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钟鉴

作品数:186 被引量:46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5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8篇哲学宗教
  • 25篇政治法律
  • 25篇文化科学
  • 12篇历史地理
  • 11篇社会学
  • 10篇经济管理
  • 1篇军事
  • 1篇文学

主题

  • 61篇宗教
  • 46篇文化
  • 25篇民族
  • 21篇主义
  • 19篇儒学
  • 15篇儒家
  • 14篇哲学
  • 14篇传统文化
  • 13篇道教
  • 13篇信仰
  • 13篇社会
  • 13篇宗教学
  • 11篇社会主义
  • 11篇教理
  • 10篇仁学
  • 10篇宗教理论
  • 10篇孔子
  • 9篇中国宗教
  • 9篇人文
  • 8篇学术

机构

  • 167篇中央民族大学
  • 9篇中央民族学院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中国大百科全...
  • 1篇北京东方道德...
  • 1篇中华书局股份...
  • 1篇人民出版社

作者

  • 180篇牟钟鉴
  • 2篇龚学增
  • 2篇吕大吉
  • 1篇何成轩
  • 1篇赵卫东
  • 1篇王志捷
  • 1篇钱逊
  • 1篇那薇
  • 1篇张新鹰
  • 1篇楼宇烈
  • 1篇王国轩
  • 1篇肖万源
  • 1篇卓新平
  • 1篇徐远和
  • 1篇方立天
  • 1篇王树人
  • 1篇金宜久
  • 1篇葛荣晋
  • 1篇许抗生
  • 1篇冯今源

传媒

  • 22篇中国宗教
  • 10篇孔子研究
  • 8篇西北民族大学...
  • 7篇探索与争鸣
  • 6篇哲学研究
  • 4篇中华文化论坛
  • 4篇中国道教
  • 3篇世界宗教文化
  • 3篇中国穆斯林
  • 3篇文史哲
  • 3篇华夏文化
  • 3篇宗教学研究
  • 2篇人民论坛
  • 2篇广西民族研究
  • 2篇文史知识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群言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哲学史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7
  • 13篇2016
  • 3篇2015
  • 18篇2014
  • 11篇2013
  • 14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10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丘祖精神不朽
<正> 道教要有益人生、服务民众、适应社会主义社会,除了重新解释道教教义教理,改进活动方式外,研究和发掘道教史上的先贤大德的丰功伟绩及思想精华,以振奋民族精神,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丘处机是中国历史上伟...
牟钟鉴
文献传递
纪念丘祖雪山论道 发扬和平慈勇精神——一份倡议书
<正>丘祖有大功德于平民百姓,他西行雪山见成吉思汗,一言止杀,拯救无数生灵,其大仁大义、大慈大勇,不仅是道教史上第一人,也使他成为中华民族全民爱戴的历史伟人。我把丘祖精神概括为五点:一曰志道苦修, 二曰仁厚爱民,三曰慈勇...
牟钟鉴
文献传递
儒家思想与中国宗教的独特性——牟钟鉴先生访问被引量:3
2016年
一、冯友兰先生和任继愈先生 干春松(以下简称“干”):我记得您就是冯友兰先生的学生吧?您在中国哲学和中国宗教研究领域均有很大的建树,与你长期跟随冯友兰先生、任继愈先生等前辈学习有很大的关系吧?
牟钟鉴干春松
关键词:中国宗教儒家思想冯友兰宗教研究中国哲学
谈中国的民族宗教问题
<正>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突出特点与特殊地位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各种社会人际关系中,民族和宗教关系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没有民族和宗教的和谐,便没有全社会的和谐;促进民族和宗教的和谐,乃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
牟钟鉴
文献传递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反思——牟钟鉴、安乐哲对话录被引量:9
2007年
近半个世纪中国的治国理念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建立和谐社会”便是这一变化的中心内容。“和谐社会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世界从冲突走向和平。从冷战走向对话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治国理念中的具体体现。西方文明的传统更多的是强调冲突和斗争:而中国文明的传统则更多强调对话和和谐。在西方的传统中,神人二分的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神是造物主、立法者、审判官和救世主。宇宙万物包括人都是被上帝造的。自然、社会和道德律都只能按照上帝定下的法则运转.世界上任何行为都被上帝的眼睛记录下来,以备世界末日时上帝的审判或救赎之用。所以西方人信仰上帝、醉心于探索或遵循法则、接受洗礼(到教堂洗去身上的“原罪”)、死后等候上帝帮助复活,这些都是被动的,无可奈何的。中国人信仰的是天人合一,天地代表宇宙万物及其规律,良心代表个体生命和伦理道德,但两者是合一的。即“天地良心”。西方人相信上帝为宇宙万物制定和谐,但上帝与宇宙万物之间却不能实现和谐;中国人相信宇宙万物之间存在自然的和谐,是天、地、人之间共同演化而成的和谐。所以西方人强调要实现和谐必须依赖像上帝这样的绝种外在的神圣者。如自然界的规律,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和上帝赋予人内在的道德律。而中国人强调要实现和谐必须依赖人的内心的自省。从这种比较关系来看,在创建和谐社会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因此。中西两种文化皆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怎样扬长避短。发挥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的客观因素,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故此,本栏目每期拟请两位海内外学人,就其共同关心的“和谐”总议题下的某个子议题展开对话。和谐是天下
牟钟鉴安乐哲单纯
关键词:中国人文化反思历史事实多民族信仰
重建诚的哲学被引量:3
1991年
儒家哲学在当代之转换与新发展,应视为它的陈旧成分的剥离清理,和它的有生命力之内涵的重新发现、有效应用和创造性地开展,对于现代社会和人性的健康发育能够产生深刻的积极的影响。诚的哲学便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儒学内涵,它既能体现儒学固有的学派历史特色,又能为现代社会补偏救弊,提供一种伟大的精神动力,故应加以发掘和阐扬。
牟钟鉴
关键词:现代社会儒家哲学天道儒学人性
以博大胸怀善待宗教
2017年
最近,国内一些思维极端化的人,利用互联网大肆传播西方霸权主义极右势力妖魔化伊斯兰教、侮辱穆斯林的图片、消息和文章,表面上打着反对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旗帜,实质上却把仇恨矛头集中指向整个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他们用极端敌对的言词,称伊斯兰教为“绿教”,鼓吹“绿色威胁论”,否定它是和平的宗教,把恐怖主义造成平民死伤的罪过转嫁在穆斯林头上,鼓吹与“伊斯兰法西斯恐怖主义”作战。
牟钟鉴
关键词:反人类罪极端主义妖魔化信仰自由民族分裂原则立场
民族学和宗教学的分途及相遇——民族宗教学初探
<正>一、什么是民族宗教学 (一)学科概念的说明民族宗教学是民族学和宗教学的交叉学科,其宗旨是从理论上考察和阐释民族的宗教性和宗教的民族性,而重心是探讨宗教在民族文化和民族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它是宗教学的一个分支。民...
牟钟鉴
文献传递
中国宗教学三十年
一、历史的起点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宗教研究,按照吕大吉先生的见解,起始于戊戌变法之后的启蒙思潮,而真正学术性的成果首见于以陈寅恪、陈垣、汤用彤为代表的宗教史学。陈垣的《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和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可...
牟钟鉴
文献传递
邱祖精神不朽
2004年
牟钟鉴
关键词:邱处机全真道道教人格精神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