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卓

作品数:27 被引量:35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经济管理
  • 14篇社会学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农村
  • 7篇贫困
  • 7篇乡村
  • 6篇社会工作
  • 6篇扶贫
  • 6篇村社
  • 5篇社会
  • 5篇农村社会
  • 4篇减贫
  • 3篇移民
  • 3篇人口
  • 3篇农村社会工作
  • 3篇精准
  • 3篇避灾
  • 3篇城镇化
  • 2篇动力研究
  • 2篇移民搬迁
  • 2篇社会服务
  • 2篇内生
  • 2篇内生动力

机构

  • 20篇中国农业大学
  • 15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7篇李卓
  • 12篇左停
  • 10篇郭占锋
  • 3篇何得桂
  • 2篇赵梦媛
  • 1篇张鹏洋
  • 1篇李博
  • 1篇付少平
  • 1篇吴一凡
  • 1篇李琳

传媒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长白学刊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经济师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科学.经济....
  • 1篇前沿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农业部管理干...
  • 1篇新西部(下旬...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共建共享:中国农村发展的新理念与再思考——第九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会议综述
2018年
"第九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博士生论坛"于2017年9月2-3日在中国农业大学成功举办,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共建共享:中国农村发展的新理念和再思考",与会的博士生主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精准扶贫与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公共管理与乡村治理、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六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深度交流。
李卓吴一凡豆书龙
关键词:共建共享乡村治理土地制度改革
资产收益扶贫有助于“减贫”吗?——基于东部扶贫改革试验区Z市的实践探索被引量:30
2018年
资产收益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机制创新,已经在我国贫困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涌现出了一批新做法和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和研究。本文基于对东部扶贫改革试验区Z市典型案例的深入考察,从资产收益扶贫的基本内涵和运作机制入手,结合国家政策和地方已有的实践,深入分析资产收益扶贫的减贫机理与实践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议。
李卓左停
关键词:资产建设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过疏化对村落发展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对西部山区申村的实地调查,讨论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过疏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村落发展的影响,并对当前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路径进行反思,提出了西部地区此类村庄发展建议:强调村庄的"内生型"发展,从单一的经济扶贫走向"自生式开发";转变村庄发展思路,重视物质开发到精神共同体的建构;实现组织结构优化,进行村落合并与组织结构重组,以期促进此类村落走向可持续发展。
李卓郭占锋
关键词:城镇化村落共同体可持续发展
抗逆力视角下留守老人社会疏离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被引量:9
2016年
社会疏离给农村留守老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消极影响。以抗逆力理论为指导,分别从个体、家庭和社区三个层面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疏离进行了社工干预实践。经验发现,"抗逆力"在社会工作中是一个强调联合个体与社会、微观与宏观的概念,可以在个人、家庭和社区三个逻辑层次上,有效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内部保护因子和外部保护因子,提高农村留守老人抗逆力。在干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疏离的过程中,应该秉承"社区为本"的理念,避免问题化取向,坚持优势取向、系统性介入、持续互动,以及理论与实践并重等原则。
李卓郭占锋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农村社会工作抗逆力
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第七届农村社会学论坛”观点综述
2016年
"第七届农村社会学论坛"于2016年5月21-22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举办。这次论坛主要围绕现代乡村文化建设与公共空间重建、乡村的现代命运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国家治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困境与逻辑、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及社区发展转型、农村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等议题展开讨论交流。
郭占锋李卓李琳付少平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文化建设农村社区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减贫与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
2020年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减贫与发展主要是激发其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外界帮扶和内在自主脱贫相结合的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内生动力的激发需要从文化视角切入,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这种文化元素和知识体系的建立是提高贫困人口自信心和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健康向上的发展文化,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左停李卓赵梦媛
关键词:内生动力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社会工作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发端与实践——以沪江大学创办的“沪东公社”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1917年,由沪江大学葛学溥主导创建的"沪东公社",首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之先河。尽管在创建之初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它开展的大众教育、社会改良和慈善救济活动,却无不体现出西方社会工作的思想。如对弱势群体的观照,建立中国第一家社区服务机构;关注时代问题,不断扩展服务对象与服务领域;"三位一体"共同推进,实务工作、专业教育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树立大学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沪东公社"所秉承的价值理念和开展的服务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社会工作思想在近代中国的萌芽与发展过程,值得当代学者仔细研究和学习,以汲取历史经验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工作。
李卓王如月郭占锋
关键词:社会服务社会工作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减贫与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基于文化视角的分析被引量:27
2019年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多元复杂,表现形式特殊多样,内生动力不足已成为制约脱贫攻坚进程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在减贫与发展实践中纳入文化视角,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树立发展自信,重塑发展文化和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有鉴于此,文化基础上的减贫与发展,应该着重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发展所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文化,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供催化剂;搭建发展的平台与空间,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发展自信创造条件,以促进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左停李卓赵梦媛
关键词:内生动力文化视角
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的价值与困境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作为政府推动型的陕南地区大规模避灾搬迁活动既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也有一定的政治社会价值。它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现代国家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多方力量互动,构建预防性治理模式。陕南避灾移民活动同时面临着"挖险根"与土地承载力问题、目标责任制与资金筹措难题、移民过程中的社会公平问题以及移民可持续生计难题。
何得桂李卓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承载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被引量:5
2018年
基于国内既有研究成果,系统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来,农民工研究关注的核心议题及其进展,主要包括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与城市化等议题。在此基础上,深刻反思造成农民工问题的制度原因,认为造成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便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性高度来把握和认识农民工问题,坚决破除造成农民工发展障碍的城乡二元体制。最后,结合精准扶贫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讨论未来农民工研究的趋势和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李卓左停
关键词:农民工经济发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