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林平

作品数:84 被引量:419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中医
  • 15篇中医药
  • 10篇心衰
  • 10篇慢性
  • 9篇心力衰竭
  • 9篇衰竭
  • 8篇心肌
  • 8篇心室
  • 8篇心室重构
  • 8篇益气
  • 8篇活血
  • 7篇心病
  • 7篇慢性心衰
  • 7篇冠心病
  • 6篇心肌梗死
  • 6篇验案
  • 6篇医经
  • 6篇中药
  • 5篇滴丸
  • 5篇全国名老中医

机构

  • 80篇天津中医药大...
  • 5篇天津中医学院
  • 4篇天津中新药业...
  • 3篇南开大学
  • 3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武清区...

作者

  • 84篇朱林平
  • 52篇杜武勋
  • 37篇刘长玉
  • 29篇刘岩
  • 27篇曹旭焱
  • 16篇袁宏伟
  • 14篇朱明丹
  • 14篇冯利民
  • 13篇徐宗佩
  • 12篇张建平
  • 10篇张红霞
  • 6篇张少强
  • 6篇刘梅
  • 4篇于志强
  • 4篇李侠
  • 3篇丛紫东
  • 3篇魏聪聪
  • 3篇姜民
  • 3篇李志强
  • 3篇王雪

传媒

  • 9篇湖北中医杂志
  • 6篇辽宁中医杂志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河北中医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湖南中医杂志
  • 3篇江西中医药
  • 3篇云南中医中药...
  • 3篇天津中医药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山西中医
  • 2篇国医论坛
  • 2篇中成药
  • 2篇陕西中医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9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5
  • 2篇2004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拟陷胸丹参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年
目的 观察自拟陷胸丹参方结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痰热瘀结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陷胸丹参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从心绞痛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积分与疗效评价、硝酸甘油停减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安全性指标方面评估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头晕、心烦、面舌紫暗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胸闷和面舌紫暗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减停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AQ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安全性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谷丙转氨酶、肌酐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陷胸丹参方在干预稳定型心绞痛(痰热瘀结型)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能为痰热瘀结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提供可选择的治疗方案。
于海朱林平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病因病机
保和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保和颗粒对慢性心衰模型大鼠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保和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衰大鼠模型,给予相应药物7d,进行胃液含量测定及胃蛋白酶活性检测。结果心衰大鼠模型胃酸分泌增多,胃蛋白酶活性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保和颗粒(高、中、低剂量)均可降低慢性心衰大鼠的胃酸分泌量(P<0.05或P<0.01);高、中剂量保和颗粒可以增加慢性心衰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保和颗粒各剂量组中以高剂量组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保和颗粒可以通过降低慢性心衰大鼠的胃酸分泌量、增加慢性心衰大鼠胃蛋白酶活性,以助于慢性心衰大鼠的食物和药物摄入、消化和吸收,促进药物发挥疗效,从而对心衰的治疗起重要辅助作用。
朱林平李侠田盈丛紫东曹旭焱杜武勋徐宗佩
关键词:慢性心衰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
于志强运用越鞠丸论治杂病经验被引量:7
2020年
于志强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五十载,擅长治疗各种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内科杂病,在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视“郁滞论”思想,强调“内伤杂病从肝论治”,临证时擅长应用越鞠丸等经典名方。本文主要简述于志强“郁滞论”思想在杂病论治中的应用,其总以“气机之郁”为先,继而由气郁致水液、血络、痰瘀等其他诸郁,而越鞠丸方中五味药物合用为临床治疗诸郁之代表方剂,于主任以之为主方临证加减,常用于因郁致各种内伤杂病如神经官能症、妇女带下、脂肪肝、糖尿病等,并临证举隅验案二则以供赏析。
