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剑龙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SBRT
  • 3篇肿瘤
  • 3篇肺癌
  • 2篇调强
  • 2篇胸部
  • 2篇胸廓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重度畸形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畸形
  • 2篇放疗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1篇电子射野影像
  • 1篇电子射野影像...
  • 1篇调强放射

机构

  • 9篇浙江省肿瘤医...
  • 2篇南华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李剑龙
  • 4篇单国平
  • 4篇邵凯南
  • 3篇李浦
  • 2篇陈维军
  • 2篇陈明
  • 2篇狄小云
  • 2篇杜向慧
  • 2篇王健
  • 2篇徐裕金
  • 2篇白雪
  • 2篇翁邓胡
  • 2篇蒋璐
  • 2篇杜锋磊
  • 1篇胡晓
  • 1篇郑晓
  • 1篇张娜
  • 1篇许亚萍
  • 1篇刘吉平
  • 1篇孙晓江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肿瘤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RayArc在胸部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利用RayStation计划系统提供的RayArc模块,在Varian公司的Trilogy加速器上进行胸部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设计,并对胸部VMAT和静态调强放射治疗(sIMRT)两种治疗计划的结果进行评价。方法:利用RayStation计划系统进行VMAT计划设计,需要对加速器参数和计划参数进行正确设置。计划设计使用直接子野优化算法,目标函数的选择遵循与sIMRT类似的标准。随机挑选10例胸部肿瘤(食管癌5例,肺癌5例)患者分别使用RayArc模块,制定VMAT计划,并与相应的sIMRT计划比较剂量分布、靶区适形度,以及危及器官剂量方面的差异情况。VMAT计划采用182°到178°的两个360°对偶治疗弧,sIMRT计划采用角度分别为182°、220°、310°、345°、15°、50°、150°的前后7个照射野,子野数为50,两者使用相同的逆向优化目标函数。结果:VMAT治疗计划经过多次优化,基本上可以在30min内完成,并达到放疗医师制定的临床目标。与前后7野sIMRT计划相比,356°双弧VMAT计划具有更好的靶区适形度,但是肺部的低剂量区(V_5)略高。另外,加速器运行VMAT计划治疗效率较高,可将治疗时间由sIMRT的6~8min缩短为2~3min。结论:使用RayStation计划系统的RayArc模块可以快速高效制定VMAT计划。RayArc制定出的胸部对偶双弧VMAT计划与常见的胸部7野sIMRT计划都可以满足放疗医师的临床目标要求,但是VMAT计划具有更好的靶区适形度和更高的治疗效率。
邵凯南杜锋磊李剑龙
关键词:食管癌肺癌
两种不同优化算法在胸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直接子野优化(DMPO)算法与多目标优化(MCO)算法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优化过程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例食管癌患者,将患者在Pinnacle3计划系统的CT图像、勾画的靶区、设计参数和剂量信息等资料,通过DicomRT协议从Pinnacle3计划系统传输到Ray Station计划系统中。保持照射野设置、处方剂量不变,改用MCO算法重新优化治疗计划,比较两种优化算法在剂量分布、靶区适形指数(CI)与靶区均匀指数(HI)、危及器官(OAR)剂量、计划设计与执行效率的差异性。结果:两种算法优化的计划结果均能基本满足临床剂量要求,与DMPO相比,MCO计划靶区PGTV适形指数CIpgtv和均匀指数HIpgtv以及靶区PTV的适形指数CIptv均差别不大,但危及器官的受量明显小于前者,其中肺的V10、V20、V30、平均剂量Dmean-l,心脏的V30、V40和平均剂量Dmean-h以及脊髓最大剂量D1cm3-s和平均剂量Dmean-s,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计划的设计时间上来看,MCO计划组明显短于DMPO计划组,而从执行效率上来看,两者差异不大。结论:对于食管癌同期加量三维调强放疗计划,与DMPO算法相比,MCO算法可得到更低的OAR剂量,并且在临床应用上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杨一威商海焦单国平翁邓胡李剑龙李浦狄小云
关键词:优化算法多目标优化食管癌
基于EPID三维剂量重建在肿瘤患者中应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 基于EPID利用Edose软件重建三维剂量分布,帮助放疗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治疗期间患者相关危及器官和靶区的剂量变化情况。方法 对头颈部肿瘤和胸部肿瘤患者治疗前行1 次/周总共6次CBCT扫描,将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刚性配准后传入到Edose剂量分析软件中,利用Edose软件根据摆位误差基于EPID对其进行三维剂量重建,最后分析不同危及器官剂量并比较γ通过率。结果 与原计划剂量相比,鼻咽癌患者脊髓Dmax分次间受量波动较大且高于患者原计划剂量,脑干Dmax分次间受量变化较小,左右腮腺V30所受剂量变化较大,单次增加幅度最高可达28.69%;胸部肿瘤患者脊髓Dmax差异较小,肺与心脏实际受量都高于计划剂量,尤其肺V5与原计划平均偏差达16.99%(P〈0.05)。通过对γ通过率分析可看出危及器官受量与原计划受量存在较大变化的节点为头颈部肿瘤第16次左右和胸部肿瘤第24次左右。结论 通过在单次治疗中利用Edose剂量验证系统基于EPID重建患者体内三维剂量的分布,可以了解相关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变化,能够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以及提高靶区剂量的覆盖率,为下一步的剂量引导放射治疗和自适应放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玉成程品晶蒋璐王健李剑龙邵凯南陈维军
