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开庆

作品数:18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农民
  • 3篇社会距离
  • 3篇农民工
  • 3篇民工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工作
  • 2篇社会学
  • 2篇市民
  • 2篇文本
  • 2篇文本分析
  • 2篇流动儿童
  • 2篇教养
  • 2篇吉登斯
  • 2篇家长主义
  • 2篇家庭
  • 2篇本分
  • 1篇大学生
  • 1篇待遇
  • 1篇第三条道路
  • 1篇独居老人

机构

  • 8篇江苏师范大学
  • 7篇河海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6篇王开庆
  • 5篇王毅杰
  • 5篇史秋霞
  • 1篇刘林平
  • 1篇韩允
  • 1篇王可

传媒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西北人口
  • 1篇华侨华人历史...
  • 1篇南方论刊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 1篇中国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二元性到二重性的飞跃——对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的解读
2009年
探寻吉登斯从二元性到二重性飞跃的轨迹对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本体论出发对社会科学所面对的世界予以澄清,接着就此世界中的关键要素——行动与结构进行重新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新型的社会生产与再生产逻辑。最后,提出双重解释学来应对社会的复杂性,以及现实生活与专业性世界的交互性。
史秋霞王开庆
关键词:二元性二重性共有知识
个体化家庭:农村家庭的聚合与离析——以鲁中地区陈村为例
2017年
本文以陈村丧礼为基础,通过分析丧礼中亲属群体的互动发现,地方社会的共享价值观使人们对于道德以及耻笑的意义产生相同理解,从而处于社会舆论的压迫性情景中,并产生对传统的务实性遵从,个体的务实性遵从维持并再生产着家族认同,然而对利益的追求导致了脱离伦理与义务的束缚,为小家庭打算的离析趋势,这一趋势受道德、伦理以及市场的多重限制,并非现代社会所独有,而是伴随整个历史过程。
王开庆
关键词:大家庭离析
做好父母:家长主义浪潮下的教养困境--基于畅销杂志读者来信的文本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家长主义浪潮下,子女发展与父母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及意愿关联日趋紧密。然而,全面发展的教养理念与实践之间存在种种落差,使陷入困境的父母充满担忧与无助等负面体验。究其原因,教养分工中的日常摩擦、教养能力的不足及教养理念的轴心不稳均影响困境形成。因此,我们还需让研究视角回到现实生活,在为人父母的真实体验中开展家庭教养研究。
史秋霞王开庆
关键词:家长主义
群际交往、人际信任与社会距离——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群际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本文利用7省13市的抽样调查数据,重点考察了不同类型的群际交往以及人际信任对社会距离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群际交往对改善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群际关系有不同的作用,亲密关系和同事关系的交往有助于缩小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社会距离,而邻里关系对社会距离没有显著影响。城市居民的人际信任度越高,对农民工的社会距离越小;人际信任度越高,交往频率对社会距离的影响越大。这表明群际交往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平等地位、共同目标、相互合作、制度支持和亲密关系等客观条件,还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态度。
王开庆刘林平
关键词:农民工人际信任社会距离
小组计件制下的赶工游戏——对一家私企工人劳动过程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小组计件制的一个重要效果是赶工游戏,赶工游戏激起了工人异常努力工作的热情,产生了对游戏规则的同意,使工人自发地接受工厂秩序,投身资本主义利润的生产。而工人的赶工既源自养家糊口、无从选择而必须工作的压力以及强制性文化所带来的压力,也源自劳动所带来的自豪感、成就感、愉悦性、"气"的释放以及社会性消费所带来的心理满足。劳动的意义和工作现场的强制性文化系统相结合,使工人更加努力地工作。
王开庆
做好父母:家长主义浪潮下的教养困境——基于畅销杂志读者来信的文本分析
2021年
家庭在儿童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新时代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社会学研究对家庭教育已有较多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作随着剧烈的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的逐渐固化,教育在个体向上流动中的作用日趋关键。子女教育成为一项高投人,精细化,重视科学知识、多人参与的家庭事务。家庭教养的变化与全球正在经历的家长主义浪潮有着密切联系。
史秋霞王开庆
关键词:子女教育家庭事务家长主义家庭教养社会学研究文本分析
呼唤农民工的国民待遇——评《农民工待遇问题研究》
2012年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亿多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达到1.5亿。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相反却遭到了极端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待遇。农民工在城镇的劳动生活、工作环境以及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所遭遇的非市民待遇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解决农民工的待遇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的现实问题。
王开庆
关键词:农民工待遇城镇化进程社会福利
分层融合视角下族群融合的弥合机制研究——以新加坡华族为例
2021年
在“沙拉碗”式融合理念下,新加坡华族内部存在的诸多融合裂痕,也使华族新成员面临融合困境。论文借鉴分层融合理论中的弥合思路,分析了新加坡社会中的制度性、组织性及互惠网络弥合机制及成效,总结了新加坡华族新移民的融合模式,探讨了其中政府政策与社会接纳间的关系以及亚文化的形成。
王开庆史秋霞
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基于2007年末对南京市民的问卷资料,从社会距离的角度分析市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与市民对流动农民的态度相比,市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分化相对较大;市民对流动农民的态度会再生产或复制到流动儿童群体,不仅产生对流动儿童的歧视和排斥,而且还会映射到流动儿童的认知上,使流动儿童产生自我和社会认知的游离,导致这一群体的边缘性再生产,使其感受着作为"外来人"的身份尴尬和充当边缘人的迷茫心态。
王毅杰王开庆韩允
关键词:市民流动儿童社会距离
老年社会工作中案主自决原则伦理困境分析——以某社区独居老人的个案为例
2023年
案主自决是社会工作实务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老年社会工作中较为突出的议题。文章分析独居老人的个案后发现,老年社会工作中存在案主自决与父权主义之间的伦理困境,其中社工的价值取向与老年人自身的制约是该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可以基于保护生命原则与最小伤害原则提出可能的解决路径。
戴梦颖王开庆
关键词:伦理困境老年社会工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