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庆生

作品数:33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0篇干细胞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6篇贫血
  • 6篇急性
  • 5篇再生障碍性贫...
  • 5篇造血
  • 5篇造血干
  • 5篇造血干细胞
  • 5篇障碍性贫血
  • 4篇树突
  • 4篇免疫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干细胞移植
  • 4篇1,25-二...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血小板

机构

  • 31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淮南市...

作者

  • 33篇李庆生
  • 20篇夏瑞祥
  • 20篇杨明珍
  • 16篇曾庆曙
  • 11篇吴炜
  • 9篇黄震琪
  • 6篇王霖
  • 5篇王永庆
  • 5篇倪婧
  • 5篇梁兴林
  • 5篇刘沁华
  • 5篇刘飞
  • 5篇夏雷鸣
  • 4篇葛健
  • 4篇宋玲
  • 4篇董毅
  • 3篇李嘉嘉
  • 2篇陈小文
  • 2篇齐越
  • 2篇朱太岗

传媒

  • 6篇安徽医学
  • 5篇安徽省第十二...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中枢神经系统侵犯
梁兴林夏瑞祥杨明珍曾庆曙王霖吴炜李庆生
文献传递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其诱导的树突状细胞上Toll样受体7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TLR7)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抑制树突状细胞(DC)成熟中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DC,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1,25-(OH)_2D_3对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利用RT-PCR半定量方法测定1,25-(OH)_2D_3对DC的TLR7表达的影响。结果 1,25-(OH)_2D_3处理后,DC表达CD86和MHCⅡ的荧光强度均明显降低;对T细胞的刺激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1,25-(OH)_2D_3可以明显下调TLR7的表达(P<0.05)。结论 1,25-(OH)_2D_3可能通过影响TLR7的表达来抑制DC细胞的成熟,从而使DC具有耐受性特征。
刘飞杨明珍李庆生宋玲夏雷鸣李嘉嘉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25-二羟维生素D3TOLL样受体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活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目的:探讨在体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第3代以后的细胞胰蛋白酶消化后用流式细胞仪确定其浓度,按照不同浓度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设为1×108,1×107L-1两组。取肝素抗凝新鲜2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患者外周血10mL,分离培养T淋巴细胞,以1×109L-1的细胞浓度,100μL/孔,接种两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以单纯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T淋巴细胞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计算CD3+T细胞CD25(IL-2R)和CD38细胞的表达率。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1×108L-1浓度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25及CD38的表达呈明显抑制作用(P<0.01),1×107L-1浓度组,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的活化,且对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数量依赖性。
董毅刘蕾夏瑞祥曾庆曙李庆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流式细胞仪
PBL教学模式在内科学教学中的探讨被引量:16
2011年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由多学科教学人员组成管理小组,从培训教师到实施过程直至最后的教学评价,有一整套严格的教育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真实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杨明珍黄震琪王霖李庆生刘沁华
关键词:PBL教学LBL教学内科学教学方法
急性白血病并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AL并发血流感染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合并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5.06%,病死率为0.68%。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4.14%(P<0.01)。AL初发组、复发及未缓解组和缓解组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07%、6.81%和1.57%(P<0.01)。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及中性粒细胞非缺乏组两组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65%和0.88%(P<0.01)。高肿瘤负荷组15.38%、低血红蛋白组6.79%、低白蛋白血症组16.52%均高于对比组(P<0.01)。经验性治疗正确与否的病死率分别为8.8%和28.7%(P<0.01)。结论AL合并血流感染发生率高。高龄、治疗前高肿瘤负荷、初治及复发状态、中性粒细胞缺乏、低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血症等是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
秦慧宋万灯武琳琳缪华伟程歆倪婧吴炜李庆生
关键词:血流感染AL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IDA(8mg/m2与10mg/m2)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
齐越吴炜王永庆夏海龙曾庆曙夏瑞祥杨明珍王霖黄震琪刘沁华李庆生鲍静陈小文倪婧
关键词:去甲氧柔红霉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缓解率
文献传递
硼替佐米对小鼠骨髓移植后Th1/Th2/Th17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
2016年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对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后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细胞亚群分化及其主要的效应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a GVHD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移植对照组、移植+硼替佐米组。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时间、a GVHD表现和嵌合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第7天外周血Th1/Th2/Th17细胞亚群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4、IL-17A水平。结果移植对照组小鼠出现典型的a GVHD症状,2周内死于a GVHD,平均存活时间为11 d,移植+硼替佐米组小鼠a GVHD症状明显减轻,平均生存时间较移植对照组显著延长,60 d时生存率为60%。移植对照组小鼠Th1/Th17细胞亚群明显升高(P<0.01),Th2细胞亚群比例降低(P<0.01)。输注硼替佐米后Th1/Th17细胞亚群比例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Th2细胞亚群比例上升,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对照组小鼠血清IFN-γ和IL-17A水平明显升高(P<0.01),IL-4水平显著降低(P<0.01)。输注硼替佐米后IFN-γ和IL-17A水平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P<0.05),IL-4水平上升,低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移植后早期输注硼替佐米可通过下调Th1/Th17细胞分化比例及IFN-γ和IL-17A的表达来减轻小鼠异基因移植后的a GVHD,提高生存率。
王永庆李庆生吴炜夏雷鸣
关键词:硼替佐米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H1细胞TH2细胞
国产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致间质性肺炎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国产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导致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采用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d口服治疗后发生治疗相关性间质性肺炎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发生治疗相关性间质性肺炎后,先后采取小剂量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与泼尼松重叠联用,症状缓解后伊马替尼逐渐加量,并逐渐减停泼尼松,间质性肺炎治愈并且获得了较好的分子学反应。结论国产伊马替尼与泼尼松重叠联用后逐渐调整剂量治疗伊马替尼相关间质性肺炎是安全有效的。
胡晓武邵群杨奕葛健李庆生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间质性肺炎
项目教学法在医学本科血液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项目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血液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教学效果的差异。方法将72名学生分为6人每组的实习小组,其中6小组为实验组采用项目教学法指导,余6组为对照组,仍采用教师床边讲授学生观摩的传统方法学习。结果实验组在书面测试和临床操作技能两项测试中成绩更优,整体表现较好。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满意度高。口头测试则显示两组无明显差异,本科生在独立分析临床问题时欠缺逻辑性和条理性。结论项目教学法能够适应血液病学教学的特点,能提高医学本科生临床学习质量和效果。
葛健夏瑞祥李庆生桂钰金广霞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本科教育内科学血液病学
米卡芬净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真菌预防的临床应用
梁兴林李庆生倪婧刘沁华夏瑞祥曾庆曙杨明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