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武勋

作品数:293 被引量:1,981H指数:21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1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2篇中医
  • 45篇辨证
  • 39篇心病
  • 39篇衰竭
  • 39篇慢性
  • 39篇冠心病
  • 38篇心力衰竭
  • 36篇中医药
  • 32篇心肌
  • 28篇慢性心力衰竭
  • 26篇中药
  • 21篇益气
  • 21篇证候
  • 20篇滴丸
  • 20篇芪参益气滴丸
  • 19篇证论治
  • 17篇心衰
  • 16篇心肌梗死
  • 16篇血压
  • 14篇代谢

机构

  • 288篇天津中医药大...
  • 15篇南开大学
  • 7篇天津市环湖医...
  • 5篇天津中医学院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河北中医学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天津理工大学
  • 2篇天津市公安医...
  • 2篇威海市中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93篇杜武勋
  • 93篇朱明丹
  • 82篇刘长玉
  • 72篇张少强
  • 52篇朱林平
  • 43篇王智先
  • 43篇冯利民
  • 41篇丛紫东
  • 37篇刘岩
  • 33篇曹旭焱
  • 31篇张建平
  • 31篇李晓凤
  • 28篇袁宏伟
  • 26篇魏聪聪
  • 24篇张红霞
  • 23篇罗庆盛
  • 23篇刘梅
  • 20篇许艳伶
  • 19篇林圆圆
  • 17篇张瑜

传媒

  • 34篇辽宁中医杂志
  • 28篇时珍国医国药
  • 18篇中医杂志
  • 13篇四川中医
  • 1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1篇辽宁中医药大...
  • 8篇湖北中医杂志
  • 8篇中华中医药杂...
  • 7篇吉林中医药
  • 7篇云南中医中药...
  • 7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河南中医
  • 6篇中国中医急症
  • 5篇河北中医
  • 5篇山西中医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天津中医学院...
  • 5篇天津中医药
  • 5篇中国循证心血...
  • 4篇山东中医杂志

年份

  • 8篇2023
  • 16篇2022
  • 18篇2021
  • 20篇2020
  • 20篇2019
  • 6篇2018
  • 14篇2017
  • 23篇2016
  • 13篇2015
  • 13篇2014
  • 30篇2013
  • 30篇2012
  • 14篇2011
  • 12篇2010
  • 18篇2009
  • 13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2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质组学在中医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中的优势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证是中医认识诊断疾病,据此遣方用药和观察疗效的基础,证候诊断及疗效评价的客观化与标准化研究对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至关重要。脂质组学是对整体脂质进行系统分析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比较不同生理状态下脂代谢网络的变化,进而识别代谢调控中关键的脂生物标志物,最终揭示脂质在各种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机制。中医的整体观及系统理论与脂质组学的系统研究不谋而合,随着质谱技术的进步,脂质组学在中医证本质研究、证候脂生物标志物的识别、证候诊断、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等方面已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冯利民杜武勋朱明丹刘长玉张建平李立凤
关键词:证本质中医药
网络药理学在单味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及思考被引量:7
2019年
从中药靶点预测、活性成分筛选、药理作用机制揭示、药效的新定位等方面探讨网络药理学在单味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认为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金彪裴丽敏李晓凤杜武勋
关键词:单味中药网络药理学活性成分筛选
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系统——系统的方证相应动态研究被引量:31
2012年
通过目前证候物质基础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无论是"证"或"方"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研究方与证的物质基础,应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背离整体性原则,割裂方证的关联,无视动态的观念,可能将失去辨证论治与中医复方的特色和优势。代谢组学研究技术架起方与证研究的桥梁,寻找病与证和方与证的契合点及方与证效应的靶点,建立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系统——系统的方证相应动态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杜武勋朱明丹袁宏伟冯利民朱林平刘岩周营魏聪聪张少强
关键词:病证结合方证相应代谢组学
于志强教授经络辨证临床验案被引量:2
2019年
于志强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40余载,擅长中医药治疗各种心系疾病。于教授临证时对于临床辨证,从八纲、脏腑、三焦辨证到气血津液等辨证运用娴熟,同时在合理选用上述辨证外还十分重视经络辨证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临床疗效更佳。通过总结于师之经络辨证思想,并临床举隅经络辨证验案三则。
朱林平李侠祁向争刘岩曹旭焱刘长玉杜武勋
关键词:经络辨证验案名医经验
慢性心力衰竭分期辨证论治方案探讨被引量:15
2012年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证候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形成了慢性心力衰竭分期辨证治疗方案,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分期辨证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
张少强杜武勋刘长玉朱明丹魏聪聪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分期辨证
糖尿病性冠心病从虚热瘀毒论治被引量:9
2007年
朱明丹杜武勋柴山周乃刘长玉
关键词:糖尿病性冠心病学术探讨与论述
气机升降法在治疗胸痹中的运用被引量:4
2012年
气机升降法源自《内经》,它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体现了脏腑的生理特性,因此气机升降失调为疾病的主要原因。而胸痹一证中,气机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气机通畅,血脉得行,心病可治,该证多以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的改变为主,是气机升降失调的具体临床表现。气机升降法在治疗胸痹中运用广泛。
罗庆盛杜武勋
关键词:气机升降胸痹
浅述仲景血证辨治思想规律被引量:1
2016年
有关血证的研究于《内经》早已有记载,然真正将其成熟运用于临床者,当属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标志着仲景血证思想学说的形成,其对后世治疗血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其内涵、成因、辨证等多角度进行归纳、分析,欲以阐明其思想精髓所在;探索其治则规律,力图深化对其血证思想的领悟,拓宽临证辨治思路,最终体现中医的整体思维观念。
陈华杜武勋
关键词:仲景血证
热毒病机假说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探讨热毒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可靠的依据。
杜武勋刘长玉张红霞刘酶宋和文
关键词:热毒心肌梗死病机
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方案的思考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现行管理模式的弊端日渐明显,基于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管理理念的转变,结合我国慢性疾病防治中长期规划,提出以政府卫生部门为主导,以医疗单位为依托,以基层社区为平台,以患者家庭及自身管理为根本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张少强杜武勋魏聪聪张红霞曹旭焱朱明丹林杨王智先丛紫东李晓凤张茜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一体化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