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凤菊

作品数:12 被引量:20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黑土
  • 6篇施肥
  • 5篇土壤
  • 5篇长期施肥
  • 3篇黑土区
  • 3篇大豆
  • 2篇生物量碳
  • 2篇水分
  • 2篇微生物
  • 2篇物量
  • 2篇利用率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有机肥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效性
  • 1篇施肥管理
  • 1篇施肥条件
  • 1篇施肥效应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东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12篇王凤菊
  • 11篇韩晓增
  • 7篇王凤仙
  • 5篇邹文秀
  • 2篇张迪
  • 2篇朱霞
  • 2篇李良皓
  • 2篇王守宇
  • 2篇宋春
  • 1篇朱巍巍
  • 1篇梁尧
  • 1篇芦思佳
  • 1篇侯雪莹
  • 1篇卢斯佳

传媒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大豆科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大豆科技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黑土肥沃耕层对大豆产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根据黑土耕作土壤质地粘重,在长期不合理的耕作中形成的犁底层,是大豆产量提高主要限制因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黑土肥沃耕层的3项技术,即打破“犁底层”并向其中分别施入秸秆、有机肥和化肥。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耕法相比,黑土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能够提高大豆产量的16.9%-45.9%,其中在犁底层施用秸秆和有机肥效果最好。因此,可以向黑土耕作土壤的“犁底层”中施入秸秆和有机肥来达到构建肥沃耕层,提高大豆产量的目的。
韩晓增邹文秀王凤仙王凤菊
关键词:黑土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黑土水稳性团聚体中磷的分布及其有效性被引量:9
2010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对照(CK)、施用化学氮磷肥(NP)、化学氮磷肥配施有机肥(NP+OM)]农田黑土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磷的分布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 施肥增加了黑土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全磷含量, 其中, NP处理比对照(CK)全磷含量增加28.9%~37.8%, NP+OM处理比NP处理增加44.0%~63.9%。施肥增加了黑土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效磷含量, NP处理比CK处理有效磷含量增加146%~183%, NP+OM处理有效磷含量是NP处理的3.4~5.3倍。各处理水稳性团聚体全磷和有效磷均表现为较均匀地分布在 〉0.053 mm的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 而〈0.053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内全磷和有效磷均显著降低。施磷可显著增加土壤磷的有效率, 且以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表现更为明显。NP处理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磷的有效率是CK处理的1.94~2.32倍, NP+OM处理是NP处理的2.13~2.83倍。
宋春韩晓增王凤菊侯雪莹张迪
关键词:长期施肥黑土水稳性团聚体
黑土区长期施肥后土壤供氮能力与氮肥利用特征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采自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地土样,进行框栽试验,种植玉米,比较了长期不同施肥后黑土供氮能力的变化特征和长期不同施肥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长期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能显著增加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矿化氮含量和土壤生产力、植株吸氮量;与长期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矿化氮含量和土壤生产力、植株吸氮量。长期不施肥处理土壤的氮肥利用率最高,其次为长期单施化肥处理,氮肥利用率最低为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这进一步说明长期施肥能够提高土壤氮素肥力。图3,表3,参13。
朱霞韩晓增王凤菊
关键词:供氮能力氮肥利用率长期施肥黑土
黑土肥沃耕层构建效应被引量:55
2009年
东北黑土区粘重的耕地土壤,经多年不合理耕作后产生了较厚的"犁底层",成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利用田间试验,分析了构建肥沃耕层对作物产量、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水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沃耕层构建后,土壤形成了一个深厚的耕层,作物产量增加.与常规耕作法相比,向20~35cm土层施用秸秆和有机肥使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9.88%和6.20%,总孔隙度分别增加了9.58%和6.02%,饱和导水率分别增加了167.99%和73.78%,表明肥沃耕层的构建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提高大气降水的入渗能力;向"犁底层"施用秸秆和有机肥处理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耕作法,该处理玉米出苗率与0~35cm土层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肥沃耕层的构建由于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碳源和透气性,从而增加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
韩晓增邹文秀王凤仙王凤菊
关键词:黑土
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中黑土活性有机碳的特征被引量:6
2011年
