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梦媛

作品数:9 被引量:16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贫困
  • 3篇低保
  • 3篇人口
  • 3篇贫困人口
  • 2篇动力研究
  • 2篇兜底
  • 2篇内生
  • 2篇内生动力
  • 2篇农村
  • 2篇最低生活保障
  • 2篇减贫
  • 2篇扶贫
  • 1篇低保标准
  • 1篇低保对象
  • 1篇低保户
  • 1篇低保制度
  • 1篇低保资金
  • 1篇应对策略研究
  • 1篇政策衔接
  • 1篇社会保障

机构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左停
  • 9篇赵梦媛
  • 3篇贺莉
  • 2篇李卓

传媒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减贫与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
2020年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减贫与发展主要是激发其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外界帮扶和内在自主脱贫相结合的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内生动力的激发需要从文化视角切入,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这种文化元素和知识体系的建立是提高贫困人口自信心和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健康向上的发展文化,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左停李卓赵梦媛
关键词:内生动力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脱贫攻坚战略中的低保兜底保障
2018年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脱贫攻坚战略中的兜底保障措施。为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形成制度合力,需要发挥好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笔者从“兜底”认知、“兜底”标准、“兜底”对象、识别技术、“兜底”主体、“兜体”资金六个层面对脱贫攻坚中低保兜底保障问题进行分析。
左停贺莉赵梦媛
关键词:脱贫攻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识别技术兜底
提升抗逆力: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民生计系统“风险-脆弱性”应对策略研究被引量:22
2020年
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阶段实施的两大战略任务,脱贫攻坚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问题,但农村生计系统中深层的风险脆弱性问题仍然存在,乡村振兴正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个有效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应对农民生计系统的风险与脆弱性。风险与脆弱性是农村生计系统中相互关联程度很高的一对概念,通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整合,构建农村相对贫困群体生计系统“风险-脆弱性”整合性分析框架,可以从不同维度和不同层次单元分析嵌入中国乡村生计系统中的“风险-脆弱性”的各种表现,并从建立风险意识、加强预警预报、提高抗逆保护、提升农户生计能力和开展救助保障等方面提出立体式、全过程农民生计抗逆力提升的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左停苏武峥赵梦媛
关键词:抗逆力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减贫与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基于文化视角的分析被引量:27
2019年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多元复杂,表现形式特殊多样,内生动力不足已成为制约脱贫攻坚进程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在减贫与发展实践中纳入文化视角,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树立发展自信,重塑发展文化和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有鉴于此,文化基础上的减贫与发展,应该着重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发展所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文化,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供催化剂;搭建发展的平台与空间,为激发贫困人口的发展自信创造条件,以促进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左停李卓赵梦媛
关键词:内生动力文化视角
脱贫攻坚战略中低保兜底保障问题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脱贫攻坚战略中的兜底保障措施。为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形成制度合力,需要发挥好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文章着眼于低保兜底保障的制度全面建设,对低保救助制度涉及到的几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不同主体对"兜底"作用的理解认识问题、贫困和低保标准制定、贫困和低保对象及其识别、政策实施主体和低保资金充分性等问题。文章在研究低保直接兜底保障功能之外,还详细分析了与低保挂钩的其他救助政策的间接保障作用。最后,文章针对脱贫攻坚中低保兜底保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为更好地发挥低保兜底保障功能提出了几点建议。
左停贺莉赵梦媛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标准政策衔接
路径、机理与创新:社会保障促进精准扶贫的政策分析被引量:63
2018年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制度,其在缩小收入差距、保护人力资本、降低社会风险和保障基本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反贫困作用。当前农村扶贫阶段中,贫困人口的社会生理性致贫因素增强,因此要求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权利救济在内的社会保护式扶贫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应,社会保障既被列为反贫困的重要目标,也被列为反贫困的主要路径,在中国农村减贫发展进程中的嵌入程度逐渐加深。为了减少因制度不一造成的缝隙和叠加问题,让扶贫与低保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衔接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多领域、多主体的反贫困协作治理框架也需要被构建起来。在看到当前我国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减贫发展可喜成就的同时,也应注重解决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减贫可以借鉴欧盟社会保障发展经验、加强服务供给、倡导更加积极的制度安排以及以"一站式服务"方法促进基层社会保障的协同化治理为努力方向。
左停赵梦媛金菁
关键词:农村贫困反贫困机制社会保障社会救助
聚焦贫困预防:基于贫困边缘人群和新生贫困人群的对策研究被引量:19
2020年
在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尾声的背景下,有必要提高对于如何预防由农村贫困产生的问题的重视。农村贫困边缘人群已成为近年来新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重要来源,相比于贫困人口,贫困边缘人群收入同样较低但政府转移性收入较少,更多地表现为支出型贫困,并且生计可持续性不足。得益于扶贫事业的开展,原本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生存现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与此同时,非贫困村和贫困边缘人口能够获得的帮扶资源相对变少,福利悬崖效应和贫困户的“绿卡效应”渐显。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有必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实施贫困的预防策略,包括加强人群重点监测、扩大帮扶资金适用范围、降低产业扶持门槛、缩小医疗报销待遇群体差异、增加区域内普惠性社会福利等。
左停赵梦媛苏青松
关键词:贫困
脱贫攻坚战略中低保兜底保障问题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在我国扶贫攻坚战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把'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作为精准扶贫方略中措施到户精准的'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保兜底特别是低保兜底成为新阶段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现有的研究中,充分肯定了反贫困中低保所发挥的兜底作用,但低保兜底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文章着眼于低保兜底保障的制度全面建设,对低保救助制度涉及到的几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不同主体对'兜底'
左停贺莉赵梦媛
关键词:贫困线低保对象低保制度低保资金低保户低保标准
农村致贫风险生成机制与防止返贫管理路径探析——以安徽Y县为例被引量:20
2021年
中国2020年完成了以消除绝对贫困问题为目标的脱贫攻坚战,然而农村诱发贫困问题的诸多风险仍然存在。管控和应对致贫风险是脱贫攻坚后防止贫困再产生的重点任务。当前农村家庭风险总量增加、风险单元层次多样化、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并存;农村风险既具备风险运动轨迹的共性,也具有与自然要素结合更紧密、更易发生风险的累积和叠加问题的特殊性。按照时间维度与聚散维度,农村致贫风险的运动结果可以被划分为四种类型;从致贫机制上来说,农村风险具有累积致贫、叠加致贫与传染致贫三种致贫效应;在风险管理视角下,需要将致贫风险防范的关口前移、完善风险责任共担机制,以及通过赋能增强农村家庭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
左停赵梦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