关键词: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CBCT图像引导下SBRT治疗肺部原发灶或转移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CBCT图像引导技术下SBRT治疗原发性肺癌或肺转移瘤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共9例患者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CBCT图像引导下SBRT胸部放疗,中位年龄68岁。每次照射前行KV级CBCT扫描并在线配准。每次照射剂量5.0~12.5Gv.每日1次,中位照射次数8次(4~10次);BED76.8~112.5Gy(中位96Gy)。[结果]9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放疗,总有效率为77.8%。其中CR1例(11.1%),PR6例(66.7%),SD2例(22.2%),无PD患者,未出现3度以上放射性毒副反应。中位随访8.8个月(1.3~14.6个月),1年局部控制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88.9%和100%。[结论]CBCT图像引导下SBRT治疗早期肺癌或肺转移瘤近期疗效明确.毒副反应低.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徐裕金马红莲白雪李剑龙刘吉平孙龙张娜胡晓狄小云单国平张强克陈明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疗
半野技术结合非共面照射技术在乳腺癌胸锁联合照射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介绍一种乳腺癌适形放疗中新的射野衔接技术,以保证乳腺癌患者放疗时锁骨上区域与胸壁区域靶区剂量均匀衔接,并降低治疗计划设计与实施中的操作复杂度。方法:选取一例乳腺癌胸锁联合照射病人,锁骨上靶区采用半野照射技术,胸壁靶区采用非共面切线野照射技术,使上下两组照射野在射野衔接处相切。使用直线加速器6 MV-X射线照射靶区,处方剂量设置为50 Gy包绕95%靶区体积,使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三维剂量分布。结果:半野照射技术结合非共面照射技术应用于乳腺癌胸锁联合照射时,在治疗计划系统上显示处方剂量在射野衔接处均匀衔接,50 Gy处方剂量等剂量线平滑,剂量线未见明显的凹陷和突出现象,无剂量冷热点出现。结论:半野照射技术联合非共面照射技术用于乳腺癌胸锁联合照射,在TPS上演示显示使用该方法能够使相邻射野剂量均匀衔接,适用于胸壁部分靶区头脚方向长度大于20 cm的患者放射治疗需求,且使用方法较传统方法更加简单易行,值得推广,临床实际使用中建议使用验证手段来保障该技术的可靠性。
白雪杜向慧王升晔王健翁邓胡李剑龙李浦陈维军
关键词:乳腺癌
SBRT经验分享:1例胸廓重度畸形非小细胞肺癌
体位的固定和模拟患者X,女,年龄80岁.胸廓重度畸形,无法平躺,只能半躺半坐在真空垫上.计划行10Gy×5次照射.这个体位有两个问题:1.比较难固定,担心体位无法重复.2.比较难选择等中心点的位置,太高或太低都容易与机头...
李剑龙
200例肺部肿瘤SBRT的经验和疗效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评价SBRT肺部肿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2015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经SBRT的200例肺部肿瘤患者。早期原发性NSCLC 118例,肺孤立转移82例,80%等剂量线作为处方剂量覆盖95%PTV,100%等剂量线覆盖100%IGTV,4.0~18.0 Gy/次,每天或隔天1次,BED为40.0~151.2 Gy (中位数100 Gy)。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随访率96.0%。原发瘤组CR率14.8%(17/115),PR率65.2%(75/115)。转移瘤组组CR率25%(19/77),PR率38%(29/77)。2、3级急性RP发生率分别为4.7%、3.1%。中位随访时间14.9个月,1、2年原发和转移瘤组LC率分别为95.7%、84.3%和92%、73%,OS率分别为94.5%、92.0%和85%、62%。结论 SBRT对早期原发性NSCLC和肺孤立转移瘤的1、2年LC、OS率较高且发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董百强徐裕金孙晓江郑晓杜向慧狄晓云单国平陈维军李浦李剑龙邵凯南许亚萍陈明
SBRT经验分享:1例胸廓重度畸形非小细胞肺癌
<正>~~
李剑龙
文献传递
鼻咽癌放疗中摆位误差及解剖结构变化对剂量学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摆位误差和解剖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变化,从而为下一步的自适应放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0例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选取6次进行千伏级锥形束CT(k V-CBCT)在线引导体位校正,统计整个疗程的摆位误差数据。将每次获得的CBCT图像与CT图像进行中心点的图像配准,并将移位数据带入其中,得到患者治疗时的真实位置,通过模拟计算在保持原始照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CBCT图像上重新计算,重新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然后通过形变配准进行剂量的叠加,比较腮腺、脊髓、脑干等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变化。结果:(1)10例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一共进行了60次的CBCT扫描,其摆位误差数据在X,Y,Z轴分别为:(-0.883±2.084),(0.567±1.320),(-0.233±1.661)mm,其中X轴方向90%≤3 mm,Y轴方向98.3%≤3 mm,Z轴方向98.3%≤3 mm。(2)正常组织的平均剂量偏差:脑干D_(max)(最大剂量)为1.32%(-11.29%~9.62%),脊髓D_(max)为3.353%(-4.25%~13.88%),左腮腺V_(30)(3 000 c Gy的剂量所占的体积)为6.777%(-57.95%~112.33%),右腮腺V_(30)为19.937%(-72.56%~177.98%),左腮腺D_(mean)(平均剂量)为4.022%(-17.73%~42%),右腮腺D_(mean)为7.634%(-19.86%~39.95%)。结论: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摆位误差和解剖结构的变化影响危及器官的受量。在适当进行CBCT扫描和在线摆位校正后,通过形变配准和剂量叠加对患者实际受照剂量进行模拟。经研究发现在疗程后半段,患者危及器官尤其是腮腺的剂量与原治疗计划有一定偏差。对患者的剂量追踪可提供患者个性化适合计划调整的时间节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蒋璐邱小平单国平李剑龙邵凯南杜锋磊李玉成
关键词:锥形束CT鼻咽癌摆位误差图像配准
共1页<1>
聚类工具0