为阐明植被覆盖与施肥管理综合作用下黑土活性有机碳的数量特征,探讨合理调控农田土壤质量的施肥模式。本试验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对比和研究了草地与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冷水提取有机碳以及热水提取有机碳数量上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过25年的自然恢复,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及各活性有机碳的数量显著高于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无肥处理(P<0.05)。农田生态系统中,化肥处理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经过长期化肥+有机肥处理后,农田土壤总有机碳与各活性组分的数量较无肥和化肥处理显著提高(P<0.05),除微生物生物量碳外,总有机碳与其他活性有机碳组分的数量均达到草地植被下的碳水平,土壤总有机碳及冷水和热水提取有机碳的含量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差异不显著,颗粒有机碳含量比草地生态系统坛加43.7%。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总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冷水提取有机碳以及热水提取有机碳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长期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是提高黑土有机碳及其活性有机碳数量的有效措施。
梁尧韩晓增王凤菊王凤仙
关键词:草地黑土颗粒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
黑土区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通过对2007年5—9月作物生长季内农田黑土土壤剖面水分含量的监测,分析了黑土区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特征,季节性动态变化和变异系数。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农田黑土水分在剖面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土壤剖面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波浪式,这与降雨量的季节性分布和作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在观测期内没有发现激变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的最大值出现于0—10 cm,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异系数呈减小的趋势。
邹文秀韩晓增王守宇李良皓王凤菊
关键词:黑土土壤剖面土壤水分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黑土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0
2010年
在东北黑土区中部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黑土肥力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与供试前土壤相比,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表现为增加,长期施用氮磷钾化肥处理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表现为增加,而全钾、速效钾则减少,长期无肥处理的土壤除全氮和全磷表现为增加以外,均呈减小的趋势; 各处理土壤C/N均表现为减小,在11.32-12.01之间波动; 长期施用有机肥能使土壤的pH稳定在一个适合作物生长的范围内; 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不同处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表现为:化肥+高量有机肥(NPKM2)〉化肥+低量有机肥(NPKM1)〉化肥(NPK)〉无肥(CK); 不同处理玉米和大豆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NPKM2〉NPKM1〉NPK〉CK,各处理的玉米产量年际间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而大豆产量年际间变化不显著。生物耗竭试验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提高黑土的生产能力。
韩晓增王凤仙王凤菊邹文秀
关键词:黑土有机肥土壤肥力作物产量
不同培肥方式对黑土供磷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采自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定位试验地的三个施肥处理:无肥(CK)、化肥(NP)、化肥配施有机肥(NPM)的土壤进行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培肥方式对黑土供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K、NP、NPM土壤中的有机磷都能自然矿化,其中CK土壤有机磷矿化能力较弱,而NP、NPM土壤有机磷矿化能力较强,并且种植作物有利于土壤磷的矿化;CK土壤基础供磷能力较弱,施用磷肥可提高CK土壤的供磷能力,而NP、NPM土壤基础供磷能力较强,施用磷肥对土壤供磷能力影响不大;长期种植作物不施磷肥土壤中的磷处于耗竭状态,施NK肥种植作物处理能加剧土壤中磷的消耗;CK土壤供磷能力较弱,作物对土壤磷的依存率较低,对磷肥的利用率高,施用磷肥增产效果明显;NP、NPM土壤供磷能力较强,作物对土壤磷的依存率较高,对磷肥的利用率低,施用磷肥增产效果不大。
王凤菊韩晓增王凤仙宋春朱霞卢斯佳
关键词:培肥方式供磷能力黑土
长期施肥对我国三种典型土壤磷素化学特征的影响
磷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土壤中可被植物利用的磷很少,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生产上采用施磷来解决这一问题。由于磷在土壤中主要是被固定,长期大量的施用磷肥导致了农田土壤中磷素的大量积累,造成了磷肥资源的浪费,也带...
王凤菊
关键词:长期施肥红壤潮褐土无机磷分级
文献传递
长期施肥对大豆地土壤蒸发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利用Micro-lysimeter法,研究了东北黑土区不同施肥管理对大豆地土壤蒸发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通过改变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和作物叶面积指数,进而调控土壤蒸发,不同处理间土壤蒸发表现如下:无肥(F1)>单施化肥(F2)>化肥+有机肥(F3);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蒸发强度表现为:开花期-结荚期>子叶期-开花期>出苗期-子叶期>鼓粒期-成熟期>结荚期-鼓粒期,同时土壤蒸发强度与土壤表层含水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在不同施肥管理中化肥+有机肥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单施化肥和无肥。因此,在东北黑土区可以通过施肥的方式调控土壤蒸发,提高大气降水的利用效率。
邹文秀韩晓增王守宇李良皓王凤仙王凤菊
关键词:土壤蒸发水分利用效率施肥管理大豆地黑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