朱林平李侠刘岩丛紫东李烨袁宏伟杜武勋
关键词:全国名老中医越鞠丸杂病
中医内科学PBL教案编写探讨被引量:5
2011年
在中医内科学PBL教学过程中,PBL教案编写至关重要。笔者认为PBL教案编写应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再现临床场景,注重编写技巧,强调问题设置。
刘岩刘长玉张建平朱林平朱明丹曹旭焱杜武勋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PBL教学法临床教学
心室重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目前认为心室重构是多种疾病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诸多研究显示中医药可在多方面干预或逆转心室重构,其独特优势在心室重构的综合防治方面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就中医药在心室重构的防治研究方面做一概述。
朱林平曹旭焱李志强刘长玉杜武勋
关键词:心室重构中医药
强心冲剂对心衰家兔模型心钠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强心冲剂干预后心衰家兔模型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探讨该复方制剂对神经内分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家兔心衰模型,予强心冲剂和地高辛灌胃给药,9日后颈动脉取血,检测并比较ANP、AngⅡ的活性。结果:心衰模型家兔ANP、AngⅡ活性显著升高,释放失衡,强心冲剂干预后可以纠正其失衡状态,明显降低ANP、AngⅡ水平。结论:强心冲剂能显著纠正神经内分泌激素释放失衡状态,改善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激活,防止心衰的进一步恶化。
杜武勋朱林平张建平刘长玉刘梅曹旭焱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强心冲剂
“火郁发之”之临床应用研究概述
2023年
“火郁发之”最早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对五郁的阐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水郁折之”,“火郁发之”的“火”为病理产物,外感六淫、情志内伤、宿食停滞、气血阴阳、痰饮瘀血等阻碍气机,均可郁久化火,故“郁”为致病核心,“发之”则为治疗原则,指顺应火热之邪所具有的升发特点,因势利导,使邪外出。
吴昀朱林平李晓凤
关键词:火郁发之郁病中医药治法
健脾和胃法干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研究联合健脾和胃法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西医药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则是在西药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具有健脾和胃的保和颗粒,观察用药2周后两组患者在心功能改善、心衰疗效、随访6个月内患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影响的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均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心衰情况,同时可减低6月内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其中以保和颗粒治疗组疗效更好。结论中医药健脾和胃法可通过调理后天脾胃以发挥类增效之功,从而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朱林平李侠刘岩袁宏伟张红霞刘长玉杜武勋徐宗佩
关键词:中医药慢性心衰预后
于志强从肝论治心系疾病被引量:3
2019年
于志强教授临床擅长中医药治疗心系疾病,推崇"郁滞论"思想及朱丹溪"六郁"学说,谓"从肝论治"是临证心系疾病的重要治疗原则。本文对于志强教授从肝论治心系疾病的认识做一简要概述,并举验案三则,以飨同道。
朱林平李侠刘岩曹旭焱祁向争刘长玉杜武勋
关键词:名医经验从肝论治心系疾病病案
强心冲剂对心衰家兔心室重构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实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家兔模型心脏指数和动物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探讨强心冲剂对心力衰竭心室重构(VR)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验性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衰家兔模型,50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高辛(1 mg.kg-1)组、低剂量强心冲剂(1.2 g.kg-1)组、高剂量强心冲剂(2.4 g.kg-1)组,其中假手术组只分离腹主动脉而不结扎。各组连续9 d ig给药后分别检测并观察比较各组家兔心脏指数和血浆ET,AngⅡ的含量。结果:ig强心冲剂9日后,与模型组比较,强心冲剂(高、低剂量)和地高辛均可明显降低心衰家兔心脏指数(P<0.01);血浆中ET,AngⅡ含量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强心冲剂可显著降低心衰家兔心脏指数,降低血浆中ET和AngⅡ的含量。提示强心冲剂可通过抑制家兔血浆血管活性物质来发挥对心力衰竭心室重构的影响,以防止和延缓心衰的进一步恶化。
朱林平曹旭焱刘岩袁宏伟张建平杜武勋
关键词:强心冲剂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内皮素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