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毅杰

作品数:141 被引量:1,377H指数:21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9篇经济管理
  • 73篇社会学
  • 22篇文化科学
  • 21篇政治法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8篇农民
  • 24篇社会
  • 22篇农民工
  • 22篇民工
  • 16篇流动儿童
  • 11篇教育
  • 11篇城市
  • 9篇流动农民
  • 8篇随迁子女
  • 7篇社会学
  • 7篇子女
  • 7篇流动人口
  • 6篇影响因素
  • 6篇户籍
  • 5篇信任
  • 5篇社会距离
  • 5篇社会融合
  • 5篇社会网
  • 5篇农村
  • 5篇农民工随迁子...

机构

  • 124篇河海大学
  • 8篇南京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2篇南京特殊教育...
  • 2篇南京城市职业...
  • 2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社会科...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淮阴工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 1篇贵阳勘测设计...

作者

  • 131篇王毅杰
  • 9篇丁百仁
  • 9篇史秋霞
  • 7篇史晓浩
  • 6篇刘海健
  • 6篇栗治强
  • 5篇王开庆
  • 4篇卢楠
  • 4篇梁子浪
  • 3篇童星
  • 3篇王刘飞
  • 2篇倪云鸽
  • 2篇蔡文强
  • 2篇周现富
  • 2篇范艳萍
  • 2篇乔文俊
  • 2篇王春
  • 1篇仲秋
  • 1篇李莉
  • 1篇陆宏生

