突变类型和1种多态,其中Gly988Val杂合突变为新的发现。HLD组突变及多态总的检出率为29.49%(41/139),染色体突变频率为15.83%(44/278);其中Pro992Leu纯合或杂合突变的检出率为23.02%(32/139),其染色体突变频率为12.59%(35/278)。结论ATP7B基因第13号外显子是华中和华东地区HLD患者的一个基因突变热区,是筛选HLD可疑患者时优先检测的外显子之一。
程楠陆兵勋杜益刚王训胡纪源韩咏竹潘速跃杨任民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核酸序列分析
Wilson病双(多)胞胎家系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铜代谢障碍性疾病,而对孪生兄弟(姐妹)WD家系的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收集了4个双胞胎WD家系和1个三胞胎WD家系的临床资料和基因组DNA标本,并对其临床和基因突变特征进行...
王训程楠彭刚喻绪恩饶娆胡纪源韩咏竹杨任民
关键词:WILSON病代谢障碍基因突变
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硕士生临床教学与实践方法探索被引量:1
2010年
自1958年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研究以来,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硕士生的临床教学与实践该如何进行,以适应专业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仍无相应的规范模式。该文从合理设置课程、注重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规范临床技能考核等方面,探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方向研究生的临床技能与实践的教学方法,造就合格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人才。
王训程楠韩永升周志华吴君霞喻绪恩胡纪源韩咏竹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教学
肾脏损害检测指标在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尿常规、血尿酸及肾脏超声等肾损害检测指标与非HLD肝病患者、非HLD锥体外系疾病患者之间的差异,筛选出对HLD早期诊断有意义的诊断指标。方法 185例首次入院的HLD患者(A组)、54例非HLD肝脏疾病的患者(B组)和18例非HLD其他锥体外系疾病患者(C组)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尿常规、血尿酸及肾脏超声等检测结果资料,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尿常规、血尿酸及肾脏超声检查在A、B、C三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9,P=0.006;F=61.235,P=0.000;χ2=14.869,P=0.001);A组与C组在尿常规、血尿酸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4,P=0.002;F=52.363,P=0.000);A组与B组在血尿酸及肾脏超声检查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3,P=0.285;F=43.213,P=0.000)。结论在有锥体外系症状的患者中出现尿常规的异常和血尿酸减低,或在不明原因的肝病患者中出现血尿酸减低及肾脏超声的异常改变,应高度怀疑HLD的可能,建议进一步做铜代谢检查以明确诊断。
饶娆程楠叶群荣喻绪恩王训韩咏竹
关键词:尿常规血尿酸肝豆状核变性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