传媒

  • 14篇河海大学学报...
  • 8篇江苏社会科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社会科学研究
  • 4篇南京工业大学...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3篇社会发展研究
  • 2篇中国青年研究
  • 2篇市场与人口分...
  • 2篇教育科学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西北人口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劳动
  • 2篇南方人口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11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毕业后,何去何从——关于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流向的研究
2012年
本文通过了解农民工子女临近毕业时对未来生活的种种考虑,以及学习、生活中重要他人在其选择过程中的参与,以展现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流向所具有的特征。分析发现,面对初中毕业流向,农民工子女存在选择困境,同时受自身与重要他人的影响,其选择还具有明显的盲目性。此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初中毕业时的流向选择还将发生变化。
史秋霞王毅杰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
异地中考政策、父母教育参与和随迁子女教育期望被引量:9
2019年
异地中考政策近年来在随迁子女教育领域备受关注,但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政策的评估、执行等方面,忽视了政策的微观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可以发现政策因素也会对随迁子女产生影响,相比于不受政策限制的随迁子女,受部分限制的在教育期望上的降低尤为明显。除了随迁子女本身,其父母的教育参与行为在政策限制之下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会进一步影响子女。具体到各类行为,亲子沟通在政策与个体间发挥了调节作用,而父母教育期望的降低也成为随迁子女教育期望降低的重要原因。因此,随迁子女需要一个积极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也需要父母通过各类教育参与行动支持他们。
王毅杰黄是知
关键词:教育期望随迁子女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双重户籍墙”情景下何以可为?被引量:41
2014年
社会融合是国际移民和国内移民(或流动人口)面临的共同问题。美国和欧盟对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高度重视,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概而言之,中国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折射出学界和政府部门在不同时期对“流动”这一人口现象、对“流动人口”这个群体的认识历程。早期的相关研究主要探讨流动人口的总量、结构、特征、空间轨迹,以及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人口、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等宏观问题。19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近年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总体战略部署的推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逐渐提到研究日程,成为当前包括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公共政策、城市规划、社会保障在内的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
杨菊华王毅杰王刘飞刘传江陈友华苗国王谦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户籍国际移民时代烙印人口问题
农地产权的地方化实践逻辑--基于Q村土地确权风波的考察被引量:13
2015年
农民对土地权属的认定及其理由与法定产权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虽然体现了农民的利益诉求,但其背后深层诱因更值得深思:农民对确权文本和相关法规进行了有利于自身的解释,实现了自身的产权建构。继而从更深层观之,农民的产权认知则成为产权建构的社会文化基础。这是农民在土地利用中的约定俗成和历史延续中塑成的,并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一定冲突。不过,农民并未完全排斥国家法与确权文件,而是将其与地方性知识共同作为获取利益的工具。农村土地制度的实施与改革必须要充分考量农民的生活实践。
王毅杰刘海健
关键词:农地产权认知
工作回报、心理授权与农民工工作满意度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2012年初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数据,探讨农民工工作回报、心理授权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外出农民工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同事关系方面满意度最高,发展机会和收入方面满意度最低;工作回报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心理授权中的工作意义和自主性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因而,提高农民工工作满意度有两条路径:提升工作回报和心理授权。
王毅杰朱艳
关键词:外出农民工心理授权工作满意度
文化资本都有用吗?——教育市场化下的文化资本投资与学业成绩
2023年
校外培训反映了教育市场化下的家庭文化资本投资,主要包括以巩固课程知识点为目标的补习班和以增加文化丰富性为意图的兴趣班。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①基线数据,探讨当前我国家庭文化资本投资类型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差异及成因可以发现,家庭之间的文化资本投资不均等,高阶层子女参与补习班和兴趣班的概率更大,其中补习班能提高子女学业成绩,兴趣班却不能。尽管在补习班和兴趣班参与过程中学生都获得了内含文化资本(如知识、能力、惯习),并以此影响师生互动的微观政治过程,赢得更好的教师评价,进而通过这个途径间接地提高学业成绩,但兴趣班效应因与标准化考评逻辑不符而被遮掩,使其对学业成绩的总效果为负。这表明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本必然带来教育不平等,还与所处制度环境尤其是教育系统特征息息相关。
赵晓敏王毅杰
关键词:学业成绩
农民工权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基于2012年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影响农民工权能感的因素及增强权能的途径。统计分析发现:农民工权能感较差,其中人际权能感尤为突出;显著影响权能感的因素有,个体的性别和经济状况、压力-去权维度中的工作压力、支持-增权维度中的环境公平和对同事、家庭、朋友、市民以及制度的资源动员能力;不同压力状态下农民工增强权能途径有所差异,在高压力群体中对宏观环境的创新与改革需求凸显,而在低压力中工作场景中管理公平的作用明显。因此,消减压力、构建公平公正的权力关系、加强资源动员能力,是增强农民工权能感的有效途径。
王毅杰栗治强
结构洞察中的职业学校女孩——基于启明中专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身体社会学的两种分析视角,即身体结构模式和身体行动模式,可探讨职业学校女孩的规训、洞察与应对逻辑。研究发现,“差生”的共享身份使职业学校不再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而把关注点放于“守规矩”和“课外活动”;职校为学生制定了可预见的未来,但遭到职业学校女孩的抵制,她们有自己的职业设想;职校女孩片面洞察了结构性钳制,却无力反抗,由此在校内外,她们呈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在校内,她们以“乖乖女”的形象示人,迎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校外,她们是在酒吧和KTV里抽烟、喝酒与“混混”谈恋爱的“坏女孩”,她们寄希望于外界,对爱情、婚姻和家庭充满渴望。该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底层再生产中女性群体特殊的一面。
王毅杰薄小奇宋姣
关键词:双重逻辑
工作环境、相对剥夺与农民工工作倦怠被引量:10
2014年
基于2012年"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数据,分析比较农民工与白领人群工作倦怠的差异,并从代际、工作环境、相对剥夺三个维度探讨了工作倦怠的成因。研究发现:与白领相比,农民工出现玩世不恭情绪更高;农民工代际间存在很大差别,新一代的工作倦怠程度比老一代要高;工作环境维度的工作时长、工作技术要求会增强工作倦怠,而工作自主性、人际支持、管理制度正式化、权益保护有助于缓解个体在工作中所出现的负面症状;相对剥夺感也会增强工作倦怠。防范和干预农民工的工作倦怠情绪,需要动员农民工群体工作场域中的支持力量,发挥农民工的自主性,同时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王毅杰卢楠
关键词:农民工工作倦怠工作环境
后排男孩:空间社会学视角下的群体塑造
2016年
20世纪90年代中叶,随着大批农民工以“举家迁移”的方式流动到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中接受教育的现象也日趋普遍。已有研究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校的学习热情不高、不守纪律、成绩较差;与父辈相比,他们很难改变自己在社会中的阶层地位,从而实现向上流动。
王刘飞王毅杰
关键词:社会学视角男孩后排农民工接受教育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